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晓梅
在歌手冯一航的歌曲“刮大风”中,我们走进陕北,走进定边,来到亲戚家里,受到亲戚一家人的热情款待。住着最好的酒店,吃着大块羊肉,喝着收藏酒,絮叨着相思之情,就这样叨扰着亲戚一家...
午饭过后,稍作休息,亲戚一家带着我们去附近景点观看盐湖。正值午后,公路上沙尘四起,大风刮来,这风不是一般的风,这风是冯一航唱来的,这个热烈的欢迎仪式太刺激了!右手边的三五九旅大牌高高耸立,任凭大风拥抱亲吻毫不动摇。迅速停车,在大风的拥抱中,在三五九旅的大牌下留下靓照。激动地风儿抓着我们的发丝不停舞蹈,差点拽走闺蜜头上那顶可爱的帽子,闺蜜那肯让出,那可是她最爱的太阳帽呀!她两手并用使劲拽回帽子。沙尘也是调皮,隔着面巾也往我们嘴里钻,想与牙齿也来个亲吻,着急的我们逃也似的急忙钻进车里。
我们的车在沙尘的迎送中,风儿的拥抱和高音中继续前行!哇!漂亮的盐湖到了!第一次看见到处都是盐的地方,特别兴奋,这么美丽,这么震撼。下得车了,大风中的我们也跟着舞蹈,转着圆圈,这是不由自主,这是风的力量,这是我们激动的脚步。几个孩子刚一下车,风拉着她们东摇摇西晃晃,嫂子慌忙
将孩子揽入怀中,唯恐舞蹈太久被拽入盐湖...
天高地迴,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就是闻名遐尔的陕北定边的盐湖么?茫茫的天宇下,一望无际白色的盐碱滩扩张开来,铺向目所不及的远方。古老,古老到地老天荒;斑驳,斑驳到满目疮痍;疲惫,疲惫到不堪负重;温馨,温馨到如同童话...
向导的亲戚给我们讲述着关于盐碱滩、西北风的点滴,那4000年前的水,以一种生命的质地,摇曳。以一种高高在上的白和纯,翻晾着人类的进程和文化。
深度的捞晒,骨子里的咸或苦、硬和直,一路伸张;即使弯曲,也如弓的秉性。
我在脑海里寻找,眼前那些拉纤的汉子,他们黝黑的梦。
我在脑海里探寻,古盐道一匹马日行千里的张力,和它日光里燃烧的火焰。
九州十八府,方圆天地间。
古老的高原,用璀璨的星光,点盐成金。
一张《南岸采盐图说》,是一幅画卷,肩着、持着、拽着、导着,如同时间深处的一次朝圣。采盐人,他们用地道的方言,还原历史。采盐人,他们用纯正的乡俗,镌刻睿智。
艺术是一种夸张,而真实往往只存在于灵魂的记忆里。
愈传愈久远,愈传愈神。盐湖行,能走出定边,走向西口,走向银川,却走不出历史。战争年代盐湖的盐支援了陕甘宁边区,功昭日月。解放之后,定边的盐供给着亿万人的食材。新时代以来,盐池的盐年产百吨千吨的增长,日新月异,利国利民,独秀一枝。
听着亲戚的讲述,更多的是震撼,是敬仰,不由自主地用手从湖水里捞出一把白花花的盐,说不出的感觉拥入心头...
写于2023年5月1日晚上9:39

文/李晓梅
饭桌上,一道菜引起我们大家的共鸣,不但好吃,而且样子特殊,特像贝壳,因为用荞面做的,所以叫做荞面壳壳。亲戚给我们介绍着菜品由来,并风趣地说着当地谚语“荞面圪坨儿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酸菜壳壳是它姐,秀色可餐农家酿”。
她说“荞面和莜面是我们这里的传统特色面食,它是适合在高寒地区生长的植物,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些食物最能扛饿,给你由胃到心的满足感和踏实感。”
她接着说“别看荞麦不起眼,它含有营养价值高、平衡性良好的植物蛋白质,这不易导致肥胖。其所含的食物纤维是人们常吃主食品面和米的八倍之多,具有良好的预防便秘作用,经常食用对预防肥胖症有益。莜面中含有钙、磷、铁、核黄素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和药物成份,可以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她的一席话说得我们几个再盛一碗,仔细品尝起来,再看着碗里的荞面壳壳,确实形似小贝壳,手工捏的荞面壳壳和莜面筘笼韧而不绵黏,和猪肉熬酸菜绝佳搭配。
荞面壳壳和筘笼在酸菜里泡一泡,就裹了酸爽味浓的菜汁,吃起来汁水饱满,一口一个酸爽过瘾。
这味道是贫瘠的土地给生活在这里的劳苦大众的馈赠,而定边人则把这种馈赠利用到了极致。
酣畅淋漓吃一顿酸菜烩壳壳,舒坦。亲戚说“荞面壳壳就是专门招待最亲的人...”正说着话时,嫂子说“你看那个人在干啥?包饺子吗?”好奇心的我马上跑过去观看,只见一袋一袋的面疙瘩,她正用娴熟的手把面疙瘩捏,经过她的手三捏两捏就成漂亮的贝壳壮,太漂亮了!不由得我和闺蜜跑去洗手学着捏了起来。可小小的面疙瘩在我们手里好像不听话似的,捏出来三扁四不圆,只能给人家说抱歉,真是看似简单做起来挺不容易的。
亲戚说“ 我们不追求大鱼大肉的饕餮盛宴,吃喝但求一个舒坦,我们吃的舒坦,活的也舒坦。”
是呀!此话有理...
写于2023年5月2日下午4:50
我们一行,定边呆了两天,受到亲戚一家热情款待,陪玩,陪吃,陪看美景。特色大块羊肉也是诱人,大家都说当地山羊肉纯正味道鲜美,吃的解馋。一大早我们拜别亲戚一家,驱车开启新的旅程,出发!
导航开始,三转两拐来到主路上,公路两边的大片地里,不见庄稼,只有干枯的土地,间或就有井架作业,看情形此地油田不少,小型车出出进进来回运输着。嫂子开玩笑地说:“这么多井架,这么大地方,咱们也去弄两台机器开采石油,那就不愁吃穿了!”我赶忙说“嫂子,你雇人优先考虑我,我来给你打工,工资给我开高点。”哈哈哈,我的话说得大家都笑了!
榆林服务区人特别多,就连开水区都是长队,幸亏我们人多,站队接水,方便面直接整上,离目的地已经不远了,稍作休整,继续前行!在一路歌声与微笑中,离开陕西界进入蒙古界,好神奇呀!各个站牌除过汉语又加了蒙古语,对于蒙语我们是一窍不通,更多的是神秘。下午四点半就到鄂尔多斯,干净卫生整齐的城市,让我们眼前一亮,和陕北比起来就是另一个层次。
高级的皇家假日酒店就在眼前,亲戚安排好了一切,拿到房卡刚进入房间,就有人推着各种水果矿泉水送进屋子。服务员热情的话语温暖人心,感激感谢!洗漱休息片刻,六点整,一楼大厅举行“迎宾晚宴”。
主持人热情洋溢的话语刚开始,服务员就上来了美味佳肴,奶茶三壶,金黄色的炒米三盘,酸奶一盆,馓子一盘,奶皮烙蛋子等,好客的亲戚给我们介绍着奶茶喝法以及奶茶里都泡些啥东西。在我们喝着奶茶,吃着奶酪时,宴会开始,没等我反应过来,众多人已捧着蓝莹莹的哈达,端着小铜碗酒来到我们身旁,用最高礼仪给我们献上哈达。说实话这些程序我还不知,另一亲戚给我们示范并讲述着献哈达的含义。
紧接着亲戚家人朋友又一一来给我们敬茶敬酒,饭桌上牛羊肉已上齐,各类菜品小吃满满当当。舞台上专业歌手悦耳动听的歌曲在大厅回荡,席间碰杯声,祝福声声声入耳。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蒙古晚宴,又是敬酒,又是唱歌,又是祝福,满满的喜庆,满满的亲情都在里边。
作者简介
李晓梅,陕西商洛人,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多种杂志报刊和微刊。文学观:读书写作是我抚慰心灵的一种方式,也是与这个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
写于2023年5月3日上午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