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最是一年繁忙时
文/苟平刚/甘肃


谷雨过后,一场又一场的杏花雨翩飞似蝶、零落成泥。走在花香满径的田间地头,竟然不忍举步,唯恐起起落落中践踏了一地落红,生怕这些美丽之物、这些有着七情六欲的花瓣们花事湮灭,香消玉殒了。心中泛起《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荷锄葬花的林黛玉,珠泪纷纷,使人顿生惆怅、凄凉……
走走停停间,渐次零落的桃杏花掩映在错落有致的人去屋空的窑洞前,倾塌的黄土墙边,房前屋后,俯拾皆是。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再次袭上心头。“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一千古绝唱、字字珠玑,其意境之深恍如隔世,诗人之情愫斑斑点点,挥之不去。所幸这个充满了希望的世界上,我们还可以尽情的享受着相继盛开的黄刺玫、圣洁的雪梨花、倒悬着的感叹号的玉兰花、一簇簇一嘟嘟的丁香花、万绿丛中的星星点点的不起眼的丛丛小花,以及绿意盎然的沟壑岭峁、厚重的黄土地就足够了,足够我们寄情于山水,书写最美之时光。

美丽的田野上,暮春里的风裹挟着淡淡的泥土气息芳香扑鼻,一扫之前的多愁善感,多了几分欣喜与灿烂、从容与洒脱。不远处,诗与远方频频招手,我们赖以为生的黄土高原张开了他博大的胸怀,把所有美好紧紧的拥入了怀中。曾经死寂般的天空中瞬间,飞鸟翱翔,飞过头顶越过高山,滚落了一串串银铃般的欢声笑语,漫山遍野的山坡上,羊儿欢跳牛儿哞哞,都给这美丽的人世间奏响了春天最为激昂的旋律。
熟悉的黄土大塬上,平畴沃野或梯田如画。俯仰之间,都是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曾几何时,人们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牵牛套犁,亦步亦趋,牛铃声、吆喝声、犁铧翻动泥土的声音,声声入耳,谁承想这熟悉的春耕图已经泛黄,成了无数人心中永远的记忆了。取而代之的是轰鸣的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覆膜机甚至还有遥控飞机喷洒着农药。忆往昔,峥嵘岁月仿佛这犁铧深处的滚滚波浪,看今朝,笑意写在了脸上,温婉优美旋律在手机里循环播放着,脚步越来越轻快。
俗话说:“清明过后,点瓜种豆、”“一年之计在于春”。是啊!谁不想趁着春光明媚,撒秄播种,躬耕乡野陶陶然乐在其中。
花开时节,辛勤的蜜蜂穿梭其中,忘我的忙碌着,纷至沓来的五一小长假在人们期盼的目光中近了更近了。无数人开始谋划着踏青春游,或乘高铁、飞机远赴心仪的名山大川,赏名胜古迹,或徜徉在人潮汹涌的北上广,感受祖国的强盛;或就近名不见经传的子午林海,寻觅一处人间净土,沉浸、回望,聆听……
五一,这个趋之若鹜的节日,总有那么一些人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乡村亦或城里,兢兢业业、风雨无阻;总有那么一些人,在人潮汹涌的人海中迎来送往,晨昏不息;总有那么一些人,穿梭在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为一日三餐为些许碎银一直都在路上奔波劳碌;总有那么一些人驻守边疆,守卫着伟大的祖国和我热爱的人民。

五月,徐徐吹来的春风里,宁州大地上鸟语花香,和美天下。一拨拨一群群身着迷彩服的林业工作者、以初心守望绿色的森林卫士美在沟壑间在岭峁上,撒下一粒粒颗粒饱满的籽种,手植一株株松柏,用一颗颗滚烫的汗珠浇灌着明天的希望,呵护着幼小的生命,守望着大庆阳的后花园……
(图片选自网络)

苟平刚,甘肃宁县人,网名陇上林海,笔名山魂,出生于1976年7月。从上学时就酷爱文学,生活跌宕反复,依然坚持写作,近年在公众号平台和《九天文学》等期刊上发表了两百余篇诗歌散文作品。有一半作品被读者推荐上了红榜和精华榜,网红作者之一。现从事林业工作,第十届宁县政协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