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纪念馆里缅怀先生
文/刘玉伟
2023年4月18日下午,我们来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常兴镇的扶眉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1987年12月到1988年2月,我和工务段的同事在宝鸡市的眉县、武功县和岐山县招工时,也曾经来过这里,那时候叫扶眉战役烈士陵园,因为离常兴火车站比较近,我就抽空来这里瞻仰了一次。2017年9月,这里重新维修改造后,更名为扶眉战役纪念馆。

扶眉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西北战场上国共双方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战果最辉煌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次战役全歼胡宗南集团主力1个兵团部、4个军部、8个整师另3个整团,共计歼敌4.4万人,收复和解放了扶风、眉县、岐山、宝鸡等9座县城及广大乡村,为解放大西北和大西南奠定了基础。在这场战役中,我军也英勇牺牲了3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

那天旅游大巴车经过陇海铁路隧洞,通往纪念馆的是一条宽阔的大道,道路两边绿树成荫,树下也都开满了蓝色的花朵。我们走下大巴车,放眼望去,占地86亩的纪念馆,前面的广场宽阔明亮,整个纪念馆庄重大气宏伟。纪念馆由纪念广场、纪念碑、战役纪念馆、烈士墓园、参观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6部分组成,建筑面积3300多平方米。

扶眉战役纪念馆已经成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扶眉战役纪念馆也是陕西省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示范基地,陕西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陕西省党史教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陕西省红领巾实践教育基地。我们在里面参观时,就有很多中学生正在里面参观学习,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认真地听着讲解员的讲解,许多孩子的眼睛里都有泪水在闪动。
我们走进纪念馆后,先是抬头仰望那高入云端的纪念碑,纪念碑总高度为23.57米,碑身高度为19.49米,寓意着扶眉战役于1949年胜利告捷。纪念碑正面镌刻着习仲勋1986年题写的“扶眉战役烈士纪念碑”九个大字。庄严雄伟的纪念碑在这蓝天白云下,在这灿烂的阳光下更加绚丽多姿,更加熠熠生辉。

我们站在习仲勋、彭德怀、贺龙、赵寿山、张宗逊等第一野战军和西北军区首长那高大的雕像前,更加缅怀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作出杰出贡献的革命先辈们,更加缅怀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们。在大道两边青翠的松柏树下,第一野战军兵团首长王震、许光达、王世泰、周士第、杨得志、李志民等人的雕像,也吸引不少人在那里瞻仰和拍照留念。两边的草坪里有几架军用战斗机、几辆军用坦克和几门军用大炮,我们也纷纷过去,和它们来一个近距离的接触。

我们走在纪念馆的展厅里,那一件件文物,那一张张老照片,那一组组雕像都让我们难忘和感动。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就是为了让我们还有我们的下一代生活过得更幸福吗?尤其是那一张战士们赤身裸体,身上背着枪弹过河去打仗的照片,让我忍不住地热泪盈眶。他们为了谁?他们不就是为了全中国的解放,为了全中国的劳苦大众都能过上好日子。

我们站在烈士墓园里,又一次忍不住地泪流满面。在扶眉战役中英勇牺牲了3000余名解放军指战员,其中1000余人为无名烈士,烈士墓区里共安葬着2160名英烈的忠骨,他们中的大多数还都是二十左右的年轻人。我在想他们如果能活到新中国成立,他们也会娶妻生子,他们也会儿孙满堂,他们也会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但是,他们早早地就为国捐躯,早早地就把满腔热血洒在了祖国的土地上。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扶眉战役烈士永垂不朽!
刘玉伟,2023年4月26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