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冈》特约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通讯员 桂芮 湖北武穴报道
“双减”背景下,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新课程理念在语文课堂上扎实落地,切实推进大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深化主题学习实验,展示工作室“共生语文”研究成果,提升工作室教师的研修能力,4月28日,蔡凤燕名师工作室在梅川镇第三小学开展“大单元任务群背景下的共生课堂”为主题的语文园地课堂展示研讨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柯三毛,梅川镇中心学校副校长伍期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蔡凤燕和工作室部分成员。

活动首先由梅川镇小的丁娴老师、二小的吴治娟老师、三小的冉丽娟老师以及实验二小的戴金铃老师作课堂教学展示。

梅川镇三小的冉丽娟老师展示的是三下《语文园地六》。课堂上她抓住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学生学习“交流平台”时,引导学生回忆“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找到难懂词语与难懂句子的相关性,同时结合本单元课文内容,注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领悟、学习和理解难懂句子。

第二堂课是由名师工作室成员,实验二小教师戴金铃执教的二下《语文园地六》。她创设了图图带领小朋友们游玩玩具城堡这个学习情境,用游玩玩具城堡的形式串联起识字、学词、写句子的练习,在识字、学词和和写句子的训练中通过多种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搭建想象的支架,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堂课是来自梅川镇二小的吴治娟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极具文化底蕴的课堂。教师把六下四单元的教学资源巧妙整合一体,提炼主题:品君子风骨,颂英雄浩气。开课伊始,吴老师以文雅有趣的“飞花令”引入课堂,继而教学分三步骤:先从诗文的品读中感受中国人正直、刚毅、坚贞、坦荡的精神,又以李大钊的神态、外貌中体会革命者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伟大品格;最后通过对夏明翰的诗和故事的联结阅读,从写法的角度感受革命党人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几个环节环环相扣,逐步推进,落实梳理单元要素,提升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第四堂课是梅川镇小的丁娴老师带来的阅读课《母鸡》。课堂呈现鲜明的任务驱动结构:教师以总任务“为英雄母亲写颁奖词”来设计教学活动,学生在情境中通过听说读写的课堂实践,自由体会文本,获得阅读感受。孩子们在作者情感变化的对比中体会到母爱的纯洁神圣,情感得到升华。

课堂展示结束后,主持人蔡凤燕对本次四节课进行了点评。蔡老师指出,新课标高度重视情境在课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次四位教师在课堂展示中分别通过问题情境、游戏情境、主题情境、任务情境,很好地落实了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建设的新要求。她强调,语文园地编排是为了进一步凸显单元语文训练要素,提升对单元其他要素学习,拓展单元学习的视野以及梳理总结单元学习的成果。新课标高度重视情境在课程中的重要作用,语文园地不仅要教,更要在真实的情境中,用大单元的思维去教。学生的学习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呈现出生长的状态。
教研员柯三毛充分肯定此次课堂展示活动为“园地”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他指出,就要像今天的课堂一样,充分认识到语文园地的教学功能,遵循语文园地编排的工具性、情境性、生活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属性,紧扣单元要素,深入研究语文园地的教学方法、紧扣单元中的每一篇文章,适当地进行拓展,老师教出价值,学生学出实实在在的素养。

每一次教研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段新的旅程。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对大单元人物背景下的语文园地整体设计与实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将努力践行新课标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在思维碰撞中成长,让语文教研之路花开灿烂,一路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