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寒葱岭(散文)
马铁铭
金色的太阳冉冉升起,辽远的蓝天上,朵朵白云在漂移。逶迤起伏的群山绿意盎然,和煦的暖风轻抚着原野,路边的小草显得更加鲜嫩油滑。两辆面包车在公路上疾驶,我们坐在车里,欣赏着迷人的野外风光,感到心旷神怡。
这是2021年夏季里的一天,由敦化东牟山诗词学会牵头,组织会员去寒葱岭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和采风。近50公里的车程,一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基地景区。
基地领导热情洋溢,接待并引导我们参观了抗联密营文化展馆。展柜里和墙上有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抗联遗物和文献史料,系统地反映了东北抗联的艰辛历程,揭露了日寇侵华的罪恶历史。展馆整体布局凝重肃穆,恢弘大气。讲解员是一位中年男性,干练洒脱,声音洪亮。他声情并茂的解说,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他向我们介绍了杨靖宇、魏拯民、王德泰、陈翰章等抗日英雄的事迹和抗联密营等内容。每一件遗物都显示出抗战峥嵘岁月的留痕,每一帧照片都在讲诉着英雄的动人故事。抗联战士浴血激战的场景如在眼前,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激励并感动着我们……
接着,我们来到红叶谷抗日英雄纪念碑前,这是2018年修建的,是对在寒葱岭土地上所有牺牲的抗日先烈的缅怀。会长招呼大家说:“咱们党员站在前边,其余的人站在后边,重温入党誓词吧。”大家立即站成两队,肃立默哀,然后由会长领着我们一起宣读入党誓词。那慷慨激昂的声音,在山谷中久久回荡……我想,没有先烈的流血牺牲,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啊!对烈士的怀念和敬仰油然而生……
前行不远,导游指着一处茅草丛生的小山包说:“这里就是以前抗日联军住的地窨子。”可想而知,他们当年是在多么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拯救河山啊!
沿着用木板铺成的栈道蜿蜒而上,我们近距离参观了栈道两旁的密营遗址。一座用圆木垒成的茅草房映入眼帘,导游说,这也是当年抗联战士住过的地方。山坡上,面对着依稀可见的密营遗址和战壕,导游给我们讲解了当年的抗战历史。战士们在这深山老林里,趴冰卧雪,历尽艰辛,英勇顽强地与日寇进行殊死搏斗。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他们谱写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人民会永远铭记他们,烈士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顺着栈道循山而上,我们尽情地欣赏着寒葱岭美景。山势雄伟,森林茂密,树种繁多。一簇簇黄花开得很美,点缀在绿草中,随着微风摇摆,好像在欢迎远来的客人……到了山顶,大家已经大汗淋漓。休息了一会儿,沿着山脊前行很远,又下到一处山坡,看到一处游乐场。这里有秋千、钢索,木墩索道等设施。会长史桂娟招呼大家:“来呀,都来玩秋千吧,朝族人会玩这个,我们也会呀!”大家都在秋千上一试身手,嗬,悠起来如凌空矫燕,折返后如点水蜻蜓!在这山坡树林里玩秋千,还真是别有一番情趣。秘书长吴英环忙个不停,逐个给大家拍照。走悬空的索道颇有难度,要胆大,要找好平衡,只有少数会员能走完十几米的全程。大家兴趣盎然,大约玩了半个多小时,我们又来到山脚下,有一条小河,上面有吊桥。走上去,摇摇欲坠,胆小的还真害怕。但是,只有通过吊桥才能下山。“自古华山一条路。”大家硬着头皮过了吊桥,虽然险象环生,却也终无大碍。
正值中午时分,我们来到山下开阔地的长亭里。里面有长条桌凳,专供游人休息和就餐。会长说:“我们就在这里吃午饭吧。”大家拿出自带的饭菜,放在桌子中间,主食有点心、饺子、油饼、粽子等,还有各种炒菜,也是色香味俱全。因为女会员多,都是出色的家庭主妇,“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我们品尝着美味佳肴,赞赏着她们精湛的厨艺。席间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大家尽享着聚餐的乐趣。
午餐过后,开始文艺演出。因为临近“七一,”是建党百年华诞。学会提前做了布置,要求每人出一个节目。我们在凉亭边上挂上横幅,由市文化馆馆长王伟利和歌手王丽娟联袂主持。首先由会长史桂娟讲话,总结活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布置任务。接下来是文艺表演,有独唱、诗朗诵、舞蹈、快板等十几个节目。学员们载歌载舞,激情澎湃,发自内心的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美好的家乡……节目大多是自编自演,精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
午后,我们参观了附近的长白山森林民俗文化博物馆。进入馆内,看到墙上挂有很多图片,系统地介绍了建国以来长白山林区资源、采运方式、营林防火、文化教育、多种经营以及林区社会、职工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变化。馆藏物品异常丰富,有民间民俗老物件四千多件套,如草鞋旧秤陈烟斗,马灯木桶留声机,脚踏琴、旧蒸笼、油印机、收音机等。看到这些老物件,又勾起了我对尘封已久的生活的回忆……
下午三点多,活动结束,我们乘车返回敦化。几天后,学会出了一期微刊,发表了会员们的采风作品。大家畅谈体会,缅怀先烈,尽情歌颂。重走抗联路,英烈们的精神必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马铁铭,笔名冬生,男,70岁,本科,中学高级教师,已退休,“老三届”回乡知青。现为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敦化东牟山诗词协会理事,中华作家网人才库优秀作家人才。著有诗集《诗词文赋》《诗路心语》。作品散见于《敦化时报》《延边诗词集》《延边晨报》和北京《中华名人志》《共和国之星》《中国当代名家精选》《世界华人艺术家名典》等文集。诗词作品参加省内外诗词大赛多次获奖。曾被北京国家级媒体授予“当代诗坛功勋人物”“中华知名艺术家”“全国诗文书画先进工作者”“当代文艺先锋”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