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在德百,服务有新意
张丽语
五一小长假,打卡第一站去了齐河德百。我们跟着山东工运研究中心李兴正主任到了齐河德百参加采风活动。

上午10点,我们在德百3号门口集合。太阳像刚出炉的蛋挞,开始传递着暖人的热气。德百广场已经开始人头攒动,户外大棚很多顾客在挑选物品,这都是惠民政策打折的衣服、鞋帽、太阳镜等。要不是有采风任务,我估计自己就会在这里挑选一番了。

跟着德百的三位领导,我们从1楼超市开始参观。我没有想到,从济南赶到齐河县城,却发现这里的物品琳琅满目,货源充足,让人目不暇接。映入眼帘的,有新鲜的一柜台榴莲,同行的路洪图大哥说这一斤比咱那里便宜了7元,关键是质量还很好。旁边的山竹、芒果、苹果,都堆得像小山似的。一盆盆的草莓,一兜兜的桂圆,剥好的成盒的菠萝蜜,静静地等待顾客来挑选。我啧啧称舌,而另外几个人已经在研究各种各样的青团。正是春季青团上市的季节,只是让我没想到的是,青团除了绿色还有白色、紫色、黄色,有艾草、紫薯、玫瑰等各种材质。生鲜肉专区,员工们在各自岗位上各尽其责。有的正在摆放货品,有的在给顾客称量,还有的含笑面对着我们的镜头。我的手机只能用远镜头拉长,才能把柜台的货品收进镜框,可以想见东西是有多么齐全!猪牛羊肉、排骨、下水的价格在货柜上面的标牌上明确显示着,并且都是像雨润、双汇这样的知名品牌才能入驻商场。熟食区,坛子肉、腊肉、脱脂肉,看着让人垂涎欲滴。冷柜那边, 速冻水饺、小蒸包等,应有尽有。柜台上或标注着8折特惠或美味推荐;还有临时商品专区,可以轻轻松松预制菜品。酒水专区,特色小吃,我们看得眼花缭乱。几乎所有的专区,都在释放着“40周年店庆〞的红色喜庆信号。
在收银区,除了有员工穿着红色的工装在认真结账,还有自动收银区提高结账效率。吸引我注意的还有两个展牌。其一是周三免单日,凭小票流水号,若最后两位数字是66,最高免单200元。其二是周五会员日,每逢这天购买100元以上的货物即送精美礼品一份。
当我们一行人不知不觉到了家电区域,《山东青年》杂志社的邵秋子大哥忍不住赞叹,这规模就是和王府井大街也有一比。我们也对比着其他地方的超市,那里大型商场门可罗雀,很少见到顾客。小超市只有一些附近居民可买到的家用物品,大宗货物或特殊物品只能去网购。不知道为什么齐河的德百还会这么火?老百姓还愿意到这里来购物?还没等我们发问,齐河的王苗苗总经理就做了回答:德佰也有自己的网购,只要下载小程序或扫描二维码,一样在家购物,德百送货上门。而且,超市虽然有固定的上下班和营业时间,但为了方便顾客,有专门的24小时绿色通道。有紧急情况或购买较晚的顾客,就可以从绿色通道进出。我不由暗想,真是考虑周到,人性化的服务啊!
家电区,除了西门子、美的、格力、九阳等知名品牌,我还看到了久违的小鸭圣吉奥。工作人员还用黄色的毛巾在洗衣机上折叠出小鸭的造型,并打出了“菌尘不染,阳光不打烊”的广告。在智慧生活区,平板、音箱、吸尘器等,都可以去体验。“嘉年华认筹处”的红色招牌总是搏着我们的眼球。从齐河走出去的大众传媒总编辑董加民老师认真地询问家电的功能,原来他的一套新房正在装修。而我也蠢蠢欲动,本来要去京东购物,现在也改变了思路。
到2楼,王总给我们介绍了网红打卡区。她说这个地方原来只是两个品牌店,但因为经营不善,顾客稀少。她做了数据研究以后,和中层领导商量,果断进行了改革,把这儿变成了10个网红专区。原来冷冷清清的地方,经过装修,反而成了火爆之地。像冰雪时光、薛记炒货、书亦烧仙草,都在其中。李兴正主任还特意端了一个很有年代感的搪瓷杯,站在童年怀旧的“第十六小学”的牌子旁照了相,旁边放着专门的童年怀旧大合集的礼品盒。我们又到小高栗子坚果店,用牙签试尝每一种坚果,感受着“满口榴香”“酥脆椰奶香〞的味道,名不虚传。
大家都对德北专区规划的传统赞赏不已。很多商场现在都很杂乱:同一个地方,有的卖家电,有的卖衣服,有的卖美食。有些工作繁忙或年纪大的人,他们喜欢直奔主题,有时候还没到目的地就已经丧失了购买的欲望。大家在探讨原因,许多商场把场地外包,没有统一的规划,商家进驻以后杂乱无章。而德百一直都是自己经营,从上到下有严格的进场规定。
王总还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顾客来购物也需要情感体验。所以百货大楼又结合了购物体验的优点,在购物的同时,也享受到最满意的服务。比如,某块空地本可以再摆货柜,但为了让顾客感到舒适,就放上了沙发或座椅。又比如,这条走廊看上去空空荡荡,可这里却是年轻人喜欢的地方。我们顺着她的手指,看到走廊的顶上像是一幅闪烁着光带的摄影画,湛蓝的天空飘满彩色的气球,无数条丝线聚集在一个焦点。人站在走廊指定的位置,举起右手做抓握的形状,相机里拍摄出来的就是你在放飞气球的情景。大家体验了一下,果真如此,真是让人惊喜!

更妙的是,德百还有室内漂流地。大家都说这个创意还真是少见。这块娱乐场地面积不小,王总凭着个人的直觉和在清华进修的理论知识,进行了资源对接。这样,商家和他们商场一起运作,共同盈利。就是墙上的装饰,也没有用昂贵的壁纸,而是用手工喷绘,颜色立体又鲜亮。他们不光大处节约,小处也想着省钱。去年装修时,光垃圾清理如果让外包公司来做的话,就需要花40万元。可是他们德百有1000多员工,又有运输车辆,上下齐心,他们亲自把垃圾处理了,又省了这笔费用。
我不由的对眼前的这三个年轻人刮目相看。据王仲振介绍,德百每天的日接客流量为几千人,逢节日上万人,最火爆的时候曾达到近10万人。这么庞大的数字,他们这几人即使再年轻有为如何驾驭得了?可是在看到他们谦和的举止和睿智的眼光时,我感到了年轻人身上的活力和智慧。王总也说,他们不设置人际关系的障碍,更多的精力都用在前景规划和问题解决上,想到就去做,重效率,讲效果。比如,德百的免费服务项目,像免费修裤脚、烫熨衣服,即便不是在德百商场买的,也一样享受到这类服务。还有皮具皮鞋的保养,免费修眉化妆,免费清洗首饰、鉴别珠宝等,他们都做到了顾客至上,尽心尽力。有一次,王总在商场巡查,见一顾客急匆匆地跑进来,着急忙慌地问有没有鞋的尺码大了可以放的半垫。顾客本来是要花钱买,恰巧有些柜台正好能赠送,她就帮顾客联系上相关人员,送了顾客两双鞋垫,一双厚的,一双薄的。顾客心里暖融融的,忍不住说:“我为什么跑德百跑顺腿儿,就是在这儿就像到了家一样。〞

是啊,德百不光是在物资物流上下功夫,他们的文化宣传也很到位。德百集团有自己的《德百人》报纸,每年都有征文活动,坚持不懈地与顾客互动。很多人发自肺腑地讲着自己与德百的故事。
一个自称50后的名叫张成河的撰文称,2018年女儿生日时,想在德百一楼大厅舞台上举办“成人礼音乐会”。恰巧这一日有商演活动,为圆他女儿的心愿,广场推迟了商演,让他女儿舞出了人生精彩。被德百人感动着激励着,2019年,他女儿考入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马风刚说自己参加了不少购物抽大奖、微信领红包、厂家特价直销等活动,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实惠。许颖说德百包揽了她和朋友的假期游玩日程。一到假期,不是去德百温泉旅游小镇体验民俗文化,就是去宁津德百杂技蟋蟀谷感受国学家风;不是去德百大楼看看有没有新品到店,就是去澳德乐狂欢购!
能让顾客们体会到超值的服务,肯定离不了德百人全心全意的付出。员工孙娟说这一切的付出都是为了让市民在走进德百超市的第一时间里,就能选购到新鲜的蔬菜;收银课员工放弃休息时间,全天候坚守工作岗位,甚至为了减少去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为的是加快为顾客结帐的速度。而在市民们居家隔离的那段日子,德百员工始终坚守在保民生、战疫情的第一线。超市员工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每天好几十吨的销货量,全部都是德百超市人肩扛手抬进卖场的。每天凌晨3点便开始了采购工作;7点就将市民日常所需商品整理上柜……员工林冬梅说:“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我们的每一名销售能手都是搏击长空的雄鹰,不畏艰险,没有退缩,俯瞰大地,振翅九霄,和公司一起飞向更高更深邃的远方!”

德百集团要求各单位重视宣传,在宣传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要不断地发现和培养通讯人才,加强通讯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通讯员的作用;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扩大并提高企业宣传效益,为打造百年德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问身旁的梅春贺:“这样宣传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啊!你们肯定需要很大的财力支撑。”他说,德百从1983年改制,这40年里,他们除核心企业百货大楼,紧密层企业还包括华联商厦、德百家居广场、德百物流中心、德百汽贸城、德百天衢购物中心、德百超市公司下属的30多家连锁店和20多家加盟店。目前,山东德百集团是鲁西北、冀东南最大的商贸流通企业。
我暗暗称奇,为德百的飞速发展忍不住击节鼓掌。红色5月,正值德百40周年店庆之际,德百人身着红色工装,凭着火一样的精神和热情,创造了德百神话。巍巍德百大楼,气宇轩昂;悠悠德百精神,美名远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