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本佳人
作者:李景林
一、
一部《水浒传》,梁山一百零八将, 其中女英雄有三:
一是母大虫顾大嫂。对她的描写是:“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红裙六幅,浑如五月榴花;翠领数层,染就三春杨柳。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碓敲翻庄客腿。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
二是母夜叉孙二娘。书中写道:“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
三是一丈青扈三娘。不同上面二位“母老虎”、“母夜叉”的粗鄙不堪忍睹的丑凶外貌,作者对扈三娘的描写却是非常“小资”:“玉雪肌肤,芙蓉模样,有天然标格。金铠辉煌鳞甲动,银渗红罗抹额。玉手纤纤,双持宝刃。恁英雄烜赫,眼溜秋波,万种妖娆堪摘。”肌肤好似玉雪凝脂,模样儿芙蓉如面柳如眉,纤纤玉手眼似秋波,万种妖娆又英姿飒爽……这就是一丈青扈三娘:妥妥的一个千种风情娇娆、万种魅力四射的白富美,一个能跨马征战保家卫国的女英雄。
祝家庄事变之前,扈三娘是个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梦想、敢爱敢恨的地主豪强家的千金。她征战沙场勇猛对敌,不但有威风凛凛的飒爽,更有柔情似水的艳美。自古红颜命多舛。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扈三娘家人被仇人所杀,她被抢掳上山,做了黑三重诺守信讲义气的牺牲品:嫁给贪财、好色的矬子王英,从此性格大变,成了哑巴美人,再没见过她如花的笑颜。随宋江征讨方腊时,丈夫王英被南军将领郑彪一枪挑死,扈三娘急去救应,反被郑彪掷来的法宝镀金铜砖打中门面而死。(郑魔君歇住铁枪,舒手去身边锦袋内,摸出一块镀金铜砖,扭回身看着一丈青面门上,只一砖打落下马而死。)
惜哉,卿本佳人!问卿能有几多愁?谁知卿心中哀怨悲伤午夜梦回泪湿巾?丑夫落难,她本可拨马远遁,落荒而逃。但她挺身而出“急去救应”,最后落个香消玉殒。这也可能就是她心里面能想到的“求仁得仁,又何怨”之最好结局吧。
二、
表面上,扈三娘的无妄之灾是由一只鸡而引起。
《水浒传》第四十六回:时迁与杨雄和石秀在投奔梁山的路上路过祝家庄住店。偷鸡摸狗的賊坯子时迁偷了店家一只鸡解馋从而双方起了冲突,时迁被捉,杨雄和石秀等上梁山去搬救兵,梁山好汉三打祝家庄,扈三娘在战斗中被林冲阵前活捉押回梁山大寨,扈家被黑厮李逵灭门。
梁山和祝家庄的矛盾,从一开始就是源于江湖黑恶势力“借粮”和大户地主武装“抵抗”。时迁偷鸡也好,祝家庄抓时迁也罢,其实都只是小事,充其量也就是个导火索。 利益之争,争抢战略物资,决定和导致了以晁盖黑三为首的梁山强盗和以祝家庄为首的地方地主武装必有一场生死决战。
事后也证明梁山军事集团攻打祝家庄决策的英明:梁山基本上完成了事前的战略目标,扫平了以祝家庄为首的独龙岗地主武装势力,抢劫了巨大的财富(祝家庄光粮食就有50万石,李逵杀人灭门劫了扈家庄抢夺了财产回山,李应被迫上山,李家庄的巨额财产也就顺理成章地归了梁山)。同时还扩充了梁山的实力:以孙立为首的登州派系是主动投靠的,而李应、杜兴、扈三娘则是因为被胁迫。不管怎样,梁山组织的头领一下子增加了11人扩充到60人,势力进一步壮大。
因此,三打祝家庄,本质上就是梁山军事团体基于战略目的,打着救人的幌子而发动的重大战役。
“此间独龙冈前面有三座山冈,列着三个村坊:中间是祝家庄,西边是扈家庄,东边是李家庄。这三处庄上,三村里算来总有一二万军马人等。……西边有个扈家庄,庄主扈太公,有个儿子唤做飞天虎扈成,也十分了得。惟有一个女儿最英雄,名唤一丈青扈三娘,使两口日月双刀,马上如法了得。这三村结下生死誓愿,同心共意,但有吉凶,递相救应。惟恐梁山泊好汉过来借粮,因此三村准备下抵敌他。”(《水浒》四十七回,杜兴语)
不同于李家庄庄主李应的首鼠两端,作为盟友,闻知祝家庄有难,扈家庄派出了支援力量。扈三娘等人带兵支援祝家庄,却被“豹子头”林冲所擒获,从此就稀里糊涂的上了梁山:被宋江收做义妹(这叫附逆,断了扈三娘的回头之路),又被宋江指婚嫁给了“矮脚虎”王英,最后成为了梁山好汉中的一员女将。
她的家人为了救她,背盟毁约,捉祝彪解送梁山去换人,半道上被李逵截杀并反杀到扈家庄,血屠扈家庄,灭了扈家的门(扈三娘兄长扈成逃脱)。
李逵血屠扈家庄,会否是宋江暗中授意的?各种迹象表明:这很有可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歼灭独龙冈军事集团的战略目的并实现战略利益的最大化。
江湖上的事啊,无非就是贪嗔痴三个字。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
年少看水浒很容易效仿头脑发热的江湖义气,长大再看时才能看明白,水浒中有的不仅是江湖义气,还有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人人性幽微,善恶并存,即使一个追求无私的人,也会有私心,梁山好汉也有不为人知的晦涩阴暗面,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作为贼头,黑三宋江算是首当其冲,君不见为达到目的,为了他一己之私,有多少英雄好汉毁在了他的手里。
宋江之腹黑,非常人可及。为了邀“霹雳火”秦明上山,他“叫小卒似总管模样的,穿了总管的衣甲头盔,骑着马直奔青州城下,杀人放火,绝了归路念头”。宋江这一计究竟有多狠?“原来旧有数百人家,却都被火烧做白地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烧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结果:不仅无辜百姓受殃,秦明的一家老小,也因被宋江嫁祸受到牵累,最后被官府尽数连坐问斩。
江湖上讲究的就是人情世故,趋吉避凶。
有时,即使恨不得将对方千刀万剐,也只能强行忍住心中滔天恨意,与仇人死敌维持表面上的一团和气,称兄道弟推杯换盏。否则你无法在江湖上立足,而无法立足的后果就只有一个字:死。
作为梁山俘虏,作为一个美貌女子,如果不听贼头安排,她的下场可能会比死更可怕。江湖女子见惯生死,她比别人更了解江湖上有许多比死还可怕的卑鄙伎俩。
因此对于扈三娘鲜花插牛粪,与仇人为伍的疑问,似乎就有了答案:她的仇人都是江湖上的巨寇大盗,杀人不眨眼的江湖老手,凭借她自己的微薄之力不但难成大事,弄不好就是引火烧身!身似浮萍,只能随波逐流。与灭门的仇人共天,以好色贪财的矬子为夫,求扈三娘心中的阴影多大?风知道,雨知道,黑夜知道。
三、
“一入江湖深似海,从此山河皆路人。”
江湖是个大染缸,在摸爬滚打后,有些人就学会坑蒙拐骗,以暴制暴,甚至在杀戮匪气中迷失自我。
刀头舔血的日子里,一大堆人里,有几人会在心底牢牢记住了“讲究”这两个字?倒也没错,女人有时候反倒比较仗义,因为兄弟情义大部分时候是利益驱动情感,而女性的义无反顾则是来自于一往深情。
一.呼延灼带兵攻打梁山时,扈三娘打四阵,她用红棉套索提住呼延灼的副将彭玘。又与呼延灼交战多个回合,武艺赢得呼延灼的赞赏。
二.六十三回,梁山攻打北京,第三拨扈三娘为首,打出“女将—丈青”的旗号(引军红旗上,金书大字“女将一丈青”)。后来关胜议取梁山时,扈三娘又用红棉套素捉得大刀关胜的副将郝思文。
三.打东平府时,扈三娘和孙二娘一同捉住了董平,交给宋江。四.征辽时,扈三娘与辽国天寿公主答里孛交战,两个打成一团,王英趁机将答里孛活捉(八十九回)。
五.征方腊阶段,扈三娘仍然常与王英一同作战,有活捉“江南十二神”中的“吊客神”范畴以及“杭州二十四将”之一温克让的战绩。
列位,扈三娘手下败将,都是被活捉而无当场血溅沙场丢了性命。这足见扈三娘宅心仁厚:不以杀人为目的。她四处征战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梁山不留无用之人。她的一切努力,只有一个目的:活着。
扈三娘无言的人生结局,错在当时的朝廷无能、黑暗、导到天下百姓生活民不聊生:秩序纲常混乱,社会道德沦丧。错在当时的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同时也证实了一件事情:不管是在朝廷,还是在梁山泊都需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否则你只有被人家牵着走的份,如果没有靠山贵人,将会寸步难行。
世事如棋,一步错,步步皆错。扈三娘,卿本佳人,卿本佳人啊!你完全可以像个普通人家的女孩,有美满的家庭,相夫教子,不用去体会生活的艰辛和磨难,不用去和那肮脏的现实做斗争,只需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小日子。如果……总是造化弄人,世间无“如果”这种果子!
一抹莫名伤感,掠过我的心头。
宁为太平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