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城交响曲》有感
文/薛文惠
优秀的作品来自厚重的生活。读刘克勤先生的《古城交响曲》使我非常震憾。
在浮躁的氛围中,能有文化人静下心来,深入人民群众之中,深入观察生活,体念人民的感情,提振自己的思考,写出这样有生活气息的作品实属难得和不易,不由使人对作者刮目相看。
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创作思想和创作路线去衡量刘克勤先生的这篇作品,有如下感慨:
一、以真实的社会视角,揭示矛盾,反映社会现实,发挥正能量。好的文学作品不掩饰矛盾,敢于揭示人物之间的碰撞,思维差异和激烈斗争。作者刻画的吴贵生这一形象可以说是集各种矛盾于一身,使作品有一种立体感。这个人物刻画成功了,这篇作品就成功了。这个人物来自生活的真实,他的原形是写过好几本书的韩城作家吴满贵。为什么作者却吴贵生之名出现?因为作者把好多人的事迹集吴贵生一人去描写,这样使人物形象更丰滿,更真实,更有感染力。
吴贵生看不起三狗,见不得他不务正业胡搅蛮缠的行为,必然二人产生矛盾,这是正派与邪恶的矛盾。吴贵生家庭内部的矛盾,他对拆迁的抵触与政府的矛盾。吴贵生支持钉子户老杨与拆迁单位对抗,憎恨工作人员的飞扬拔扈,同情同病相连的弱势市民......。他的善良、公正、有情有意反映了中国底层人民的心境,当他看到大格局的成功,政府搞拆迁的美好前景时,他立即意识到自己站位太低,没有儿子的政治敏锐,加之好友老楊现实认识对拆迁思想的转变,这位正直的市民立即和人民政府成了一个立场。
作者一支笔,提出矛盾,激化矛盾到最后解决矛盾,整个行文自然流畅,使人感到有情有义,也显示了中国底层人民的可爱和大局意识的回归。把人物放在深刻矛盾中刻画,这就是文学的特点和魅力。
二、文学作品是用形象说话的。人物形象刻画好了作品就成功了。本文出现的人物形象各异,性格显明,挖掘到了人物内心深层次的东西。老杨反对拆迁被人搧了耳光,他要找回尊严,强烈上诉,还找好友吴贵生求得感情共鸣和支持,当他看到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房子夷为平地时心肺俱裂,跪在废墟上呼天嚎地,使拆迁和反拆迁的矛盾上升到颠峰时刻。这就为他后来住进高楼大厦享受现代市民的生活埋下了伏笔。老杨的形象,吴贵生的形象,吴贵生儿子、女儿的形象,胜娃、三狗的形象均是栩栩如生的形象。刻画形象是文学的责任,谁刻画的深刻细腻谁就进入文学的奥壤。
刘克勤先生的这篇作品,应该归为小说范畴,它的背景是夏阳,人物名子皆虚构,人物事迹集成而来。但它给读者的感觉太真实了,似乎是一篇真实的散文。文学作品来自真实的生活,但高于生活。真实的感觉效果才是文学的真正成功。
这样真实地深入生活,观察底层,揭示生活的本来面目的作品太少了!一位中年文学爱好者,从写歌词到写出有厚度的文学作品値得祝贺与鼓励!

薛文惠,韩城市桑树坪镇人,1937年出生。高中毕业,曾任过民办教师,后一直从事农耕。著有传记文学《山魂》,《塞外游子》,《燃尽的蜡烛》等著作。现为中华诗词、陕西作协、陕西楹联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