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四十八)
杨浩然.偶然著
四十八、一声啼哭 唤炮火连天
太阳刚偏西,老马家就忙活起年夜饭来了。除了几后老爷子年龄大和徐小燕即将临盆未动手外,其他人炒得炒,煎得煎,包水饺的包水饺。没多会儿,就整了满满一大桌子。
面对一桌子菜,马三突然想起了儿时过年的氛围来了。那时,奶奶尚在人世,父亲和叔叔唱主角。可自打父亲和叔叔去了黄埔军校,父亲把母亲接走,紧接着叔父又将全家搬到南京后,家里就不太热闹了。前几年还来封信、寄张照片表示祝福,可自打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连封信也见不到了,每想至此,马三心里便七上八下,生怕亲人们有什么不测。伴随着战火的不断漫延,仍未接到一封心,他心里便打起了鼓,但在家人面前又不敢流露,这种压抑和痛苦,常人是无法想象的。就说今天吧,虽然一大家子聚到一起了,但仍缺叔叔一家,况且叔父和两个哥哥是永远回不来了,一想到此,便无比伤感,但大过年的,好不容易有个团聚,他还得装平静。
菜上齐了,马三说:“多少年来,我和静宜就盼着有一天全家团圆,今天终于实现了,高兴!过年了,首先祝老太爷们身体健康,万寿无疆!”
一句祝福,喜得老爷子们胡子直翘。在一片祝福声中,一个个颤颤地举起了杯。
“第二杯酒,敬静宜。”马三说“属她劳苦功高,给老马家生了群欢蹦乱跳的小马驹儿。”
徐静宜不善酒,头一杯就把脸蛋整成大红布了,但头一回听丈夫在人前夸她,激动的一仰脖又干了。
“第三杯祝福孩子们。”马三说“祝你们马年好运,心想事成,马到功成!”
大宝提议,让马三一起喝。马三没反对,一仰脖,就喝了个底朝天。
正热闹着呢,徐二背着手、叼着长烟袋来了。一来,就和老哥哥们推杯换盏的喝将起来了。哥几个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徐大谈东北见闻、谈东北军的兴衰;徐二谈共产党、谈八路军;爷爷谈根据地建设、谈民主政府建设;父亲谈党的未来、谈培养军政干部的重要性。最后,大伙儿达成共识:均以为未来的中国命运掌握在共产党手里。
马三怕冷了场,时不时号召孩子们举杯、吃菜,其乐融融。
喝酒,喝得就是一种气氛,越热烈,时间过得越快,不知不觉就到午夜了。静宜一看喝得差不多了,赶紧给每人盛了碗隔年饭。
徐小燕接过隔年饭,还没动筷呢,忽觉肚子里的小家伙踢蹬开了,便下意识地靠紧了小宝。静宜一看不对头,便扶她进了里屋。一进屋便喊:“小花儿,快,你二嫂要生了,赶紧过来帮忙。”
小花一听,二话没说,摸起卫生箱,拉着大嫂就往里屋跑。
马三说:“老爷子,咱继续喝,三儿再敬众老一杯。”马三看上去很平静,耳朵却一直对着里屋听。当一声啼哭撒破宁静后,里屋的静宜发出了惊喜:“老马,生了,是个带把儿的呢”,马三听后一仰脖,又灌下一盅:“好,又添小马驹了!哈哈,好好!”
徐二掐指一算,道:“此子马年春季生人,做事专心,财利多见,一生衣食无愁啊,好命!”说完,笑呵呵地捋了下胡子。
马三喜滋滋地说:“操,这孩子会来事儿,子时刚到就跑来报道,马年添马驹儿,多吉利呀!干脆,叫马年算了。”
“再过仨月,肖月也会给您老添匹小马驹儿,到时叫啥?”大宝打趣道。
“好说,叫小年呀。”马三道。
“也行,名字就是个记号,叫顺了就中听了。”徐大说“当年你爷爷管你叫马三,我曾反对,觉得太俗,可谁曾想到日后成了自己的女婿,也没想到会成为威震八方的游击司令。”
一句话,夸得马三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端起杯,恭恭敬敬地蹭到了老爷子跟前。
恰在这时,北面传来了密集的枪炮声。马三一惊,大过年的,是谁不守规矩?赶紧掏出步话机冲周强喊:“怎么回事儿,是不是鬼子又作死?”
“是,这些天,东里店的鬼子一直冲击五十一军防区,正打得不可开交呢。”周强大声说。
“ 国军不是和鬼子眉来眼去吗?咋又打起来了?”马三问。
“可能与五十一军军长牟中珩有关,他上月接替沈鸿烈当了省政府主席,牟拥于主战,冲击了小鬼子的底线。”周强分析道。
“那就打他娘的,放几炮,震震他们。”马三道。
“司令,大过年的,是不是……”
“他娘的,鬼子不守规矩,咱凭什么守?打!给我狠狠地打!打完迅速转移,立马抢占周边山头。小鬼子好玩飞机轰炸把戏,记住,出口气就行了,保存实力要紧。”马三命令道“天一亮,派支小分队将这些狗日的引进来,包饺子过年。若鬼子不上当,就出击,把小济南重新夺回来。”
“是!”周强大声应毕,随指挥炮兵对目标展开了炮击。顿时,炮声连连,火光冲天,照得大地如同白昼。
果然,炮击过后,平静了没多久,鬼子的飞机就对纪王崮进行了轮番轰炸,又一次把大地映照的如同白昼了。
幸好,部队和崮上人家提前转了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