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题图鉴赏群
4月30日作业
1【题图】相思露重
黄菊凝晨露,红枫映霞光。
情丝牵万里,寒夜不觉长。
萱之桥:诗是好诗,前二句未合图,既非清晨又非黄昏,情丝虽是碧,未出用喻之本体,未妥,想像尚奇。
2【七绝】无题(新韵)
飞花淡影不缘春,何事秋风叩院门。
如此清宵如此夜,断肠梦伴断肠人。
萱之桥:写情真挚,措语冷俊。不缘春而直接秋风,用象稍微跳跃,使首句有趁韵之疑。
3【七律】静夜思
高堂携手远方去,唯有千金空守家。
一盏孤灯闺阁点,几根瘦竹寂窗斜。
青檐玄鸟倦嬉戏,朱案妍姝怠品茶。
近日江南风雨密,低眉心绪乱如麻。
萱之桥:合图。氛围塑造感强。三联斧凿痕迹稍重,末句收束尚可,想像亦奇。
4【七律】相思夜(新韵)
孤身静坐伴残灯,蟋蟀窗前奏曲鸣。
院外幽林无雀语,房檐紫燕禁喃声。
芳心默念相思咒,肺腑之言诉五更。
暗许今年初夏日,郎君策马就归程。
萱之桥:二联对仗稍见随意,三句亦如此,就归程未妥,就,接近之义,策马是在归程之中。
5【现代诗】孤灯的夜
走进漆黑的夜,
寂寞悠长、悠长。
守着孤灯下不散的影子,
守着夜幕里最后一道光,
留不下岁月和她。
不愿见黎明旭日,
静谧牵着我的眼神,
坠入无声无底湖中央。
你是否记得?
匆匆是漫天的雨夜,
无奈是匆匆的妄想。
你收起了雨伞,
任雨淋漓,
任风呜咽身旁。
守不住遍体鳞伤,
守不住心逸出墙。
难忍这无尽的雨夜彷徨,
就我一人独自走向远方!
又走进这漆黑的夜,
无言悲伤流水漫长,
思绪乘着孤灯飞扬。
萱之桥:角度切入稍微未合图象,第五行说留不住岁月和她,似乎全诗都凭借回忆而来。七行静谧是形容词,用此词性未妥。第十行与第十一行也是如此。第十二行以下都是幻想,亦未合图像。末句用孤灯之象扣题,似又在女当视角。
6【现代诗】一往情深
点一盏灯,
听一夜孤笛声。
等一个人,
等得流年三四轮。
萱之桥:流年成轮之象,来自于树木。通篇并未眠出,亦无其他动词铺垫,未妥。
7【七绝】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畅然无饰,一反常态,以意胜。以第二人称入笔,则亲切之感顿生,虽问归期而未有归期,起句便不平而夺目,意思陡然而转。二句承接则宕开一笔,全然不承。三句一转,何当承接首句之意,又照应却话,却字勾连紧致。末句时字照应首句及何当之意。巴山夜雨又与二句对应成趣。共剪西窗之烛为火明象,而末句夜雨则水晦之象,对应成趣,又点却字。归期仍盼剪烛,剪烛却话今时,则二句不承之句顿时点活,全在合句妙处。而二句之突兀而入,反增妙意。且结构更见无意而致精巧。涨为白描之象,却可象相思愁绪,未着一字,风流尽显,是大家情诗手笔。末句之意类同“l”ll tell you all about it when l see you again.”
8【七绝】夜坐
不知梦里几回春,旧忆思来总失神。
窗外寒风吹落叶,孤灯空盏共幽人。
萱之桥:“旧忆思来”措语未简,首二句设象较虚,头轻脚重。
9【七律】题图
屋外风生碧柳斜,空闺挑尽蜡灯花。
一怀幽梦向谁诉,半阙清愁独自嗟。
玉貌何能经岁俏,韶华不复旧时嘉,
清宵独坐无人语,唯见窗前雨似麻。
萱之桥:经岁俏与旧时嘉,措语稍呆板,以定语修饰形容词,未妥,有趁韵之嫌。末句用喻首束尚可,此韵用古韵写来极难。
10【现代诗】遐思
在夜阑人静的初夏,
你独坐烛光下。
看你柔媚娇艳,
看你洁白淡雅。
看你欣赏茂林疏影,
看你留恋暮春落花。
看你轻盈抬起的纤手,
看你遥想美景繁华。
看你脉脉含情的眼眸,
看你的心游走天涯。
在夜阑人静的初夏,
你独坐烛光下。
是谁揪紧了你的心事,
让你绸缪牵挂?
是远走他乡的郎君孤旅?
还是撩人愁绪的娘家?
是谁打开了你的心扉,
让你与窗外的风儿说话?
在彻夜难眠的夏夜,
心上的人儿总是怦然针扎。
萱之桥:一半内容排比有势,第三到十行的夸赞角度,如抒发情感表白,后边虽然直呼第二人称,也是在根据背景发挥想像。通篇无大病,只是最后一句怦然针扎措意相对直白,被韵脚所限制,戛然而止,以为小瑕。通篇用意相对直白,导致接结尾较难收束。
11【七绝】题图
窗外漆黑夜已深,无眠淑女怨郎君。
你游四海天涯闯,我对孤灯怎忍心?
萱之桥:结构尚可,末二句心理描写,亦勾勒图景,只是措辞相对直白。
12【五律】孤灯黄卷
孤灯临子夜,黄卷伴晨星。
刺股神清爽,悬梁脑路明。
精忠思报国,大义写人生。
非是池中物,腾飞鱼化龙。
萱之桥:神清与脑路对仗未工,有合掌嫌疑。报国与人生亦为妥。图中为古装女子,读书报国之立意未妥。
13【七绝】观图索句
窗外斜风细雨横,屋中淑女伴孤灯。
思郎报國拼沙埸,可有衣衫当暖凭。
萱之桥:结构尚可,横字未确。古人云“雨横风狂三月暮”,若雨横则风大,如何来窗之中,灯火尚稳。末句凭字有趁韵嫌疑。
14【五律】夜思
风雨染清秋,相思惹宿愁。
情郎行万里,淑女坐孤楼。
一盏寒灯照,双行热泪流。
长笺书小字,别绪绕心头。
萱之桥:措语流畅,达意明确,结构亦严。表面看来顺序发展自然,似流水账一般,实际以象夺目。愁字总领全篇,惜情淑二字有对仗小瑕疵。
15【题图】无题
悠悠长夜漫,淑女闷忡忡。
窗外风拂柳,室中烛火红。
忧心难入睡,独坐伴孤灯。
思绪飞天外,与君何日逢。
萱之桥:二三句对仗未工,灯火重象。并未宕开,其余结构尚可。
16【现代诗】静夜思
是谁推开了你的门窗,
是谁柔动了你的肝肠。
在万籁俱寂的夜晚,
温文尔雅的淑女,
面对孤灯,
忡忡忧伤。
愁绪万千,
独坐闺房。
你在想什么?
是春心荡漾?
是儿女情长?
是生活失意?
是高考落榜?
是思念郎君?
是想念爹娘?
你身在雅室,
心却飞向远方!
看窗外,
轻风拂柳。
看室内,
灯火明亮。
在优雅的气氛里,
你不要忧虑,
你不要惆怅。
你不要哀怨,
你不要迷茫。
放下!
放下!
爱神在向你招手,
去尽享美好春光。
早早入睡吧,
美丽的姣娘,
快快进入香甜的梦乡!
萱之桥:“忡忡忧伤,愁绪万千”,用词尚待删繁就简。后边排比反问尚可,用意稍显直白。后半部的鼓励也是意思较新,这是现代诗有别于古诗功能的地方。如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便是如此。
17【七绝】雨夜
风吹牖户雨丝斜,独坐闺房品茗茶。
欲借清词书夜色,孤灯相伴乱涂鸦。
萱之桥:设象写意合图。情绪表达未明确。清词与涂鸦等,似表达闲情逸致,孤灯独坐似表达孤独情绪。
18《雨夜》
黑夜里又下起了小雨,
滴答滴答的敲打着窗棂,
如一首忧伤的歌,
诉说着相思之苦,
漆黑的夜,
漫无边际,
扣醒沉睡的窗扉,
吸噬着窗前的孤凉。
轻轻地推开窗,
桌子上烛火随风忽明忽暗,
我的心,
早已飘荡着冲出窗外。
微凉的雨滴从天而降,
手心触摸着她的湿润,
忧郁又缠绵,
侵湿了窗前的影,
点点滴滴的往事,
如烟缥缈涌入心中,
潮湿了双眼,
醉了流年………
萱之桥:末二行合并会横好。第九行推窗承上启下,背景描写全为推窗铺垫,又引出人事,结构尚严。闲闲道来,用意含蓄,合题切图。
19观图写句巜少女的心事》
夜已更深,
只见竹林处的小屋打开着一扇小窗。
一盏孤灯微亮,
闪着束束的柔光。
情窦初开的少女坐在桌边,
望着竹林思念驻守边关的情郎。
无心吟诗作赋,
只想着要塞战事是不是很紧張。
纤细的手指能描龙画凤,
灵巧的双手为出征人绣过香囊。
你用双手捧读过经卷,
你用聪慧写出尚好的词章。
外面的风好大,
仿佛整个竹林都被吹得左右摇晃。
离情别绪涌上心头,
这个夜晚怎么那么漫长。
长发披肩,
一袭素雅的晚装。
只有阵阵风声相伴,
万事千重怎能入得梦乡?
萱之桥:通篇写象娴熟,潜力巨大。“入得梦乡”“尚好的词章”等处,半文不白,是小瑕疵之处。十三行背景到十六行心理描写,稍微累赘。
20观图题诗
陈倩清
半躺半卧半思量,
伴信伴疑伴惆怅。
半夜伴灯孤独苦,
思君想女念爹娘。
萱之桥:措语流畅,有意重字,伴信伴疑稍微呆板。伴与半字三次重复。
21情思
独对孤灯少妇愁,
如烟往事涌心头。
盼君早日回家转,
谁羡官封万户侯。
萱之桥:借意于王昌龄诗。三句措语相对直白,通篇设象较虚。
【中华题图鉴赏】群今日(题图之星)获得者为14号和18号作品两位作者,其中14号作者:怡然,18号作者:深谷幽兰。恭喜两位老师!


【中华题图鉴赏】文学社欢迎您的加入,让我们共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