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各斯戒指"所想到的
高增荣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名著《理想国》中,讲述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很久以前,在西亚有一个叫作吕底亚的国家,有一位名叫古格斯的牧羊人,在国王手下当差。有一天,暴风雨之后发生了地震,地壳裂开了一道深渊,位置正好在古各斯平时放羊的地方。古各斯很吃惊,但还是走了下去。在里面,他看到了一匹青铜制成的马,马身上有一道小门。他打开小门,看到马身里面是空的。里面有一具尸体,个头比一般人大。尸体上别无他物,只有手上戴着一枚金戒指。古各斯取下戒指赶紧走了出来。

这一天,牧羊人照例举行会议,把这个月羊群的情况向国王汇报。古各斯戴着那枚戒指去开会,他不小心碰了一下戒指,戒指转向他的手心,突然古格斯消失了,开会的人惊呼古格斯。惊慌的古各斯急忙把戒指朝外一转,别人就又能看见他了。古各斯明白了这枚戒指的神奇的力量,他又试验了很多次,屡试不爽。
这是一枚可以让人隐身的戒指。古各斯非常兴奋,心想,我现在天下无敌了。下一步,他没有隐身去做好事,而是去满足私欲,去做坏事。
他先是到国王的厨房里大吃了一顿,随后又将国库里的珠宝珍玩洗劫一空。后来,他胆子越来越大,溜进寝宫去勾引王后。不久之后,他谋杀了国王,窃取了王位。
柏拉图借书中的人物格劳孔之口问道:假设现在有两枚古格斯戒指,一枚戴在正义者手上,一枚戴在不正义者手上,他们会有不同的表现吗?格劳孔自问自答说:“不会!理由是,不管一个人平日里如何循规蹈矩,奉公守法,一旦拥有不受外在惩罚和约束的能力,就一定会做他想做的事,而不是做他应该做的事情。”
一个纯真的牧羊人,因为得到了一枚可以隐身的戒指,就变成为一个不道德的窃财窃色者、杀人凶手、篡权者(僭主)。可见,"古各斯戒指"就代表做了坏事,犯了罪也没有受到惩罚,依然逍遥法外,快活自在的现象。

柏拉图像
想想看,以人性的自私和贪婪,世上谁人不想得到一枚"古各斯戒指"呢?
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了当权者和政治体制。为什么国家机关大大小小的当权者和企事业单位的头头脑脑们,都喜欢暗箱操作,独断专行,任性而为,都不喜欢办事透明,讨厌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呢?为什么世界上国家的政治体制一开始都是君主独裁专制?为什么几千年来,经过数十代人的流血牺牲,不懈斗争,才迫使统治者做出让步,使政治体制一步一步走向民主化、透明化呢?为什么迄今在世界上一些国家,还存在世袭制或独裁制,人民没有选票,没有民主权利呢?
因为对统治者或手中有大大小小的权力的人来说,他们都梦寐以求地得到一枚"古各斯戒指",如此他们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金钱、美色、极度的享乐和极度的荣耀,甚至名垂青史。
如此这般,公开、透明、民主、监督就会破解他们手上的"古各斯戒指"的神功,这是他们非常厌恶的东西。他们最喜欢的是"暗箱操作"。所谓暗箱操作,即是策划、决策于密室之中,因为密室里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秘密,局外人是不得而知的。这就如同古格斯戒指一样,具有隐身功能。一旦隐身了,别人看不见了,他就可以一手遮天,为所欲为,甚至放心地放手地腐败、干坏事。反正老百姓看不到也不知道,对他们毫无办法。反而绝大多数老百姓是很容易糊弄的,很容易轻信宣传的。这也就是他们运用欺骗和暴力两手不遗余力地延续集权专制体制的原因。这也是政治体制改革极其艰难,代价极大,需要用数十代人的流血牲牺,才能推动些许进步的原因之所在。

基辛格说:“权力是最好的春药。”
美国弗雷德·考夫曼所著的《意义革命》一书指出,觉得自己有权的人更容易出轨,更容易危险驾驶,更容易说谎,更容易从商店偷东西,更容易让他们诡称自己有理由打破别人应该遵守的规矩。权力似乎会导致自我迷恋。在多次试验中,实验对象被要求在自己的额头上写一个大写的字母E,以便别人能读出来,有权力的人更可能把这个字母写成朝着自己的右边。而对于看这个字母的人来说它是反的,这是因为有权力的人不会以他人的视角看世界。权力的任性和傲慢可见一斑。
柏拉图出生和成长在公元 前5世纪,那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光芒四射的时代,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全都活跃在那个时期。柏拉图的《理想国》,写于2400多年前,那时,他已经考虑到不受制约的权力的恶了,的确够伟大了。但他虽然痛恨僭主(独裁者),但他并不喜欢民主制,因为他所处的雅典城邦的民主制是很有限且弊病很多的民主制,他的老师,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是被这种民主制度杀死的(雅典五百人议事会投票形成决定,宣布对苏格拉底处以死刑)。当时雅典城邦的全部45万人口中,除了外国人、奴隶、女性,只有大约4万名希腊成年男子能享受到这种民主制度带来的好处。最终,有钱、有时间、力量足够强大的贵族控制了五百人议事会,他们所决定的政策当然都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所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当然都无法接受这种民主制度的。柏拉图的《理想国》囊括了古希腊的各种智慧,他主张:为了让所有人能够幸福地生活,必须建立一个正义的国家。而能够实现善与正义理念的国家,才是正确的国家,国家的目标应该是为全体人民带来最大的幸福。柏拉图认为,人的幸福程度的顺序依次为:最善者(哲人)>荣誉型﹥寡头型>民主型>僭主型(独裁者)人物。善良理性的哲人最幸福,理应当国家的领导者,而僭主式人物最悲惨最不幸。他认为,人也可以分为爱知识的"爱智者(哲学家)",喜爱荣誉的"爱胜者",喜爱金钱的"爱利者"。只有学习知识和探寻真理的快乐,是所有快乐中最高级的。正义的人比不正义的人更加幸福。
他很重视教育,他在约公元前387年之际创立了阿卡地米学园。“他倡导一种他认为是智慧、品德、政治的真正基础的知识原理,因而是用一种理智的宗教来代替正统的信仰。与此同时,他力求把他的理智宗教渗入城邦的生活教导之中。他承认必须按才能把公民分为各个等级,各级应担负适于它的工作,例如做统治者、战士、工人等。公民不应有家庭生活和私有财产。他们的小孩儿由国家抚养;学习各种适宜的音乐、文学和体育;要完成两年的军事训练;此后如果军事训练合格,就可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科包括数论、平面和立体几何、天文学和声学等。只有少数精选的学生可以去学哲学,专心致志于绝对理念的沉思。这少数人将成为国家的统治者,但不是出于贪权而是想尽其天职。”
可见,巜理想国》中,包括他的教育思想中,含有许多乌托邦的空想成分,是难以实现的。今天,我们读《理想国》,可以学习柏拉图的哲学智慧和至今闪光的思想。
毕竟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20年代了,人类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体制,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单从政治体制看,许多国家已经实行了泯煮线症,把权力关进了笼子里了。尽管世界各国的政治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参差不齐,甚至极个别国家残存着世袭制,但历史的车轮还是向前的,这是大趋势,是势不可挡的。因此,人类发展还是充满着希望,我们不必过于悲观。
作者简介

高增荣,中学政治特级教师。曾任咸阳彩虹学校副校长、咸阳彩虹中学执行校长、咸阳彩虹中学国际部执行校长、陕西省重点中学政治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咸阳市德育教育学会理事长、咸阳市文综教学研究基地专家组成员及基地学校负责人等职务;1995年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政治教师之一,其先进事迹曾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政治教育》、《咸阳日报》等刊物报道。酷爱文学,数十年笔耕不辍,发表杂文、散文、随笔、论文、读书札记、诗歌1000余篇(首);撰写和发表论文、演讲稿50多篇,参与编写教学辅导资料13册;编著中学生校本读物《趣味哲学》,出版发行教育随笔集《会思考的芦苇》一书,主编并出版《咸阳彩虹学校志》。现为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曾在《秦商》杂志发表,并在咸阳市临帖展中获优秀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