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太阳
文/冯君瑞
小外孙女4岁时给我做了张卡片,红卡纸上画了一大一小我们两个人,还让妈妈帮她写了“3Q姥爷”。几年里我一直带在电脑包里,看到它就感觉孩子和我时刻在一起。
年轻时不知天高地厚,以为自己真是“事业接班人”,要干“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便不会在意和孩子在一起的“小儿科”。有了女儿后,喜欢她的乖巧可爱,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尽量关照,但那也多是责任感使然。第一次学着做父亲缺乏经验,便也有过孩子扳倒自行车被砸、快跑时摔倒咬破了舌头之类的憾事。女儿现在还依稀记得,当年我骑自行车送她去上学车骑得飞快。她坐在车前梁上紧张害怕极了,一路紧紧抓住车龙头使劲挺着腰保持平衡,以致上了半天课胳膊和腰还是疼的;“控诉”说她洗脚时嫌水烫,我却将她的脚强行压在水中,说烫得发红才舒服,简直就是“虐待”!因为这些,带小外孙女时我便也常怀弥补差失的心理。
也许因为年龄大了,对隔代孩子便有着别样的怜爱。记得小外孙女1岁时,为孩子我居然还几十年里难得的和人吵了架。那天抱孩子在超市里溜达,孩子要下地扶着货架自己走,超市一工作人员过来粗鲁地甩开孩子的手。我指责她为什么打孩子,她说怕拉掉了牛奶上吸管,我说那么大点孩子扶着走怎么就会弄掉吸管?就算弄掉了那牛奶我买了不就完了,凭什么打孩子手?那服务员可能是新来没有接受过训练,动作虽然粗确也算不上是打,但对孩子如此我也不能容忍。
这些年里离家在外,看到和小外孙女差不多大的孩子,我总会下意识走过去看看。现在孩子长大些,慢慢也有思想了,和她交流也更有意思了。接她打来的电话总觉如沐春风,每次通话完孩子都让我先挂机,似有意无意拨动了我心底最脆弱的那根弦。
小外孙女曾问我,爷爷奶奶姥姥退休了都在家,为什么你还要去上班呀?我说因为我们买房子从银行贷了款,不还钱人家就要把房子收走,所以得去上班挣钱还啊。她说“我的压岁钱不是存在银行吗,把它给银行吧,你就别上班了!”我说那不够还差非常多。后来她又几次问我,什么时候能挣够买房的钱回家?春节时我们原本计划和女儿一家去大理,但因故我和妻临时取消了行程。女儿告诉我,有天早晨小外孙女刚醒还在迷糊中,第一句便问“姥爷什么时候才能挣钱还完房贷不再上班了呀?”听后我因无形中让孩子有了心理负担而五味杂陈。
可能是独生孩子且幼时多病便多有孤独不安全感,小外孙女8岁了还要大人陪着睡觉。上街游玩抓的布娃娃(动物)几百个了,床头书柜上到处摆放,其活动空间几乎成了动物园。动员她拿到跳蚤市场便宜卖掉,还可培养胆量和商业意识,但她不;女儿劝她说给家里留点,带她去将其它的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她也不干;说宁可用她的压岁钱另买了送,这也许还有珍惜劳动成果的成分吧,但愿是。
人都希望自家孩子是神童,但实际上我们99%的孩子都只能是普通人、更多时候还表现为“神兽”。孩子有时淘气犯横让人生气,但更多的是乖巧让人疼爱让人寄托了希望。小外孙女希望我有时也能到学校去接她,于是周末便时常厚着脸皮给领导请假想早点赶回家去接她,看着孩子小鸟般飞出校门,那真是幅弥足珍惜珍贵的醉美图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