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创造世界
---- 从帝王的观耕台想起
文 / 赵志
这次我上北京领奖,
很想去帝王的观耕台看看。
但因时间紧的关系,
此行的这一计划未能如愿。
但这一亩三分地的来历,
着实让我有点敬仰。
皇家的那一亩三分地,
是象征意义做给国人们看。
皇帝只在地中心走个来回,
其他皆由各位大臣们来办。
帝种稻米臣种麦以下种谷豆,
象征泱泱大国五谷丰登的景象。
皇家的一亩三分地热闹,
可黎民百姓的土地却很平常。
华夏这片土地孕育过太多苦难,
岁月的江河水泛起过微微波澜。
粒粒艰辛的米呈橙黄的光泽,
从荒僻山野上贡到宫廷的御膳。
就是这劳动人民的米啊,
填进了不事稼穑的大腹肚囊。
吃饱却养不壮一个个缺血的帝号,
喝足却扶不直清王朝佝偻腰杆。
叶赫那拉氏虽然益寿延年,
被撕裂的疆土却让生灵惨遭涂炭。
直到一九二一年的夏天,
纤夫的号子声喊出了黎明的曙光。
嘉兴南湖上的一艘红舫,
在荷香中诞生了共产党的摇篮。
从此领导工人农民翻身作主,
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
朱德总司令的一根扁担,
挑起了他的阶级及道义主张。
毛主席的延安那块责任田,
唤起了丰衣足食的南泥湾大生产。
周恩来总理办公时用过的袖套,
温暖了中华亿万儿女的心房。
劳动,劳动,劳动最可爱,
物资送上鸭绿江彼岸的滚滚硝烟。
劳动,劳动,劳动最光荣,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国防。
劳动,劳动,劳动最神圣,
大中华正在谱写新时代的乐章!
作者筒介:
赵志,网名志存高远;男,汉族;山东菏泽郓城小屯人,大学文化,政工师,中共党员,太焦铁路人,爱好文学创作,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文章见诸多报纸及刋物,并在全国多处获奖;郑州铁路局退休干部。1974年4月至1976年7月曾在山西省长治县北呈公社北和大队插队;现为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长治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治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成员;太行文化旅游促进会顾问;山西省知青文化创业研究会理事;长治市微电影协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华作家网终身签约作家等;曾获第二届长江文学奖暨中华“孝亲杯”全国文学大赛十大作品;华夏杯第二届“相约七夕”全国爱情诗华夏精英奖;《世界爱情诗刊》金奖;鲁迅高研班成员;中华作家联盟终身院士;中外文学艺术文学院终身院士;新诗收入中国《最美爱情诗经》第二部、《百家诗选》、《中国诗歌百佳精英作家》等;“李白杯”2021全国诗人节奖章;第三届长江文学奖暨2021年中国百年魅力诗歌大赛银奖;六大微刋2021年度十大文学人物;2022年十大年度桂冠精英;2023炎黄杯中外文学艺术精英赛金奖;美篇点阅量超1499万人次;主要著作有《晋城北车站志》、《春华秋实》、《远去的荷塘》、《太行拾贝》、《我在北和当农民》、《我的铁路情结》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