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陈均明,广东台山人,从事绿化苗木种植,喜欢品茶,摄影爱好者,好读书,不求甚解。

说说南蛇簕
图文/陈明
今日晚饭后出田野边散步,发现了一样好东西,扛板归。扛板归又叫犁头草,别名蛇倒退,因为满身细刺,蛇见了都得退走而不敢贸然穿行而过,据说治“蛇”非常灵验。

讲起治“蛇”,珠三角地区大多数的乡村群众会首选南蛇簕。改革开放前,甚至九十年代之前,南蛇簕可能村村都长有,但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开山辟地越来越多,处于村外或后山的南蛇簕是日见其少了,现在想找一丛,可能要穿村跨乡。

小时认识南蛇簕,不是其白色花穗的繁大与洁白,也不是其茎叶的粗大与多刺,而是缘于它又黑又硬的椭圆形种仁。为什么会认识它们?因为很多小伙伴拿它们来玩一种游戏,名字“猪仔阉春”,具体玩法已忘得只剩下一个“田字格”(大学时期忆写了不少少年时的游戏,那时印象还很清晰,如挂在眼前),但永远难忘的是,它们被调皮的小伙伴磨得火烫,来烫人手背,那感觉真像被烧红的烙铁骤然烫点,会惊跳起或弹开的!

学会了这一小阴招,有时也会整蛊一下小弟弟小妹妹们。记得有一次在簕丛下寻找果仁,不小心被卡住裤子,拖撕开一条口来,大腿表皮也起了一线的红肿。玩到大家都识穿这个小阴招,就无兴趣继续了。但是,那个游戏却持续好几年,因为需要斗智力与记性,有些少挑战性。

有一年,听妈妈说外婆生“蛇”,要找南蛇簕,自然而然的他们就说到村口那一丛,我那时才知,这种全身是刺且攀霸一方的家伙竟有如此强大的功效,据说生“蛇”后,不及时治疗,一旦缠腰而闭合,人就有生命危险了。后来陆续听到人们说起它来,无一不与治“蛇”有关,就确信它们的灵验了。

南蛇簕的花,其实挺抢眼,以前不懂欣赏,现在见到会望多几眼。上两周回乡下途中,发现路边有一丛,虽然长势不强攀霸面积不大,但繁花如素、朵朵伸挂,着实漂亮呢,如不是带着任务——载老妈去拜神——就停车拍几张照片才走。近期天气阴凉,应该还没谢花,后续回乡下会有机会拍到它们的!

开辟一块山岗地,尝试种植,是否可行呢?
后记:4月28日下午赶回乡下,想看看南蛇簕是否还有花,可惜的是,已全部谢花结了果,有些果夹都已开始转黄了,过个月左右就成熟。
注:
1.图片1、3、5为扛板归;
2.图片2、4、6为南蛇簕。
2023年4月28日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中小学生写作園地简介:
中小学生写作园地、是我艺术社培训未来作家诗人的重要园地。
我们实行一免费二修改三发表的辅导方法:为国内国外华人子弟服务。
我们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辅导方法新颖,深受国内国外华人家长和学生欢迎。
请投稿:
微信号:R6049931328 许先生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机构:
精武会驻文艺中心副会长:李剑昌
顾问:
许湛荣、伍蓬莱
主任:林敬照
副主任:伍国胜 梁少华
常务理事:林敬照 伍国胜 梁少华
刘质坚 陈绮娜
理事:梅如柏 周慧君 陈泉声
魏台平 甄春花
秘书长:林敬照(兼)
财务:伍国胜(兼)梁少华(兼)

主编:许湛荣
副主编:冯艺儒
执行编辑:陈绮娜
责任编辑: 甄春花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与您相约
投稿微信:R6049931328
领取稿费:Chen18128290208

请点击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投稿须知:
作品:原创首发+照片+自我介绍(文责自负)
音乐: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作者与网络(侵删)
平台赞赏费用即为稿费,其中50%归作者所有(赞赏低于十元和一周后的稿费不发放,维持平台基本运营)。凡在《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平台》发表过的优秀作品,本社将向各地报刊、杂志等纸媒推荐,并定期整理成文集出版。
敬请各位可爱的人儿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版面设计:陈绮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