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五月里蕴藏着春天,夏天也在拐角处。因武汉市东西湖区红十字协会会长吴桂芝早在2019年“结对”了一位五峰“女儿”杨雅婷,这种善缘就像火炬,在城乡与两个大家族之间,穿越了4个年头,并在今年五一劳动节,其侄女张子萱与来汉的杨雅婷在毫无障碍的交流、沟通中,结下了珍贵的友谊。在胡运华大姐布置的晚餐上,张子萱当即用手机创作,记下了难忘的五月时光,不得不说少年可畏,少年可佩,少年可敬!
五 月
武汉市东西湖区初级中学七年级二班 张子萱
如何形容快乐,是夏日,是朝阳,是少年。但这是必然的吗?当然不。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一个大背景下,在这之下的是小家。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我们都出生平庸,但我和她又如此不同。
暑热消散的下午,我第一次面对面的见到那个如春风般和煦的女孩。然而我的第一反应是:不是家庭困难的小孩吗?看起来也没什么不同。与电视剧和小说里描述的衣衫褴褛的山里小孩不一样,我突然对自己的刻板印象感到羞耻。我在家人的簇拥下坐在她旁边,她害羞的喊我姐姐,声音小小的好像藏着几分怯懦,我大声的笑着回应,一时不知道是我太开朗还是她比较内向。
吃完在我看来挺普通的一餐饭,她主动邀请我聊聊。我们并肩走在烟火气十足的街道,路过一个个路边摊,我们很聊的来,以至于不知不觉走了很远。我正想往前走,她又有些不确定的问我:“要往前面走吗?”我看着她感到无所谓:“怎么了,那边有江和小路,就是挺黑的,你害怕吗?”她摇摇头,我看出了她的犹豫,又领着她往回走,是我们走太快了吧,不一会又走了一个来回,我们都不知疲倦。
在我们的交谈中,完全没有我想象的障碍和跨不过的沟壑,她是善解人意的女孩,但往往女孩能理解女孩,我们不曾说,也心照不宣。亲近了,才知道。我们出身不同,却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活得熠熠生辉。
我记得那晚路灯的光撒在道路上,烧烤的气息若有若无,最后一丝燥热也被清风拂了去,那束光又怎么会只照亮那片黑暗,分明是照亮我心底深处的黑暗,落在我的生命里。
不必奋力去追逐什么,慢慢走,跨不过的山可以绕过去,你想要的始终在对岸。我们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在大城市中被觉得时尚,快节奏的步行街,她始终走得很快,不曾停下脚步。
在饰品店里,她显得有些滞笨。我只是痴痴地询问她要不要这个要不要那个,她总摇摇头,但她也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女孩,怎么会不喜欢,我又怎么看不出来她犹豫时的挣扎。
在我自以为贴心的付款购买后,她总是为我买些东西,所有东西都被一一还清,倒让人不好意思。我知道这不是冷漠和物质上的算清,而是她纯朴善良的天性。在雨里发抖的人才懂得阳光的温暖。
在那之后我觉得无聊,便问她还玩吗。她脱口而出的话让我感到心酸:“算了吧,好不容易出来一次。”那种感觉像杨绛先生说的“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在最后的晚餐,她平静的说出那些让人听了就感到酸涩的话语,她没有哭不求任何人的可怜,我在她的动作里看到了一种坚定。环境最容易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个人,但我知道她始终坚守一颗炙热的初心。她说出那些我不会做的事时,我才切实的感受到世界的参差,这让我羞愧难当。我们始终活在这个世界,我们是一样的人,又如此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