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蹄的“孺子牛”
作者:饶晓辉(江西)

“群众的贴心人,村民的主心骨。只要他身体硬朗,我们永远支持他担任村长。”这是东乡区虎圩乡高坊村民对该村村长高树华的赞誉之词,也是村民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透过这番话,可以看出老百姓对一名党员干部的支持与肯定。那么,请跟随我们的笔,一起去认识这位村民眼中永不停蹄的“孺子牛”。

“树起为民责任心,华发星星稀满头。”2000年,年仅37岁的高树华被高坊村民全票推上“村头”这个位置。从青丝变白发,高树华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当官不为民办事,不如回家等饭吃。”上任伊始,高树华就向村民许下这样庄重的“诺言。”二十多年来,他始终把村民的切身利益和本职工作统一起来,把求真务实的要求落实到工作的每个环节中,为村新农村建设、水利建设、集镇建设、化解矛盾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众所周知,基层村组干部补贴少,事情多,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但就是这样一个没人愿揽的“苦差事”,已近花甲之年的高树华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在任上,他的大公无私、办事公道受到村民拥护。“这样大公无私、办事公道的好干部到哪儿找去?有这样的好干部是我们全村人的福气,村里人咋个舍得不让他当这个头呢!”村里人都是这样说的。

高树华刚上任不久,就碰到了极为棘手的丰碑塘水碑灌溉问题。经过向前辈学习,多方协商,最终成功解决。2006年,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和出行条件,高坊村成为东乡县(区)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点,当时县里下拨资金仅有10万元,即要搭桥修路,又要改水改厕,还要拆房赔偿,资金分配捉襟见肘,并且每一个项目的实施都要征得群众的同意和支持,工作难度可想而知。高树华凭着一心为公、做事公道的风格和一股子勇挑重担的韧劲,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到处去跑政策、跑投资,最终向挂点单位跑了4万元赞助,才顺利完成新农村建设工作。高树华回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最艰难的一段就是当时村庄规划中,要拆掉一个约400平米的老四合院,里面住了十来户人,因为资金有限,能补偿的拆迁款金额十分低,大家都不愿拆,好在他自己的老房子也在里面,在他带头拆了自己的危旧房后,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讲政策,嘴皮磨破了,腿都跑细了,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终于做通思想工作,村民们纷纷自发投工投劳,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新农村建设中。看着如今村里山青水秀,家家通上自来水,户户门前硬化路,高树华感慨万干:做梦也没有想到,村里能有这样大的发展变化,这些都是党的政策好以及群众的支持带来的,上级有好的政策,我们基层干部就要把它落实好,才不辜负党和群众的信任!
2008年高坊集镇(原虎圩乡政府所在地)经过两年建设,正式开始投入使用。因为集贸市场选址座落在高坊村,高树华每天早晚都会自发的手拿扫帚、铁铲等工具,对集贸市场的卫生死角进行清扫,对房前屋后和田埂两边的白色塑料垃圾、陈年垃圾进行清理。每逢赶圩日的时候人员密集、车流量大,高树华更会早早赶到,加强街面巡查,对占道搭建太阳伞的行为进行劝阻,引导摊主自觉维护道路畅通,并对一些在主要交通路段进行乱摆摊的群众进行劝离。亲戚朋友都劝说:“老高啊,你天天这样跑集贸市场做事,一分钱也没有,你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啊?”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时,高树华总是笑呵呵地说:“集体的事你不管、他不管,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干部,就要带头管。”可这样的“义务工”,一管一做就是十多年了。

2019年,经上级批准,高坊集镇正式成立了街道办后,高树华依旧坚持时不时的过去看看,管管“闲事”。街道办的同志看他担任多年村组干部,有经验,有威望,群众们都爱听他的话,也经常会来向他取经。去年5月,上面拨下两盏路灯,准备安装放集贸市场。街道办的同志特地来咨询高树华应该放在哪里。高树华一听就摇头说,两盏太少,远远不够。然后他就开始向上级跑扶持,最后成功要来了四盏路灯。
高树华始终牢记一名党员的本色和使命,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践行着党的宗旨。高树华常说“干村组长就是要为这个村负责,村里家家户户的大小事都要放在心中,要是在这样好的社会,还让人饿着冷着,那就是我们这些基层干部失职。”在二十多年的村组长经历中,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每家每户的困难和冷暖都装在他的心中。2013年村里有个村民不幸患肝癌去世,老婆改嫁,留下一个尚在读初中的女儿,一个读小学的儿子,仅靠70多岁的爷爷一人抚养。高树华获悉后立马开始号召大家捐款,自己也捐了不少钱,还积极帮助两个小孩各种跑政策帮扶,成功列入精准扶贫户。7年来,他时常会去他们家了解、查看两个孩子的生活情况,嘘寒问暖。对于孩子们的感谢,高树华笑道“都是乡里乡亲,就应该相互关心照顾,何况我是这个村的干部,又是个党员,就应该以身作则,对这个村的方方面面负责。”

近年来,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地防控形势复杂严峻,这也无形中给基层党员干部,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身为党员干部的高树华面对疫情毫不畏惧,主动报名担任疫情防控志愿者。他常说“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好与坏,是对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考验责任担当的试金石,我作为一名最底层的村组干部,又是党员,就是要给人民群众带好头,做好表率。”他说到做到,疫情期间他始终坚守“疫”线,从防控宣传、排查本村外来人口及返乡人员、卡点值守、捐款捐物、到生活物资采购,他都亲力亲为、周密部署,全力维护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疫情当前,高树华带领村民志愿者自发组建巡逻队,佩戴“红袖标”每日在本组内定时巡逻,通过敲锣、广播宣传疫情防控健康知识,传达上级“不串门、不聚集、不聚餐”等规定,号召大家取消红事,简办白事,及时劝退聚集、闲逛人群。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舍小家顾大家,勇于担当履职,不辞劳苦,不惧危险,用自己的坚守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高树华,一名奋蹄基层农村的“孺子牛”,在十五年的党员生涯中,他坚定信念跟党走,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村组发展尽心尽力,为身边群众竭诚奉献,彰显了一名基层党员深厚的爱党情怀和无私的为民风范。
(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