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后说“读书”
文/甄春延
说起读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话题。说起我的读书则要扯得远点,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到初一就没有上过学。因为父母亲都被“打倒”了,我是“黑五类”,上学就受欺负,所以就辍学在家。
一晃50多年过去了,虽然我文化程度上是大学本科,但没有上学的那些年的经历依然是在我心中留有缺憾和阴影。那时候我还在云南生活,因为父母亲被打倒,自己也就在家待着或到山里自己玩,有时候也跑到父亲喂猪的地方帮助父亲喂猪。那种情况下,父亲只能够在仅有的空闲时间教我读书认字。
“九大”之后,对父亲的严管相对松了,被抄家的书也让我父亲取回来,结果原来我家有17箱子书,父亲从东北调到云南工作时都带到云南,最后返回来的只有半麻袋书。
我记得最清楚的有秦牧的“艺海拾贝”,有几本“史记”,有两本“聊斋志异”等,父亲就利用这几本书教我识字和读书。后来我喜欢写散文,也就是受秦牧的“艺海拾贝”的影响。
父亲被“解放”了,相对自由了,我们在赶集的途中,砍猪食的过程中,父亲就边背诗词边教我诗词歌赋的含义,也告诉我读书的意义,怎样读书?在父亲的影响下。我知道了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琵琶行”、“忆江南”、“长恨歌”,杜牧的“清明”,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岳飞的“满江红”等等。
看过“聊斋志异”,知道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自有颜如玉,知道读书的必要性。我因为学识不够,所以当年是如饥似渴的看书学习,有的书一看就是一宿。外国文学我也非常喜欢,特别喜欢俄国文学,“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我都是看了几遍。高尔基的“海燕”当时都可以完全背下来。这些习惯一直保留到今天,遇到好书我可以不睡觉的看。
虽然因为基础不好,我的数理化成绩不好,但我文学的底子还是可以的。我佩服父亲对诗词歌赋的记忆,张口就来,我也对古人要求背诗文的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回到东北后,因为在学校工作,我因机缘凑巧考上了东北师大中文系的夜大。
通过5年的刻苦学习,我取得了大学文凭和学位证书。这些对我后来的工作帮助非常大,我对读书有了新的认识。
父亲的习惯影响了我,只要有时间,我们就到书店买书,到旧书店寻宝。我家的书现在还有3-4千册,这还不包括我已经淘汰的3个书架的书,因为家里确实放不下了。
过去我经常到书店买书,我自己还订了好几种报刊,后来因为书价越来越高,经济能力有限,就慢慢地放弃了买书的习惯,但是我每天仍然保持浏览新闻,看书的习惯。
退休前几年,因为当“二号首长”,就有了一定的空余时间,我就考虑自己做点什么?于是乎我就开始编辑“春城资讯”,免费为朋友们提供服务。一是以前做文字工作的,停下手来有些不习惯。二是也做过编辑简报的工作,所以就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聊以解闷吧。不料现在欲罢不能,每天不发,朋友就留言问我,有时候回云南无法编辑,有同学自愿帮我编辑,我都非常感谢。
这么些年的经历,我深感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我们总说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来自于哪里?就是靠读书。很多时候,读书的意义在于拓宽眼界,让自己能明辨是非,不会人云亦云,不会随波逐流。虽不能获得立竿见影的回报,却能在不知不觉中帮助我们构筑一个新的精神世界。
这些年我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也是来自于多看书多学习。当年我在工作提出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经过十几,二十几年的验证,也证明了我观点的正确,这都是多读书学习的结果。我的夫人在我的影响下,每年都能够看二十几本书,已经成为省图的常客了。
读书是让心灵成长的一种方式,只有读书,你才能发现自己,发现世界的美。作家马伯庸说过:“每一本书都代表了作者的人生经验。读完一本书,就相当于将这位作者的人生活了一遍。读得书越多,你的人生维度就越复杂,你所见证的经验,人生就越精彩。”说到这,我想起我看过的一本书“复活”,我对主人公聂赫留道夫的人生经历印象特别深。
事实上,生活中每个人要真正能经受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这个世界充满诱惑。面对诱惑,我们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抵御诱惑,改变自己,做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人”,这的确不容易,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去历练。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在交谈。年轻人就应该多读点经典,从名人大家处获得精神食粮,在赏析作品的同时,感悟人生,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精神境界,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
对我来说读书就是一种享受。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等于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以前只是对这句话理解不深,随着读书的增加,对它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读书,现在已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朋友们让我们别留下遗憾,拿起书吧!相信你一定也能从书中懂得人生的真谛。
作者:甄春延
写于2023年4月28日
作者简介:
甄春延 (笔名春城旧友)、男、现年66岁、
“春城资讯”义务编辑、吉林省直机关退休干部、
本人一生始终酷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