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最重要,心灵健康是第一,净化心灵需要从孩子做起

宇宙即我心

千年净土寺

见证生命的更替

1870年的“永安寨”碑

见识人间的沧桑岁月

不是打不开的门,而是看如何守护

古老的炮楼中肯说,“真正有力量的是人,不是物。我们的力量太有限。历史事实证明,真正让你们过上“夜不闭户,道不拾遗”、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是先进的组织群体”

炮楼泪汪汪地说,我们能不能存在下去就看你们文物管理的人。

汗水织出来的是生活

幽灵的对话

戏剧人生,人生如戏。数千年来上学不多的人也能从小小舞台上悟出人生。老百姓中有很多聪明人。(郭)虎灵的腿,(李)继章的嘴。活灵活现。

听说洛阳又一处200多年的完整四合院被扒了。

这里土生土长的李成斌(小孬nao)居住美国

逃过土匪追杀的李振甲,诚实可靠的秉性被一个团长发现,委任他为旧部队的军械官。

焦裕禄式的好干部2001年去世前几分钟给生产队缴3000元。

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张宇青少年经常去住的房子。相当于刘震云的“塔铺”

兰州石化干部李茂堂、河南科技大学后勤处处长李振堂(新疆部队当团长保卫边疆曾经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旧居

著名的书法家郭朝卿舅舅的房子,他小时候到这里住。

洛阳地区原卫生局局长廉书卿50年代上小学的时候在这里住

红军高级将领李翔梧烈士小时候经常挑水的水井,洛宁地下党领导人李宗白在这里吃水多年,李顺贞、李成周(十佳司机,县委小车班长)、李根周(北京石化总工)、李茂堂、李振堂等等也在这里用水。张宇、郭朝卿、廉书卿也在这里挑水多次

有勇有谋的洛宁慈善地主李双吉故居

解放后军分区政委李洪朝的院子

洛宁民间艺术人才李延生的故居何时变成一片废墟?

200多年的四合院,淮海战役烈士李发旺故居

200年的老院子,政府办副主任李金升艰难生活的地方

解放前河南大学毕业的50年代洛宁高中教导主任李作诚小时候生活的院子

巾帼不让须眉,农妇炮手张大脚故居

200年前的房子。1963年河南医学院毕业的名医李顺贞(85年洛阳二院传染科主任)旧居。

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洛阳主任医师李晓芳旧居

只有钱没有势力照样被人欺负。老实人李长敬的故居。李长敬经常被土匪绑架。土匪把他夫人的头发辨子绑到门掮上,一边打,一边逼她缴金钱

多少年了?

百年老屋。烈士故居。公社书记王永生故居

中高村李姓最早是清初居住这个地方,当时叫“汤家嘴”,后来的有人外出到灵宝、栾川、周口、湖北老河口、陕西、甘肃等地定居。这里老房子很少了。这里也是战斗英雄李文选、民间导演模范总务李觉中、河南大学毕业的高级教师李随枝、公社副书记李金旺、李贵生等人生长的地方

上甘岭战役勇士李文选儿童时期玩耍的地方

李文选的院子

解放前后的小学至1986年搬迁。

洛宁笔杆子刘景岳也在这里求学。李翔梧之子李宗明曾经在此从事革命工作。

66年中高村小学的老师赵成显(西山底杨岭人)、中高村李兰芬、校长靳荣超(黄村)、同学们和贫下中农教育管理人员李继周、李金当、李同锁(三个人是三余学校的学生),村干部李建堂和洛宁县工作队宋、贾、尚等

他是翔梧父亲办的“三余学校”的学生,耿直豪爽,拒绝当土匪,理由是“官吏集体腐败,我打不了恶人,又不忍心欺负穷人”。与翔梧同岁,名字与翔梧的乳名相同,选择困难生活,出生在出租房子,长在出租房,一直到共产党给房子,所以一辈子感谢共产党,永听毛主席的话。

1971年小学毕业的20个“憨憨”,已经走了三分之一

李翔梧烈士故居。在李翔梧精神影响下,青年踊跃参加解放军,廉文喜、李觉成、李文选、李松均、李保亚、刘黑超、李建民、李瑞申等都是自己偷跑到部队里的。

洛阳地下党领导人、解放初洛宁高中校长李宗白、地下党原政协副主席李治生故居、也是李智民厅长的知青屋。(房子的原来主人刘开通是辛亥革命后的临汝县长)。

空军后勤营长李书芬(他参加了1952年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大阅兵)、教师李书芳、李发欣、李兰粉、李满超、李学超(享受专家退休待遇)、李学涛(高级教师、一中校长作家)祖居。

地下党员、解放初期高村完小校长李富中、教师李大川、李铁川、作家李念钊旧居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胆量超人的李家21代李光胜本来可能成为勇士,因犯糊涂,枪口对家里,导致整个家庭毁灭性灾难。

没有好的家庭教育很可怕。
旁系后代子孙努力学习,50年后家庭才有起色,艰苦奋斗出良心医生李松伟。70年后终于培养出大学教师李小毅。

老实不是智慧。人生先有道后有术。

都是鸦片惹的祸。老实人的恶习毁了三个家庭。
佛魔一念间。善良不图回报。另一个弟兄李红周走南闯北,格局大,资助堂弟李顺贞读书数年。

诚实的李家人收养了郝家的孤儿取名李建堂以后,上天给他赐个儿子李敬堂,李京堂培养2个大学生,敢与灵宝、新安英才试比高。

作为生我养我的河南大地上的一个普通人,有时候会神儿八经地想,河南有什么优势,河南缺什么?本人愚昧无知,想了60年还是没有想明白。一个幽灵在福建、在广东、在海南、在甘肃、在陕西、在宁夏、在北京、在河北、在辽宁、在江苏、在上海、在浙江、在福建、在青海、在湖南、在湖北、在江西、在云南在广西的上空飘啊飘啊……一直想不明白。
前几天我又在西湖边、在运河边游荡啊游荡,突然我觉得河南应该缺少文化保护吧?缺少人挖掘文化,缺少人们对文化的传承吧。

河南洛宁翔梧故居旁边原来有4棵直径1米多、高15米的400年古柏树(上高村2棵),1971年的春天,公社书记、副书记强制伐倒当了棺材板。借口是这些柏树不是国家文物保护范畴。

按中医学理论,李翔梧的聪明智慧与他呼吸柏树气味有关。
还有中高村的古寨、寨门楼、古戏楼、古代净土寺、转角楼都被毁掉。
现在人叹息:……多好的旅游资源啊!要不洛宁旅游就有钱了。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中高村有个支书李建堂,解放前是郝家的孤儿,后来到中高村给李家当了儿子。他一心向党。村里人都认为他思想激进,但他朦朦胧胧知道文化重要,兴华公社在集中烧各村家谱的时候,他冒政治风险把中高村的李家家谱偷了出来。结果20多年后就是因为这个家谱(洛宁人说烂成牛肉片儿),巩义市孝南村的李家人1993年给翔梧学校捐献3万元,后来又多次给中高村投资。这个家谱并不属于文物局保护范围。谁说文化没有用?
本人长相丑陋,没有什么特长,近年漂泊流浪,吃饭的依靠就是自己仅有那么一点点文化。
上高村有文化人,修家庙的时候把庙里原来的文化元素保存了下来,得到了国家文物保护。
现在河南人是不是应该重视文化?有多少人现在还在破坏文物?现在还没有文物局确定的不一定不是珍贵的文物。
同样的时代,同样的政策看你如何去执行。我看到洛阳日报上说当年洛阳市某些老干部为了保护龙门石窟,联系洛阳农机学院(现在河南科技大学)红卫兵组织领导,智慧的“以红制红”。 保护了龙门石窟。

杭州灵隐村的老年人告诉我:1966年深秋一个下午本地的一群中学生要去破坏灵隐寺,老百姓们制止不了他们,大队支书赶来了,把他们叫到一个大屋子里说是商量行动步骤。趁机把他们锁进去。另一方面向上级汇报。因为深秋昼夜温差大,第二天这些孩子都恙了,回家盖被子了。第二天下午周总理传话必须保护灵隐寺。
九江东林村的老百姓说,当年学生要扒千年古塔,大队支书说先搞生产,农闲时间再扒。过了那个阶段就没有人扒了。
福建有个地方公社要去伐古树,大队支书暗地叫村里年龄最大的几个贫下中农在树上挂“……”红色标语,日夜看守,拼命保护。过来那个阶段就好了。……
故乡的山永远在等你。农村是中华民族的根。男儿志在四方,只要你走在正道上,天地之灵气让你心想事成。家乡十年久旱,天天要水,上天给你钱塘江水西湖水任你取;天天要峰,雷峰、北高峰、飞来峰、清凉峰……你选哪个?你想泽峰就给你吴越群山;你说少峰就给你湿地;你天天梦喜,就给你圆梦,让你喜事连连……
但不管你九天揽月,还是你五洋抓鳖,你都记着河图洛书。
苍天有眼,保护文物一定得到好的回报。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如中高村李连卿解放前利用给河南省长刘茂恩当秘书的机会给共产党传递情报,救了李宗白曲乃生多人的命。所以解放后共产党政府给他安排了工作。
作者:山上石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