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永恒》
作者: 刘凯南
朗诵: 赵秋云
绵延192公里的长江三峡,
尤如二十世纪的中国百年历史画廊,
向世界展现着翟塘峡的险峻雄奇、巫峡的幽深秀丽、西陵峡的滩多流急。
每当我面对这梦幻般的三峡,
都仿佛听见她在向我诉说那
万流争一门的苦痛,船破鬼门关的悲壮,千回百折的艰难,以及平湖荡舟的欢畅。
多年依偎在三峡的怀抱,
早已熟悉了她的音容笑貌,
对她初识的惊羡已渐趋淡漠。
我也许不再为她那荟萃精华的美景而赞叹,
我也许不再为她那鬼斧神工的杰作而难眠。
在她面前,我已不再是一个芸芸的旅游者或匆匆的过客。
三峡是我胸中的一首壮怀激烈的歌,
是一首惊天动地 震魂慑魄的歌。
那壁立云天的山峰,
如音符般或若高亢、或若低沉;
那奔腾翻滚的激流,如旋律般或是激昂、或是舒缓。
人杰地灵的三峡
留下了多少英雄逐鹿的故事,文豪雅士的诗篇;
也经历了多少改朝换代的烽火,废墟重建的家园。
我不能想象
倘若没有无数可歌可泣的人文故事,
三峡还会是今天的三峡,
三峡还会这般深邃神奇,引人入胜。
伟大的孙中山先生
在革故鼎新、百废待兴的历史时刻,
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提出建设三峡、强我中华的宏图方略,
中华民族不再将这条峡江仅当作维持生计的来源和扼拒兵燹的关隘,
而是用全新的眼光重新认识三峡。
然而,忧患深重的旧中国,
建设三峡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
虽然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为三峡工程而努力的人们,
但是无论是奥地利人白郎,
还是美国人潘绥、萨凡奇,
都无法让中国人圆这个梦。
当伟大的毛泽东豪情万丈地吟诵出“高峡出平湖”的诗句,
三峡工程才如一轮喷薄的朝阳
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今天,宏伟的三峡工程已大功告成。
雄伟的三峡大坝
凝结着几代中华儿女的夙愿,
凝结着几万三峡建设者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
每一位曾为之毕生奋斗的人们,每一位曾为之付出过心血和劳动的人们
都不会仅视之为一座毫无感情色彩的砼大坝,
因为那里面浇筑了我们宝贵的信念和无悔的人生。
我们坚信:
三峡工程会因为我们而永恒!
长江三峡会因为三峡工程而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