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安庆博物馆有感
文/徐一民
旅游,是欣赏风景名胜。参观,是见证历史陈迹。一座城市不在于它有多少幢高楼,也不在于它有多少架桥梁,而是要看有没有文化内涵和历史的厚重,历史的积淀形成这座城市的特色和风格。
安庆博物馆与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安庆市革命文物陈列馆暨黄镇生平事迹陈列馆为三块牌子一个机构,是地方文物,尤其是近现代革命和戏剧文物为主体的国家二级博物馆。馆展陈面积11368平米,馆藏文物藏品一万三千余件。一楼陈列馆藏清代书画均为饱学之士的精品佳作,或雄强劲健,或清逸潇散,清代中国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派—桐城文派在这里兴起。

馆藏二楼既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又有丰富的钱币文化,境内先后出土了“蚁鼻钱”、“崇宁通宝”、清末民初的安徽银元局、铜元局、安庆造币厂等铸币。是安庆经济繁荣的历史见证,展现了安庆独具特色的深厚文化底蕴。引人注目的是战国越王丌北古剑,通长64厘米,茎长9.6厘米,剑首经3.8厘米剑格宽5.2厘米。剑格两面铭文各10字,剑首铭文12字,鸟篆体。其中有16字错金,与未错金铭文相间排列。
馆藏三楼戏源篇—皖国古都,戏剧之乡。根植沃土黄梅飘香。经典文化元素:古城墙、天柱山、孔雀东南飞、谯楼、振风塔等一城一故事,一忆一乡愁。一个平原场地的安庆,就有九头十三坡的地名,如:高井头、拐角头、司下坡、登云坡。让我感动并引起遐思的,往往是那些并不奇崛的寻常故事,那些飘落在岁月风尘中的历史散叶和历经的时间,淘洗总不磨损的民间记忆。

一座城市经济的繁荣固然要紧,但艺术尤其重要。如果把经济比作物质,那么艺术就是精神。一座精神的城市岂能引起世人嘱目?文化艺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标签。德国科隆,除了教堂,博物馆和画廊最多。有纸品博物馆、有行为博物馆,还有巧克力博物馆。这就是吸引人类眼球的魂宝。
小时侯对博物馆不感兴趣,那是少不更事。上了年纪对城市文化,人文历史的追求,对参观博物馆文化遗产很是感受,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读书给了我的信念,艺术给了我们生活的乐趣。把感受到的美表达出来,是再自然不过的分享。

【作者简介】本人是农民,生长在安庆市,喜欢读书,爱好文学。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金牌主播朗诵热线:
传奇: 13436847700
智昊:13756148336
阿桂:13943822385
天乐:13991678287
(备注: 作者可以选择您自己喜欢的主播老师为您朗诵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