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哥分享故事6
编导摄制:陈明杰
安源牛角坡52号,清代民房,位于安源牛形岭的牛头位置。小小砖瓦房,造型内敛外豪,外观沉稳但霸气测漏。据室放眼外面,有雄视一方的威严自信之感。不平凡的建筑,造就不平凡的人物。
开国中将韩伟1906出生于安源牛角坡52号。他的父亲是随盛宣怀到安源煤矿开矿创业的第一批产业工人。在湖北同乡中是个大佬级人物。人称韩老虎,性格暴燥,虽是矿上管带,但豪爽大方又好勇斗狠、常为弱小打抱不平。矿区无不敬畏三分。1905年,韩老虎在牛型岭“牛角坡”处向当地富商在此买地建房。
当时安源六矿,号称江南第一矿。下井工人、技术工人、管工、专门运输的土车司机、装车工、练炉工、店铺商贩、江湖帮会人数超过十万。与湖南省会长沙人口相当。而安源地域峡窄,每天看上去人山人海。多数人能住的地方就只有山上了。山上清一色茅屋,搭得密密层层。南边三丘田的茅房延续到了南坑双凤、五陂下。北边红旗岭的茅屋一直盖到了石板白源。东边锡坑民居一直连到了上埠。西边富人偏多,顺山下桥、花冲凸直连丹江萍乡城。来安源工作谋生的有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也有漂洋过海的德国人日本人。民国时期安源有三个外号:小南京、小上海、东方莫斯科。可以想象,在清末明初的安源,是怎样的一个龙虎风云际会的地方。民族觉醒的一缕阳光,中国近代产业工人武装革命的大旗,就从这座风云小镇冉冉升起。
当时能在安源建个房子,可以说是非常富足的人家啦。
房子较大,一半出租给同乡,一半自住。渐渐成为湖北同乡集会之处。次年,韩伟出生。据说出生当晚,一只五座虎跃上屋顶捕食一受伤的飞禽。盘踞屋顶不下。韩父借来猎枪,正要开火,被邻居老人制止。说崽生虎上房,后生出虎将。韩伟十二岁时,性格已似足父亲。韩老虎因工事与管事争执伤人,因挨打者系副矿长的亲戚,老虎被矿上报复差点辞退。幸同乡求情,撤了管带之职,保留矿籍,做回普通工人。从此收入减少,富裕生活终结。韩伟不得不在15岁就进了修理下厂做工。毛华堂、许建国、刘官清、蔡树藩(“独臂将军”)、李开安是少年韩伟的好朋友。其中许建国、蔡树藩两家皆租住在牛角坡52号。并在这里出生。他们都是父母亲由湖北迁入、出生在安源的“新安源”人。年龄也差不多,互称老庚。
当李立三在安源创办工人夜校后,韩伟被湖北同乡熊景铭的儿子熊大安介绍进了工人夜校。
这时湖北同乡会会馆在中坡新建了房产,搬出了52号。韩伟的父亲因身为同乡会主事,一家人搬进了新会馆。李立三向韩伟父亲租下了整幢房子。这就是安源工人俱乐部及消费合作社的前身。这年,十七岁的韩伟与毛华堂、许建国、刘官清、蔡树藩参加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此后代表安源工人,参加了北伐战争、秋收起义。走上武装夺得政权的革命道路,直至开国封将。
牛角坡52号更有一个不同凡响之处是,毛润之和刘少奇与自己的第一任娇妻皆在此居住过。尤其是刘少奇与何葆贞,在这里举行了热闹的婚礼。并生育了第一个孩子,都发生在牛角坡52号!
毛润之先后于1922年至1923年多次住在牛角坡52号。1922年9月7日,毛委员带刘少奇来安源。并主持召开了准备工人大罢工的会议。当晚李立三安排润之和少奇住在牛角坡52号。刘少奇从这一天开始,在安源主持革命工作长达两年之久。在这座小院里,刘少奇住了约一年时间,直至工人俱乐部新楼落成。
1922年5月上旬,毛委员带娇妻开慧女士来到安源,召开中共安源路矿支部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住在牛角坡52号。当时的52号,相当于组织内部的招待所。
1922年11月毛委员来安源。指示安源党组织领导工人巩固和发展罢工斗争的胜利成果。仍宿于牛角坡52号。
牛角坡52号文献中出现的历史名人有韩伟、许建国、蔡树藩、李立三、毛润之开慧、少奇何葆贞、江华等。职位过高,百度一下你便知道。二十年代在牛角坡52号同框的三位革命家,1949年非常完美地在开国大典之日,宣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之时,再次同框载入史册!
牛角坡52号承载 这么多幸运而不凡的传奇,至今依然默默守护着安源。
自费宣传家乡历史。系列连载,采编艰难。记得给我关注点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