




袁福珍,1962年8月生于长春市。退休前为吉林省委党校宣传中心主任、教授兼《吉林党校报》主编,中共党员。现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吉商文艺联合会文学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吉林省朝阳区作协常务理事,关东兰亭书画会副会长关东兰亭诗社社长,长春老年文友会副会长,吉林省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在《中华诗词》《学习强国》《长白山诗词》《中华诗词月刊》《中国散文》《春风文艺》《吉林日报》等刊发诗文千余篇,多次获新诗大赛奖。自小喜欢书法艺术,2017年师从著名书法家吴自然先生,书法作品散见在关东兰亭书画会的书画册、南关区(朝阳)老年书画会及吉林省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书画册。对书法评论有浓厚兴趣。2018年举办“春风不问路.袁福珍抗疫新诗专场空中诗会”。
生命里最年轻的一天
——纪念五四青年节
袁福珍
五月三日,看一个文友的朋友圈写出这样一句话,“生命里最年轻的一天,永远是今天”,着实令我感动,我心飞扬。之前,看过金朝晖先生的文章,只是对报纸杂志太过注意,而今,这句话正应了奋进的青春,无悔。只因“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
我首先感动他的年轻,在公安岗位上他是个优秀的公安战士。他在抗疫中勇当先锋,离开妻儿奔赴没有硝烟却有生命危险的战场,亲弟弟去世也不能令他失去为民“站岗”“护佑”的力量……他热爱文学,充满热情、诗与远方。他是那样的英俊,那样的站如松、坚如钢,年轻的生命在他身上闪闪发光。
生命里最年轻的那一天,已经青春芳华,春日飘香……
感动红色的五月,虽是暮春浅夏,但五月的春光更让人留恋让人在春风中惬意、陶醉,陶醉于鸟语花香;在春光中憧憬未来,追求青春梦想,那粉红色的桃花,满园香雪海,喜鹊在歌唱;那洁白的梨花雨,那翠绿的湖柳和东北的穿天杨,还有公园里、道路旁的树木林间花草荷塘,都唱着交响曲,围绕在长春母亲河旁——
五月的长春,一条条绿道满是春光,也写满了人们的幸福和安康。五月的伊通河,碧波荡漾,野鸭、红嘴鸥、白鹭等归来的水鸟,浪花与河水与伊人,共鸣欢唱——五月的故乡,大地芬芳,万里飘香……
感动青春的五月。宁静的霓虹灯灯光、袅袅炊烟、天安门的国旗飘扬、欢乐幸福的不眠之夜……想起“五月鲜花开遍的原野,鲜花掩盖了咧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一声怒吼,挥动拳头……”画面是先辈们英烈们昂首挺胸走在救国救民、拯救民族危亡的坎坷艰辛的路上,歌声雄壮,青春激扬……“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
那青春的五月,满是祖国繁荣昌盛的铿锵,那青春的五月,是一代代仁人志士,把青春热血倾洒,“任凭风雨捕征衣,血花飞满面”“头可断血可流,革命理想不能丢”。为了祖国母亲不再哀伤、不被蹂躏践踏,为了国人不被奴役,为了打击侵略者的气焰嚣张和猖狂,他们把青春与梦想完美都结合,化作惊人绝世的力量!在太行山上,“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无悔的青春,救民于水火,与天下共存亡!那是血与火的青春,那是五月青春的芳香,那是血染的风采,那是最后胜利的旗帜——在神州飘扬!行动是青春最大的磨砺,奋斗是青春最亮的底色。那就是最年轻的生命,谱写最美的青春华章!
五月的火红,注定了山河悲壮,青春悲壮,中国的脊梁把锦绣山河铸就伟大辉煌!
五月,把青春唤醒,让生命更年轻。我不介意自己的花甲白发,我不顾及自己的语言贫乏,我丢掉了女子贤淑,只有五月的粗犷豪放。我用手拂住胸膛:我还年轻,在青春的五月里,我要脚踏实地,目标远方,笔绘山河秀美,歌唱祖国华章!我要用心去大声歌唱,歌唱祖国,歌唱人民和伟大的党,歌唱秀美山河,歌唱长春家乡;我要歌唱生命,歌唱青春,歌唱五月的年轻,歌唱东方红彤彤的太阳!
青春中国,我的太阳!青春生命,最美时光!
在生命最年轻的这一天,我跳动的心如大海波涛激荡,我如一叶扁舟,任凭风起波浪,我坚定理想,站稳航向:生命就是奉献力量,尽吐芬芳。生命就是年轻,让青春插上翅膀,向苍穹翱翔——
写于五四青年节的前一天午后。
编辑李 牧
编审马汝义
监制尹 行
编委陈金福
策划刘颖华
顾问刘金享
顾问张顺富
顾问张守儒
顾问杨 闯
顾问王伟长
出品李 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