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 劳动节】1308 劳动之歌 || 黄晓园(江西)编辑 || 荆枫
(注:转摘于《春风十万里文学》)

劳动之歌
作者 || 黄晓园(江西)
编辑 || 荆枫

一
假如,在很久很久以前
没有女娲炼石补天
历史的上空第一声雷鸣和第一道闪电
便无法诞生混沌宇宙
至今仍然一片寂寥
假如,在很早很早以前
没有燧人氏钻木取火进化与文明之光
便无法被点亮洪荒世界
依旧洪荒黑暗星球依旧黑暗
假如,其实本身就是一种认知上的佯谬
时空中演绎千年而不衰的传奇
已然成为实证
证实了传奇中蕴藏的关于人类
物质与精神产生的深厚伟力
二
这应该是一个有关朦胧且美好的场景
篝火边,载歌载舞
歌,女娲补天之勤勉之大爱
舞,燧人氏钻木取火之神情之韵律
蒙昧的遮帘已徐徐拉开
智慧与文明的曙光如星火般
从漫漫长夜中清晰划过
思想的荒野
在採果,狩猎,打穴中返青
皇天后土欣然给予了馈赠
生生不息地繁衍出
朝与代、帝与王的迭然兴衰
三
再没有力量可以阻滞进化、进步的力量
一位大胡子哲人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站立后的人,举起被解放的双手
用平视世界的视野自豪地说
我们要改造这个世界
我们要重新书写这个星球的历史
我们要弄明白
我们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为何而活
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这已不再是诗句
而是世间的写照,是最生动感人的场景
没有人能忽视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一切
其蕴涵了明确而普适的奥义
没有人敢轻视这来自泥土的点滴馈赠
也没有人能否认
这赓续人类的出发点和原动力
五
从盘古开天
到走向深蓝,飞出太阳系
这是一部人类虽皓首穷经也不能卒读的书
劳动,便是书的主题
筚路蓝缕也好
壮丽辉煌也罢
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切的进化发展,都将在其中找到源头
我们只须带上虔诚景仰之心
通读,通识,通感
并向这古老的主题致敬
六
拜谒伏羲氏是一次自我深刻的过程
是的,一切勿庸置疑
历史以藤蔓的力量执着地将信念锲进时间
后裔们用五千年
证明了祖辈先贤艰辛劬劳的美德
后裔们毫无愧色地自名为
劳动者、劳动人民
后裔们不恤用自我赞誉之词
将劳动与劳动者化入诗词歌赋、韵律平仄
后裔们一脉相承地接续着,示范着
张思德、王进喜们
李素丽、杨善洲们
南仁东、张桂梅们
他们以矢志不渝的实际行动
诠释了劳动与劳动者的平凡与伟大
七
你倾听过嘉陵江船工们的号子声么
那是怎样的令人震撼啊
嘿哟!嘿哟!嘿哟!嘿哟
如天曲,夹岸回荡
你注视过嘉陵江船工们的脸么
黒黝黝、汗涔涔、亮锃锃
让人联想到油画中《父亲》那张黑土地般的脸
你触碰过嘉陵江船工们的手么
虬枝突兀的青筯
像嘉陵江水道,织成了一张密密的网
除了粗糙感,就是力和沧桑
这张脸,这双手
忠实地表达了它所拥有的特质
是土地和阶级的身份证
是民族遗传的认证书
是关于人类,关于人民,关于劳动
关于一切精神与物质的初元素
八
劳动,本无须节日
天经地义的寻常且实朴的行为
蕴含了这个星球
最深刻、最基本、最伟大的价值
虽无须格外加冕
劳动,却依然羸得了节日
这是劳动者自励、自勉和自我嘉许的创意
它选择在生机盎然的春天
选择在阳光明媚的五月
以这样一种深思熟虑的选择为理由
尊享普天同庆,万方同贺
而我,试图以寸草之心,拙笔之力
用平仄铿锵的韵律
将心声献给五月,献给劳动
献给这最古老最伟大的社会推动力
2023.4.28南昌

【作者简介】
黄晓园,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 《诗刊》等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杂感及教育评论四百余篇。有诗作入选《第十五届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优秀作品集》、《21世纪江西诗歌精选》、首届杨万里新诗赛优秀奖、著名诗评家谭伍昌先生编辑的2016和2019及2020《中国新诗日历》、《2017江西诗歌年选》等。已出版个人诗集《诗意禅心》《一念尘境》《平仄年华》《随风意象》《诗非远方》《诗日记》。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诗意阜新】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 塞北散文】
【诗与大地 新荷流韵】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