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青那点事
探 乡(系列之一)
前后邀约过三次都黄了,芳菲四月天终于上路,离开52年后去插队落户的生产队打卡。
驱车上高速,心境尤如这辆车,有些末名堂的颤动。兴趣相投前往的五人:我与妻子杨开碧;我同班同学李开林及妻子万代春;与李开林同队落户的卢万林于去年病逝,他的妻子高邦树,定要前去替丈夫还了心愿。我们当知青的那点事,对我们本人来说,是人生历练的一笔财富,但后一辈却理解不透,孙子辈更觉得是天方夜谭,而知青的妻子们都感同身受,理解那段日子的艰辛与不易,均欣然同行,一起去领阅我们心中那方“圣土”的烟火气。

落户的地方是梁平县屏锦镇原前锋公社金光大队,车入屏锦镇竟迷了路。过去的屏锦镇一条独街,房屋低矮破旧,多为竹壁木质框架板房,不赶场时街上人迹稀少,晴天一脚灰,雨天一脚泥。现在全都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或柏油路,街道两边高楼大厦、商铺林立、人流比肩;镇里街道纵横、车水马龙,城镇规模和人口数量都增加了数倍。

进入镇里,象进了县城,不知该怎么走。停车在一建材门市前问路,没想到该店老板正好是当年同生产队的老乡。他说,知青离开时,他刚一岁。惊喜间又走过来该老板的父亲,他睁大眼睛上下打量我,突然抬手抚着我的肩说,你是魏少华嘛!我大吃一惊,您咋认得我?!我是生产队的会计赵世才呀!您就是对面赵家院子的…,我猛地想起当年赵家院子里,有四位仗义热情的龙兄虎弟,与我们年龄相当,他们都曾给予过我们关心和帮助。早上天不亮出工,是他们来门前喊醒我们;天黑下来还未收工,赵家兄弟会提议让我们先一步回家去做饭,他们说,知青刚下队,不熟悉农村活计,应该照顾一下。

我们与赵世才大哥相谈甚欢,生产队曾经的那些人那些事,就象深井里的泉水,汨汩地向外冒。赵大哥今年七十七岁,精神头好得很,他随儿子住镇上,由几个孩子轮流养老享清福。他自告奋勇领路,带我们去当年落户的生产队。

通往各乡村及生产队的公路,七横八竖,密如蛛网,如不带路,我们恐怕寸步难行。到了原住地,隐约还记得当年的山形地貌,但原来贫瘠光秃的山丘现已长满了绿树青竹,那些木框竹壁的低矮棚屋都变成了独楼小院。我们原住过的知青房屋及门前田角的水井早已毁弃,原宅基地变成了连片的竹林,今年的春笋正脱壳生长,青翠碧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比我小七岁的当年的房东小弟方泽均,正在他家的宅基地竹林砍伐竹子。他家的老宅屋基也已变成了竹林。我老远喊一嗓子:泽均”!他丟下砍刀快步跑过来,一下认出了我。惊喜地喊道,你终于看我来啰!我喊着他的小名说“瘦儿”也老啰,他说应叫“臭儿”

老啰。他幼小时体弱多病,身体常有异味,被喊作“臭儿”,乡下有名贱好养的说法,不管叫他“瘦儿”或是“臭儿”,他都笑眯眯脆声声地答应一声。他率真、快乐、阳光的特性依然如初,只是体长身壮,鬓发飘白,岁月的滄桑也写在了脸上。

他带我们去两楼一底砖混结构的新家,该小楼背靠小山丘面对五合水库,风水好,光照足,底楼开成了小商店,两口子又买了新农合医保社保,小日子过得很滋润。他又招呼另两位四、五十岁的老乡来与知青见面。另两位老乡都听上一辈讲起过队上知靑的故事,今天有幸见到了真人,大家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兴奋。

方泽均又忙着要淘米摘菜准备午饭,在我们一再劝说下才坐下来摆起了龙门阵。当年的金光大队与邻近的湖洋大队合成了湖洋乡,多数年轻人都住到了镇上或住进了县城,他本人的胞姐随儿子到重庆住家去了。乡里仅留下了少数老弱病残,很多田地已包租给农合社或别的专业人士种植去了。当时的知青上柴山打柴最辛苦,早上鸡叫二遍约四、五点起床,去来四、五十里山路,到夜里八、九点才能回家,现在村民家家通水、电、气,出门上公路,手机通天下。当年怎么敢想也想不到今天乡村的巨大变化。

泽均老弟时常上午送他妻子到镇上打麻将,下午去接。他骑上摩托车带我们到镇上一家味道最好的攴厅就攴,赵大哥、泽均弟要争着付饭钱,但被我们诚谢了。我们说,这次返乡看望乡亲们,是我们多年的愿望,是专程来感谢你们当年对我们的爱护和帮助的,一杯薄酒不成敬意,却是我们一行三家人及逝去的同学的一份情谊!

大家相让落坐举杯祝福,祝福现在的农村巨大变化!祝福春风阳光下的生活福祉!祝福我们的有缘相见!

第二天,我们到当年打柴的竹山林海打卡。原来零散居住在柴山林海周围的村民,在贫瘠的坡地种红苕、土豆和玉米,余暇也打柴卖,帮衬家用,一年到头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干,仍然很难维持生计;有些靠采掘石膏矿为生计的村民,矿井被封,丧失了生活来源。以上两部分村民,现在全都改行做起了旅游生易。政府将这些人集中在猎神镇,由政府全额投资,将猎神镇全面打造成了旅游观光小镇。封山育林后,早已沒有了柴山,石膏矿井,也变成了供游人参观的点缀。标准的柏油公路,由县城和各乡镇直达猎神镇,围绕“百里竹海”打造成了独具竹海特色的民宿村寨,依山傍水,绿树红花,庭院秀美、设有多处打卡观光的旅游热点。到了节假日和暑假期间,猎神镇游人如织,常常人满为患。这真是“穷则思变”,山旮旯飞出了金凤凰。(待读)
作者简介:魏少华,铁路退休职工,喜欢旅游和看书,好运动和涂鸦,也喜欢写几句顺口溜自娱。2023.4.28
主播简介:李华敏,笔名淡淡的茶香。现任《世界诗人》《诗意传情诗社》《茶韵文学诗社》《海岸诗歌金牌主播》《采菊文苑》《全球诗歌辽社文化网络传媒》多家平台主播。有作品在微刊平台出刊。市级区级朗诵大赛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