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母亲节里忆母亲
王国文(甘肃)
老母遥离岁月深,
梦中常忆喊乳名;
瓦红柳绿空言美,
可有须臾尽孝心。
不知不觉,又是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又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母亲节。蓦然回首,母亲永别我们倏忽已有30个年头。离开母亲的这些年,是我最孤单、最落寞、最凄苦的年月。常常仰慕遗像,常常心生愧疚,想起儿时的顽皮,我心里好难受,禁不住潸然泪下。我不得不在今日复明日的光阴流转中,一天天省悟自己的不孝。我深深地感受到:母亲的离去,我不能接受,我想不通……我们做儿女的究竟哪个环节没做好,没能救治好母亲?后来反复安慰自己:人活百岁,终究会有一别。是癌细胞扩散,医生确也无力回天;母亲走得快,走得平静,脸上呈现出丝丝笑意。
母亲离开的这些年,我常常能在梦中看见她的音容笑貌;梦见老屋里那个蹒跚独行的身影;梦见母亲辞世前无以排解的内心孤独;梦见临终患病期间的坚强和坚韧。而每次从梦中惊醒,除了无尽的思念,还是思念……思念的泪水浸湿了枕头的这边和那边。所谓世上最痛苦的,莫过于亲人的离去,在离去之后才能彻悟到:我是“聪明”得太早,醒悟的太迟。想起来内疚,说起来惭愧。母亲在的时候,我没有尽到儿的孝道,也没有在意母亲的喜怒变化,一旦离去,痛定思痛,方才彻悟:今生今世,我再无母亲可唤。人间的天河里,永远失去了那个最疼我最爱我的妈妈了……
几十年,思念成殇。从春到夏,从秋到冬,我无数次忆起母亲。看到一个与母亲有关的物件,或者,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想起母亲。想着想着,就悲伤起来;想着想着,就泪流满面。母亲的所有物像,也一股脑儿挤挤挨挨地涌上心头。
这其中,想的最多的是:1978年,我的人生道路遇到了暂时的不平,妈妈千里迢迢来看我。我那时在公司总调度
室上班,大小算是个萝卜头,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把公家的事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妈妈来的时候,我顾不上去接。妈妈唯恐坐车坐过站,结果在距我的工作单位还有20多里路,就下车了,徒步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了我的住处。那年,母亲已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每天除了给我做饭、洗衣、收拾家里,还帮我劈柴、挑水、买煤。我每次回家吃饭,母亲总说:“我吃过了,给你留的。”当时也不在意,认为是母亲真的吃过了。偶然一次,我回家取资料,母亲在锅台边吃玉米面窝窝头,看见我回来,还没来得及藏到碗柜就被我看见了。这时我才晓得,母亲每顿让我吃白米细面,她舍不得吃,趁我不在的时候,她自己吃粗粮面窝窝头,而且还不敢吃饱。因那个年代,吃粮是有定量标准的,而且是粗粮细粮按比例供应。母亲在我处只住26天,是母亲一生来,第一次来我处,也是最后一次来我处。每天晚上和母亲依偎在一起,心中感到无限温暖。每次夜里一觉醒来,看见母亲坐在我的枕边,温馨地看着我,我催母亲睡,母亲总是说:“我儿睡吧,能看见你睡,娘心里高兴。”
此外,我还常常想起母亲患白内瘴住院做手术的情景。这也是母亲人生以来第一次住院,也是最后一次住院。住院那天,不巧遇上停电,电梯关闭。母亲执意要自己爬上去,但腿脚明显不济,刚攀了几级,额头已渗出大滴的汗珠。我放下背包,抢到她前面说:“我背您吧!”母亲不好意思,像个害羞的孩子。我低头弯腰,母亲的双臂绕过我的肩头,轻轻地伏上我的脊背。我一起身,才觉出有病的母亲竟然如此之轻,毫不费力地爬上了四楼。“累不?”母亲在背后问我。我摇摇头,轻轻地说:“不累!”
病房在四楼,每一层十一级台阶,共四十四级台阶,我小心翼翼地背着母亲拾级而上。小的时候,每逢村里放露天电影,总是母亲背着我去看,电影没完,我却趴在母亲的肩头睡着了。长大后,母亲不在背我。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不断自食其力。我默默地想:母亲与儿子,此生本该就是互相背负吧!
午饭后,妹妹带着我最小的外甥前来探望母亲,小外甥的作业里有刚学的乘法,我给她打比方,医院里的楼梯,每层十级台阶,到四楼,一共多少级台阶?小外甥开始苦思冥想。不料,母亲却插进来,纠正说:“每层十一级!”妹妹笑着说:“十一级,孩子也不好算啊!”母亲一向很固执,但这次却没有坚持下去,只是欲言又止地点了点头。刹那间,我错愕无语,原来,母亲在我的背上也默默数过那一级一级的台阶。母亲为我们付出都是倾其所有,但对于我们的给予,却从未忽略过一点一滴。
大概因为母亲太过仁慈,关于母亲的回忆,常常让我悱恻难安。纵有万千恩情,诉与何人说?几十年来,我的思念汇成了滔滔江水,我的缅怀仿佛如天空皎洁的月光,柔柔地洒在心底。母亲的勤劳、善良、博爱、大度以及开朗、乐观、坚强、刚毅的美好品格,都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和终生的榜样。
如今,再难闻慈母音容,我只能在梦里寻觅她的踪影。没有母亲的日日夜夜,我把无尽地思念和深深地敬爱珍藏在心底,决心以见贤思齐之心,秉承母亲遗风,发扬母亲品格,传承母亲懿德,做一个像母亲一样大爱无私的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母亲的一生,如春蚕,似蜡烛,燃烧的是自己,照亮的是别人。人常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常想,好人必有好报。先慈一去,应是瑶池常客,必于先父携手共进,尽享天国之乐。
时值母亲节来临之际,正是乍暖还寒时候,窗外飞花片片。念母在心,末知您老衣可暖,饭可热,愿可随心?此时此刻,天人相隔,望云思亲,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奈何?思母不见,念亲难会。我无一为报,仅以一颗虔恭之心,衔哀之诚。我整衣跪地,泣血垂泪,稽首祈祷:慈母啊!儿孙一切尚好,勿以为念。愿您瑶池得道,仙界永乐。在天国安泰,安宁,安祥。
呜呼哀哉,慈母安息。
作者简介:

王国文,原籍,甘肃,现居,西安。网名:沙漠之舟1949。1970年参加工作,2008年退休。共和国的同龄人,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热爱生活,喜欢文学。乐意在文字中寻找激情,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一点一滴,做真实的自己。主要作品有《国文文汇》、《国文文集》、《国文文苑》等。近几年来,先后在《作家故事》、《宝塔山文学》、《读写联谊公众平台》、《炎黄故里论坛》、《陕西文谭》交流群、《韩城文学群》等杂志刋物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100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