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顺是最大的感恩
刘海旺
五一前,同事李亮,和我建立了微信联系。过去,我俩曾在一个单位工作十多年,关系融洽自然,相处甚好。李亮,是单位老同事,爱喝酒,尤爱白酒。酒量估计在我之上,就象他的身材比我高大一样。虽然没有赛过酒,但根据平时相聚,喝酒交谈,推杯换盏,我能感觉出来。李亮,平时不多言,工作有条不紊,认真细致,责任心较强。在机关属于能坐的住,爱岗敬业,稳重自爱,能很好约束自己的人才。他同我有想似之处,也是酒后话多。话夹子一旦打开,基本上收不住。但从不胡说瞎讲。这可能是顾及工作环境和酒桌上长期历练出来的。逢场必去,把握度数。既要喝,又要说,还不能出洋相。
给我的印象,李亮是个大孝子。老母亲91岁了,他始终一如既往地同哥哥、妹妹轮流照看着。每年都把老母亲接到张家口市城区家中住上一段。天暖和了,儿媳妇,开车再送回去。儿媳妇是人民教师,知书达礼,对婆婆很照顾。常做些可口饭菜让婆婆享用。经常为婆婆捶捶背,揉揉腰。帮婆婆换洗衣服。奶奶到家,懂事的孙子,也常陪奶奶聊大天,逗奶奶开心。节假日,陪老人到公园转转看看。在当代,儿子孝顺,往往有儿媳的支持和影响。
平时有空,李亮就回蔚县老家,陪老母亲住上几天。陪老母亲唠唠家常,叙叙旧。过年回去,还会给老母亲做点细软饭菜,给老母亲换换口味,改善调济饮食。
老母亲,老脑筋。身体偶尔不舒服,爱用农村土办法,也爱讲迷信。李亮也很注重随老母亲心愿,常领着老母亲去,顺着老母亲的心愿来。有儿子陪着、顺着,老母亲的病,不用药,自然就好了一大半。
老母亲岁数大了,有时跟小孩子一样,脾气来的快,花样也多,反复无常。李亮在给老母亲剪指甲、洗脚时,常常会跟老母亲说起这些过往的趣事,引得老母亲哈哈大笑。
去年,老母亲脑梗,李亮及时请医生治疗。精心陪护照料。
其实,孝,在一个家里,就是,当父母亲老了,抽空多看看,多陪陪,多照顾。做些可口的饭菜,让父母享用。平日里,儿女们抽时间,陪父母亲说说话。多听听父母亲给叙述往事,讲儿女们的小时候。尽管有些话,可能已讲过好多年、好多遍了,也要耐心地听。让父母亲想说什么,可以尽情地说。儿女们在一旁用心地听。时间允许,父母亲想干什么,尽可能随着老人的意愿,顺着老人的思路稳步行动。
百善孝为先,儿女要珍惜。活着多敬孝,走了无遗憾。
常回家看看,多陪陪,多孝顺,是最大的感恩。
刘海旺,男,汉族,大专学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舍必崖村人。北京华夏永兴文化院会员,中国好诗作家协会会员,中华作家网人才库金牌作家,《中华作家网》终身签约作家。曾在北京部队服役,历任卫生员、排长、连指导员、师政治部组织干事。作品《正义的呼唤》《端午中国行》《希望》《为新疆高歌》《为祖国高歌》《展望》《致敬祖国军人》《走进北京》《大美中国》在《中华作家网》《中国精英文艺》《世界笔会》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