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的故事》
|周长风
队部的人
在整理自杀女知青的遗物时
在日记本上看到一段话
到北京看了天安门
可以死而无憾了
唱兔读诗:
今天选的周长风这首《那个年代的故事》,再现了一个特殊年代,展现了也只有那个年代的人才有的心理。在今天看来,这种心理是那么荒唐,那么不可思议,而在当时却是那么严肃,那么令人向往,那么理所当然。
相比较于前段时间天门山自杀的四位青年,文革时的这位女知青显然更具有政治色彩。可见,世界上并没有纯粹的人,人只是这个世界的影子。
女知青到了天安门死而无憾了,而那四位自杀者到了天门山就死而无憾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自杀者,而悲剧也是时代的产物。微小的人物无论如何挣扎都难以改变命运,而他们最后的勇敢既是无奈,也是愤恨。世界如此之大,他们却只有死路一条。
再读周长风的《那个年代的故事》,感慨良多。我们不但回到了一个锣鼓喧天的年代,且在一个悲剧里久久停留。
阿弥陀佛。愿人间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