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捧霞光飞彩梦
庞进
而立之年的时候,我写了一首题为《三十岁》的诗,发表在《西安晚报》上。曰:“三十岁是一根绷紧了的弦 / 三十岁是一张饱满的帆 / 三十岁是一支锋利的剑 / 三十岁是一株挺立的杉 / 三十岁一切刚开始 / 三十岁一步一重天”。

今天,写这篇文章时,我让当下流行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将这首诗评了一下。其评曰:“这是一首描述三十岁生日的诗歌。整首诗充满了青春、活力、自信和决心。作者用绷紧的弦、饱满的帆、锋利的剑和挺立的杉,形象地表达出三十岁时的精神状态和人生态度。”
花甲之年生日时,我在自媒体上发表了一段话:“今天对本人而言,是需要感恩父母、感激亲友关怀支持,感谢身体各器官敬业、安全运行六十整年的日子。撰发《终极关怀与宇宙力、灵魂力、龙》一文,以为标记和继续健行之励。”
在这篇文章中,我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宇宙力是宇宙所有能量的综合,是世界本原、世象总根、究极存在、最高的形而上。龙是中华先民对宇宙力的感悟、认知、神化,是灵魂力与宇宙力之间的中介。龙具有将人的灵魂力接纳、承载、中介,冲决地球框限,即冲决地球引力和大气层压力构成的框限,到外空间与宇宙力汇合的功能。人的灵魂力若成为宇宙力的组成部分,就会随着宇宙力运行化转,遇到适合人类生存的时空、星体,便可再化转为新的生命,从而实现永恒和不朽。人都有灵魂,有灵魂就有灵魂力。只要灵魂力足够强健,达到能够与龙“同频共振”的程度,龙就有可能将其灵魂力接纳、承载、中介至外空间。于是,强健灵魂力就成为人类抵达至高境界,即解决终极问题的必要条件。而强健灵魂力,就要在坚定信力、正用慧力、修行德力三个方面下功夫。——我的这个说法,可谓为人类解决终极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选择。
今天凌晨梦醒,看手机朋友圈一网友发的一段题为“君莫舞,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的视频,说宇航员们在遥远的外太空看地球,大都会产生“压倒性的负面情绪”即“巨大的悲伤感”。为什么呢?因为在浩瀚无限的宇宙中,地球只是一个极其渺小且孤独的“黯淡的蓝点”,而这个“蓝点”迟早要毁灭,人类只不过是“那一缕阳光中停留过的微尘”,当大限到来时,人类的所有名利、功过、争执与分歧都烟消而云散。

这使我想到了佛陀在菩提树下悟到的“缘起性空”。上述视频所表达的,属于“性空”。的确,以宇宙的视界看,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都是刹那生灭的存在,地球、人类不过是微尘一闪而已。然而,还有“缘起”,即种种因缘使我们活了这么一个时间段。“性空”是无限,“缘起”是有限。无限,我们决定不了;有限,我们却可以活得有感有情、有思有愿、有趣有味。那么,我若是宇航员,到了外太空后,我会有“巨大的悲伤感”吗?我想我不会有,即使有,也会很短暂。因为我明白:再悲伤、再忧怨、再凄凄惨惨凄凄、再乌云翻滚,有限人类依然人类有限,浩瀚宇宙依然宇宙浩瀚,况且地球还远未到毁灭的时候。既然如此,如此既然,我何不因幸运地活了这么一段,而感恩宇宙、珍惜缘起、把握当下,活得襟怀坦荡、高兴快乐、阳光灿烂呢?
几十年来,我不能说没有悲伤忧戚之时,但大多数时光,我都可以说是以上述心态面对生活、面对世界,把能做的、当做的事,尽心尽力地做到自己的最好、做到别人做不到,从而幸感满满、趣乐多多。比如最近做的几件事,就让我愉快有加:
一是应约撰成了论文《铜梁龙与中华龙的渊源研究》,铜梁方面要求写八千到一万字,我写了两万多字。此文考察、析理了铜梁龙与中华龙的关系,认为铜梁龙的奠基、萌发、成长、昌荣四个阶段,分别与中华龙的成型期、强盛期、延展期、复兴期相对应、相契合。铜梁龙参与、助力、见证、标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是我任主编并主写、多位学者参与、出版社投入强将精兵、悉心打造多年的达一百万字的《中华龙文化》(分上中下三卷)一书到了接近付梓阶段,出版社发来为该书设计的封面,以紫红色为底色——在中国传统里,紫红色是尊贵的颜色,所谓“紫气东来”,且用了我的一个比较洒脱、大气的书法龙字。
三是完成了《创造论》一书的润色、修订。此书从哲学的高度考察创造现象,是我的多有发现的第一部理论著作,撰写、出版于上世纪90年代。尽管过去了几十年,依然觉得有再版的价值。恰逢功能强大的ChatGPT面世,于是想到请ChatGPT翻译,出一个中英文对照版的《创造论》,作为本人文集的第一部。这是一件与时俱进的工程,令我颇有创造感、喜悦感。
好了,打住,权以本人的一首《七绝·时雨》为结:“甘霖扑面洗瞳睛,走雾行云漫步轻。一捧霞光飞彩梦,风铎悦耳倍惜生。”

(2023年4月26日于加拿大枫华阁。景观图采自网络)
作者简介:庞进 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www.loongfeng.org)主编,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先后求学于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哲学学士、文学硕士。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出版《创造论》《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龙情凤韵》等著作三十多种,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pang_j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