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代宗师甑山先生
文‖吴雷
张甑山(1520-1593),实名张绪,字文纶,亦名丹,湖北汉川人。因古时汉川称甑山,故以甑山为号。
张绪原名刘燧,系邑人刘大本之养子,张绪师从明代大儒邹守益,研习“陆王心学”,属泰州学派。
张绪属大明嘉靖十九年庚子科进士,与首辅张居正(1525-1582)有同乡同科之谊,历任桐城教谕、繁昌教谕、德清县令、南监博士、户部员外郎等职。明正德年间与邹守益讲学问津书院,并同郭庆主持书院祭祀大典。
需要浓墨重彩渲染的是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桐城学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据统计遍及全国19个省(市)计达1211人,传世作品2000余种,主盟明清两代文坛数百年。而学派鼻祖方学渐(1539-1615)在桐城北门开设的桐川会馆里供奉的即是孔子、张绪、何唐三位开山祖师的牌位。因张绪在桐城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为之后的桐城学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才拥有其殊荣!
1582年,由于首辅张居正病逝,张绪被朝廷内别有用心之人诬为党羽,终以布衣告老还乡,但其继续讲学,桃李乡邻。
1593年,一代宗师张甑山溘然长逝,归葬于家乡,其后学萧云际、焦竑、太守沈鈇介庵、李若愚等一大批文人皆纷纷为其立碑著书传以示恭敬。
附录:
张绪,汉川人,字无意,别号甑山(汉川别称),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五年(1520年),卒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是年,其弟子方学渐在桐城北门建桐川会馆,结社讲学。会馆供奉孔子、张绪、何唐牌位。他与张居正有同年同乡之谊,张居正死后,被诬为张居正党羽,遭解职。在湖北督学的支持下,张绪取府县高第诸生,北面听讲,一时间,“冠带环门如堵”。张绪属泰州学派,学衍良知宗旨,与耿氏兄弟出入议论。张绪讲学非常有感染力,开示后进,晓譬多方,必期人悟而止。他讲:“为学,学为人也。为人须求为真人,毋为假人。”在这番话的感染下,繁昌农夫夏廷美也拜师求学了。
【责任编辑 胡采云】


吴雷简介:
吴雷,男,七零后;始终以一颗求知的心致力于荆楚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