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光》004神秘的陇西郡
聊到这时,母亲也有些累了。
正巧这时,外甥女吴芬开车来接外婆与舅舅李启振到绿野镇养老院去了解一下。
不到2公里,几分钟就到了。养老院就在镇政府附近,是以前的税务所改成的。走近养老院,还清爽干净。李启振还遇到初中同学也在这里管理,负责人也是同学弟妹。这就更放心了。
这几个房间已经住满,另一楼房也已快整修好。大至半个月后,就可入住。
母亲看了也很满意。这一带来来回回也走了75年。过去村里没有小店,买啥东西都得往小镇跑。附近也是父母亲70多年前工作过的地方。李启振也曾在这里读过两年初中,那两年是李启振读书年代最快乐的时光。
看完镇里的养老院,我们走出门,准备上车回老屋。
母亲突然说:“我有东西要交给你?”
李启振说:“什么东西呢?”
母亲说:“你大大做的家谱。”
“大大”是李启振对父亲的称呼。
李启振姐兄弟从小叫父亲做“大大”。大表哥叫大舅也还“大”。村中邱姓人家也大多叫父亲为“大大”或“大”。
李启振早年就推测,百山县叫“大大”的极少。估计是母亲祖籍广东梅县邱姓人的叫法。当然,李启振没有去过梅县,仅是推测而已。
母亲回到家说:“家谱在楼上,我去拿下来给家谱交给你,希望你能续下去。”
李启振说:“我去取吧!楼梯不好走。”
母亲说:“你找不到,还是我去取吧!”
母亲95岁了,又暗又窄的楼梯,李启振不放心。于是跟着母亲,想扶着母亲上楼。
母亲说:“不用扶的,我爬惯了。没事。” 母亲依然那么自信。
母亲上楼后,走到楼上早年放稻谷的那间屋子,对着墙壁上的一个旧布袋说:“就在这个袋子里。”
李启振从袋子取出一个盒子,外皮是红红的,皮质。扣子也紧密,外面印着“名牌”、“一支蜡”、“特优”等字样,还印着一支蜡烛。这个应该是装蜡烛的旧盒子吧!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本蓝色封面的家谱。红纸小条贴在蓝纸上,分外显眼,上面写着“陇西郡李氏宗谱”。
对于“陇西”二字,李启振并不陌生,而是觉得那么熟悉又神秘。
读小学时,清明节,跟着父母去扫墓,看到爷爷、太公墓碑上刻着“陇西郡”三字,就印象深刻。“陇西郡”是什么意思呢?
李启振上中学后,读了历史地理书,才知道“陇西郡”原来是在在甘肃。“陇”是甘肃简称,“陇西”应该在甘肃西部。“郡”,应该源于秦时实行的郡县制中的“郡”。
但祖宗们,怎样一步步从大西北迁移到东南这个莽莽大山中,这个谜一直萦绕在李启振的心坎上。
五一居士2023.5.4修改

李伟华:中国书画院院士,中国楹联学会会员,CCTV华夏之声特邀艺术家。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统一战线》杂志、共青团中央《中华儿女•书画》杂志等专题介绍。诗文在20多种报刊发表。有文集、书画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