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尘文艺 第895期

七律 . 咏槐花
赵先顺
串串槐花挂满枝,生来白色最瑰琦。
树梢怒放清香漫,灶上熏蒸佳味遗。
玉莹不和春斗艳,琼芳常与夏交期。
冰颜露养尘心净,弄影高林风作诗。
牡丹
文 / 杨震一
仪态丰盈故事藏,雍容富贵百花王。
难迎腊月君权旨,敢笑当年武媚娘。
自把香魂牵洛苑,何须紫殿秀霓裳。
骨焦根徙情如故,绘作丹青耀玉堂。
红牡丹吟
曾丹峰
国色名葩大地生,天香气韵冠群英。
端庄硕朵红颜艳,肃敬周旁绿叶荣。
秦岭三枚神化种,洛阳万亩牡丹城。
春宵梦里游花海,首选河南快列行。
菏泽赏国花
王建华(河北)
曾经菏泽唤曹州,百亩芳君靓眼眸。
品种繁多堪赞许,姿妍丰茂可歌讴。
手机拍得风光美,诗赋拈来雅韵优。
最爱牡丹真国色,赏花千里不辞休。
【七律】月季花
文/梁文君(山东)
花期历久扮城乡,静丽娉婷引蝶忙。
绿萼红苞栖玉影,疏枝锦朵秀琼妆。
缤纷瘦客经年俊,次第丰容倚梦长。
最是诚心堪解语,时时不绝占秾芳。
七律·初夏看燕有句
文/荒山野樵
夏初时节燕衔泥,舞翅飞翔到柳堤。
往返都停轩榭上,呢喃对语拱桥西。
蛙声荷影催心醉,湖色波光把眼迷。
更叹麦田今叠秀,空中频响杜鹃啼。
贺季公乃积九秩华诞
心尘
人生漫步感怀多,回顾途程脑泛波。
来往世间繁杂事,是非方寸细研磨。
读书立业持家乐,闻道赋诗提笔过。
禾子吟成舒坦志,怡神知足气平和。
七律•相约五一游
文/陨石雨
五一时逢共憩休,相携看海解春愁。
可怜梦里烟花散,无奈杯中岁月流。
独树莺声穷绝域,平芜麦浪荡神州。
匆匆过客西风雨,莫负今生此地游。
五一节颂环卫工
吕述尧(江苏)
奔忙街巷度生涯,如月冰心透璧华。
帚扫春秋餐晚露,车推冬夏载朝霞。
高温汗雨倾潘鬓,酷冷肩头沾雪花。
星夜倦归人慰藉,换来市貌靓千家。
戏仿坡底韵作打油一首
車伕
菜肴丰盛绽心花,食物牵连百姓家。
水煮鸡鱼相溢味,油煎笋蕈更添华。
封存杰作加坛盖,享受三餐挂彩霞。
饱呃连声床上躺,飘香又饮老荫茶。
次韵心尘、冰花
文字/晚亮
读写缘来不问身,东西南北自然亲。
有情欧也长笺短,过眼知之每日新。
三复吟诗随学义,一从提笔便含春。
凭空能聚堪灵网,得意时间忘俗尘。
次韵冰花《致群友》并贺《心尘文艺》900期
心尘
俗世文缘不论身,情投翰墨聚群亲。
你来吟古使君乐,我往颂今立意新。
肝胆欣观千里景,乾坤笑晒每时春。
期刊九百称佳趣,岁月喜心倾出尘。
致群友
冰花(西安)
那晓真名男女身,天南海北一群亲。
交流感悟分忧乐,斟酌诗词共探新。
酒肉无缘情万里,梅兰有愿意千春。
良师益友人生幸,岁月芬芳绝浊尘。
初春
韦振宇(甘肃)
春风吹拂满城香,柳发杨生嫩芽黄。
鸟语莺啼天爽暖,桃舒梨蕾地新妆。
和光明媚红林翠,瑞气氤氲绿圃芳。
野鸭仙鹅潜水底,捕鱼捉鳝舞河塘。
七律 赞环卫工人(通韵)
韩勇
环卫工人美誉扬,辛勤劳作整年忙。
披星帚扫长街净,戴月车清小巷脏。
盛夏经风迎密雨,隆冬冒雪伴严霜。
居民卧榻正酣睡,已把城容理好妆。
劳动节
冰花(西安)
(一)
节日当歌五一魁,人猿揖别始何哉?
探求燧火文明启,协作桑田职业来。
历史平民豪迈谱,江山将士骨尸堆。
生求福寿劬劳里,死誉荣光汗水培。
劳动节(二)
修鞋匠
冰花(西安)
几许招牌生意隆,城根鞋匠醉春风。
飞针线线流霓彩,敲釘声声奋远鸿。
茧手赢来熙笑客,慈颜获得众尊崇。
人间职业无高下,技艺经营岁月红。
农家乐
瀚海布衣/吉林
闲来无事去观花,江边风柔柳扶纱。
曲径通幽听人语,杏树林旁有人家。
深院茅篱闻犬吠,鸡鸣桥下竹影遐。
村翁摇扇椅上坐,儿孙相伴共搓麻。
※※搓麻既打麻将。
迎夏
心尘
最慕樱桃熟,枇杷黄好收。
青春传塞晚,芳草动风柔。
望绿荷初盛,怜三麦正稠。
杏儿添夏趣,淑节去难留。
七絕· 賞花
詩/ 李立方
綠陰曲徑水流觴,花氣氤氳徹骨香。
已拂春風桃李面,又逢春雨洗新妝。
锁(新韵)
王立彦(冰凝)
钢环铁面守家宅,禀性忠诚无可猜。
任尔贼娃施软硬,心花仅向主人开。
欢五一
黄元基
(一)
福水千杯醉,骚人万首吟。
承欢欢五一,筑梦梦从心。
(二)
汗水送家穷,财源贶景隆。
中央颁硕策,富裕与君同。
五绝·农民工
薛有毅(山西榆次)
煤车出地宫,广厦摘苍穹。
大道通衢远,归乡鲜有空。
五绝·农民
薛有毅(山西榆次)
汗水雨中身,锄禾与土亲。
手翻生计帐,多半打工薪。
五绝·工农
薛有毅(山西榆次)
若想梦成真,山河蕴白银。
凡尘生活美,劳动好酬薪。
五绝·劳动
薛有毅(山西榆次)
浩瀚立威名,通衢响笛声。
汗流浇大厦,创业筑新城。
忆江南,肯来同此看春耕
文/十三香
风光好,田野啭娇莺。
初绽桃花香引蝶,鹅黄垂柳钓波清。蛙醒满池鸣。
忙下种,大地日光迎。
不见闲人街上逛,肯来同肯看春耕。尘世自逃名。田野沐春晴。
好事近·夜酌
曹宏(吉林)
细雨夜深时,独酌一壶般若。烛暗客窗孤影,顿心头空寞。
惊鸿入梦却西风,砌下菊花落。且把冷杯倾尽,忘那年轻诺。
蘇幕遮· 歌盡桃花
詞/ 李立方
舞玲瓏,歌窈窕。長笛聲簫,白雪陽春調。流水高山天籟繞。歌盡桃花,歌盡春風笑。
月朦朧,雲縹緲。海角天涯,何處尋芳草?弱水三千流浩淼。君飲一瓢,君飲塵緣了。
〔南双调·锁南枝〕月夜远程学词
文/金菊凝香
老师讲,词友听,涓涓细流唤耳聪。例例像钟声,篇篇似潮涌。心扉启,紫气升;夜深沉,月清净。

写诗用韵十三讲
闲敲平仄两三首,静读诗书方寸心。宋韵唐风文海沐,高山流水遇知音。”
大家都知道,格律诗的三大要素是平仄、对仗和押韵。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诗评文章和平常讨论诗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和听到“你这首诗挤韵了”、“你这首诗凑韵之嫌”、“这首诗出韵了”等等,这样的留言评论词语。
那到底什么是“挤韵”、“出韵”、“凑韵”呢?今天依依和各位来聊聊格律诗的押韵大忌。
我们先从押韵说起
押韵(yā yùn),也作“压韵”或“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作诗词曲赋等韵文时在句末或联末用同韵的字相押,称为押韵。诗歌押韵,使作品声韵和谐,便于吟诵和记忆,具有节奏和声调美。
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
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导押韵的书,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即世人所谓之【108部平水韵】。
但是需要明白,并不值得为迁就押韵而破坏诗句的自然,除非是参加科举,否则即使偶尔一两句出韵,古人也是允许的。
在《说文解字》中说:"韵,和也。从音员声。" 可见,韵就是和谐的意思。押韵的作用,一是令诗文读起来顺口、悦耳,二是令诗文读起来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感。
从《诗经》可以看出,中国人在2500年前就已经熟练的掌握了押韵技巧。
例如:《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其中:鸠、洲、逑就是互相押韵的文字。
清代诗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话》中说:“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 韵不稳,则诗必恶劣。可见押好韵,是写好格律诗的脉络。
用韵如用兵。我们常说,格律诗可以错律,但绝不能错韵。不按规则用韵,则完全谈不上格律诗而属于打油诗或顺口溜。
依依根据自己以往的写作经验,总结了押韵13忌和各位亲分享一下:
一、凑韵
凑韵,就是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这种情况在许多诗词中屡不见鲜。为了凑韵,硬是把一些意境完全不相关的韵字凑在一起,让读者看了不知所云。
明代诗人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说:“诗韵贵稳,韵不稳则不成句。”也就是说,凡凑合之句必软,软则不稳。初学最易犯这种错误,所当注意。
为加深印象,我们来改一首诗,看看凑韵的后果。
例如: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好去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酥”,原意为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无”,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都”,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诗三个韵脚,犹如点睛之笔。不仅使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细细品味更是意蕴无穷,给这首诗增添了无穷魅力。
下面我们把韵脚改一下,看看是什么效果。
天街小雨润如呼,草色遥看近却扶。
最是一年好去处,绝胜烟柳满皇图。
修改以后,韵字“呼、扶、图”虽还在“上平七虞”之内,但诗句意思就完全让人看都不懂了。
二、出韵
出韵也叫落韵、窜韵、走韵,如一首诗中通体全押一东韵,而一字忽押二冬韵,即为出韵,初学者宜慎之。诗出了韵,无论诗韵怎样高超都是不合格的。
例如:唐.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一东)
宫花寂寞红。(一东)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二冬)
前两句押“一东”,最后一句押“二冬”。 冬、东不同韵。
在唐朝,格律诗首句押邻韵是可以的,但是尾句押邻韵是不行的。
所以,《行宫》这首诗,虽然其他条件都符合格律规则,但是尾句押韵押成了邻韵,按照格律诗就算出韵了,只能算作古体诗。
三、重韵
重韵,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是近体诗写作的大忌,应尽力避免。其实,这种现象在大家留言的作品中较为多见。
就连我们唐大顺进士,风流才子,杜荀鹤也犯过类似错误。
例如:唐.杜荀鹤《自叙》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这首诗收录于《全唐诗》中。诗写得也极富才情。全诗自叙身处暗世、有志难伸、怀才不遇之困境及内心之苦闷。通篇夹叙夹议,评论时事,陈述怀抱,生动感人。可惜此诗四、八句皆一“人”字,犯重韵。
四、倒韵
倒韵,就是为了押韵,把正常的词颠倒过来。例如:天地、诗酒、云霞、山川,颠倒换成地天、酒诗、霞云、川山等,这就是倒韵。倒韵也是很常见病,务必引起重视,切不可用。
如果不妨碍原来的意思也是可以颠倒使用。如:罗绮-绮罗、图画-画图、东西-西东之类也是可以的。
例如:唐.杜甫《所思》
郑老身仍窜,台州信所传。
为农山涧曲,卧病海云边。
世已疏儒素,人犹乞酒钱。
徒劳望牛斗,无计劚龙泉。
“牛斗”,按照习惯应当是“斗牛”,因迁就平仄而倒置。
五、哑韵
哑韵,指的是声调不响亮,或意义不明显的韵字,如“东”韵中的“忡”、“懵”、“瞢”、“咙”等字即是。
清.袁枚老先生在《随园诗话》中说:“欲作佳诗,先选好韵。凡音涉哑滞者,便宜弃舍”。意思是说,作诗当择声音响亮之韵押之,自然音调高超。若用哑韵则非但词句不挺,即全诗亦因之萎弱矣,应弃之。
例如:宋.陆游《冬日观渔猎者》
人閒渔猎各相从,南陌东阡处处逢。
绣羽触机东耿介,锦鳞出网尚噞喁,(yóng)
傍观扶杖常移日,就买还家足御冬。
更待风霜都过尽,却从春野看春农。
“喁”字为哑韵,在唐诗中所用者甚少。还有一些轻音字也可以列入哑韵之例。
六、僻韵
僻韵又名险韵或“难韵”。简单的说,就是使用生僻字。如东韵中的“蝀”、“翀”、等字。清.袁枚老先生在《随园诗话》中说:“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
七、连用同音字作韵
同韵,指的是押韵句连续使用同音字,并无间隔。如首句用“汤”,二句用“钢”,四句用“冈”,六句用“纲”,八句用“刚”就构成了连续用同音字。但如若隔句一用就不算了。
例如:唐.李白《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这首诗中“香、光、乡”其中香和乡间隔使用是可以的。
八、挤韵
挤韵又叫犯韵或冒韵。即不是在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这种情况在诗词中最为常见,依依也经常犯这种错误。
例如,唐.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尽管这是千古绝句,但诗中“远、片、万、怨”四个暗韵与韵脚韵母都是相同的,明显挤韵了。
注:若韵脚为叠字或词组,则不在此范围内。如匆匆、悠悠、蹁跹,蜿蜒等等。
九、撞韵
撞韵指的是在格律诗中,不管平仄,只要白脚与韵脚的韵母相同即为撞韵。
例如: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好去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白脚“处”与韵脚“酥、无、都”都是乌(u)韵,撞韵了,为平仄通押(混押)。
十、别韵
别韵指的是同一字因音不同,而意义也不同,在同一首诗中使用。如“降”字在三江韵中为“顺服”的意思,而在、“绛”韵中则为“下落”的意思;又如“鲜”字在一先韵中为“新”的意思,而在十六铣韵中则为“少”的意思,所以用之前一定要辨明,避免出错。
十一、混韵
混韵,一般指的是平水韵和新韵混用,也有指用词韵代替诗韵,任意将诗韵扩大。简单的说,就是写近体诗就用《平水韵》、写词就用《词林正韵》、新韵就用《中华新韵》不要混用。
十二、乱借韵
所谓借韵,就是首句可借,在近体诗中,首句可入韵亦可不入韵,要求宽泛,是可以借韵的,而且只限于首句,但借韵借到偶数句就造成乱借韵了。
一般首句借用邻韵是可以的,例如:宋,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二冬)
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东)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东)
“峰”为“二冬”;“同”、“中”为“一东”。“二冬”和“一东”互为邻韵;苏轼这著名的《题西林壁》就是首句借用邻韵。
十三、复韵
复韵指的是凡意义相同的字,如“麻”韵中的“花、葩、华”,阳韵中的“芳、香”,尤韵中的“忧、愁”等字,它们意思相同,在一首诗中双押即为复韵,也应尽量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