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心一境》与《一生一会 》 (散文)
红榜作家 资深报人 卢发生
许久以前,我就知道林清玄的名字,只是把其想像成一个清丽女子,所以尽管书店里有许多他的书,我基本没动过,更没买过。在我的印象与偏见里,女人写的书往往缺少深刻,意味不深,除了感动。偶然机会在一旧书店翻到一本,扉页上竟然是一个头顶光光,脑后却是长发飘飘的大男人时,我不禁哑然。正如,以前我一看到龙应台,就将其想像成英武壮汉一样。
往往,许多事情是需要追问的,因为人的感觉常常并不准确。于是网购了一本林清玄的《自选集》,我想走近林清玄,看看让我产生错觉的人是个什么模样。

读罢此书,身心一片清明,许久没有过的感觉。四卷本的自选集、六十几篇文章,仿佛用一串佛珠串起,让我安静,世界变小,心变得柔软,眼光变得明彻。
走向成熟的林清玄深受佛教思想和佛经的影响。全书的第一句话便是《自序》中的:“沉沉的梦中,听到远方寺院的钟声。”他的一天是被佛钟唤醒的,他也就在佛的指引下开始写下有佛心的文字,然后:“心无窒碍地睡去,也能心无所求地醒来。”
篇篇好文,最喜两篇:《一心一境》、《一生一会》。一心一境,是禅宗祖师“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的诗意表达,用今天的话就是“活在当下”。这是一种极为勇迈的精神,“是把过去与未来做一截断,使心思处在一心一境的状态,一个人能每时每刻都处于一心一境,就没有什么困难能牵住他,也没有什么痛苦能动摇他了。”
这是一种高明而且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的许多苦恼往往来自一心多境:盛夏思雪、寒冬想骄阳,晴天想着雨景之美,雨季抱怨没有好天气,忧思过去,恐慌未来。无时不让自己的心处于变动不居之中,所以没有一处安闲,也没有一处集中精力做成一件事情,生命的真味就被蹉跎了。正如林清玄的教导:“活在每一个过程,这是真正的解脱,也是真正的自在,痛苦时痛苦,快乐时快乐。”他还引用了云晓大师的一句话:“纵使一切努力,也无法阻止一朵花的凋谢,因此在花凋谢时好好欣赏它的凋谢吧!”这时,我想起利群集团里的一句广告词:人生就是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而是路上的风景,与欣赏风景时的心情。
一生一会,源自茶道,茶道往往与佛理相通。意为我们每次与朋友对坐喝茶,都应该生起很深的珍惜,因为一生里能这样的喝茶可能只有这一回,一旦过了,就再也不可得了。人的一生,有时就是为了一个特别的相会。有了一生一会的思悟,便会有深刻的珍惜,纵使别离,也可稍减遗憾了。以最大的真诚与感动对望眼前的每一个人:善,便从人的心底升起;惜,便充盈心中;人,便进入到一个澄碧的境界。此时,一切都变得珍贵而且美好,让我们心存感激地面对眼前的一切,包括苦难、别离、病痛、贫穷、凄风冷雨。
两篇文章,《一心一境》告诉我们如何做事;《一生一会》告诉我们如何做人。一心一境可以省却我们度日如年的烦恼,过去无悔,当下无怨,未来无忧,快乐也就如影相随。一生一会可以让我们在懂得珍惜中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完成人生更高的修炼与提升。
记起两句富有禅意的话:“天心月圆,掬水月在手;花枝春满,弄花香满衣。”时东方欲晓,天露微明,室中寂寂,外面只有秋雨淅沥,未闻寺鼓佛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