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传媒网南京4月29日电(高级记者 文燕华)昨日,浙江省武义籍书法家陶雪华先生的书法艺术展在南京无为艺术馆揭幕。此次书法艺术展以“纪念《五一口号》发布七十五周年书法名家走进民进之家——陶雪华书法艺术展”为主题,是著名书法家陶雪华先生在南京举办的第三次作品展。2021年,陶雪华先生也曾应邀在南京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雪华书艺雅集”。就在20天之前,陶雪华先生的“漫漫书中路 且行且求索——陶雪华老师书法艺术展”在首都北京开幕。

参加活动的嘉宾有: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兼民进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孙宇彤先生、民进南京市委组织处处长胡刚先生、南京无为商会会长范业龙先生、冠格美术馆馆长王长才先生、《江苏科技报》总编辑许文勇先生、资深媒体人陈宜庆先生、中国新闻传媒集团总编辑朱鹏源先生、翟金洪先生、江苏圣典律师所江北分所主任舒群先生、张幼良先生、凌琳女士等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另有50余位书画爱好者参加了活动。
陶雪华先生,字亭霏,号後龙山人、石泉老人、然天道人、悟灵真人等。自幼结缘翰墨,毕生研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学习孜孜不倦,践行持之以恒,临池笔耕不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及其书法艺委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注册高级书法家。先生具有深厚广博的传统功力和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他的书作章法自然,结体自在,笔法老辣,风骨奇伟,意境高远,翰逸神飞;藉此获得国内国际展赛金奖数十项;注重书学理论、综合文化修养,传略及论著编入《书法研究》《中国书法名家名作选集》等报刊、典藉数十种,并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当代书法创作理论研讨会”;出版有《中国国学名家——陶雪华》《中国艺术市场重磅推荐艺术家——陶雪华》《中国近现代名家书法集——陶雪华》(大红袍)等专著;先生还走出去弘扬国粹艺术,被授予中欧、中法、中美、中新、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特使等荣誉称号。其曲折坎坷的生活经历,博取薄发的艺术修行,加上他善良笃实的心地,坚毅乐观的性格,敏思独到的悟性,熔铸了他既显雄浑豪放又兼具清逸隽秀,既备儒雅敦实又巧出新奇异态的艺术品性,以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灵性和孤标不群的创作实力雄踞艺坛。其德其艺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受到当今艺坛诸名家之评赞。2019年9月在中-国民-族文化宫成功举办了“雪华墨迹——陶雪华学书六十二周年向国庆献礼展”。2023年4月8日至12日于荣宝斋举办“漫漫书中路 且行且求索--陶雪华书法艺术展”,此展由沈鹏先生题写展标。

陶雪华先生,生长于陶渊明后裔居住村桃溪镇陶村,耕读传家,是这里世代传承的兴村脉络。自小拜乡贤为师学习书法、致敬先贤,66年来,陶雪华可谓是勤学苦练又勇于创新,在行书、草书等众多字体中都有自己的“世界”。
“从家乡的大山走来,做过工农兵学商,学过音美文史哲,最终拐进了漫漫书中路;我向书法的大山走去,尝过酸甜苦辣辛,爬过篆隶楷行草,过去现在将来都在且行且求索”, 陶雪华将自己定位为“书法行者”,并将自己的习书生涯规划为:“习、行、作”三个阶段,数十年来笔耕不辍,不觉夕阳晚霞垂暮。

2017年,陶雪华开启了“行万里路,赠万幅书”行动。故乡的门楼、宗祠、亭台上有他的笔迹;校园受捐的书籍里、村民们家里的春联上有他的翰墨;甚至全国多地的陶氏宗祠、名胜之地也都有他的题字。此次南京书法艺术展,陶雪华先生也以书法相赠,以寄缘结。

俗语说:字如其人,立品为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陈联合先生评价陶雪华的作品,用了金石味浓、笔法讲究、线条劲健、气格清明这几个词,既能体现陶雪华在书法作品上的审美追求,也能彰显其铁骨铮铮的中国魂。
展览时间为4月28日到5月12日,每日上午9点半到下午4点半,其中5月1日到3日休息。地址为南京市秦淮区江宁路5号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c栋4层。展览期间艺术家陶雪华先生将与现场来宾进行书法创作交流,并在展览期间的前三日(4月28日-4月30日),陶雪华先生现场为参观人员免费挥亳泼墨一幅四平尺/四字内作品,赠予前三十五名观众,先到先得,额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