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唯有身陷绝境,方晓知己亲情。
在羊角哀与左伯桃之间,他们面对漫天白雪之时,彼此又都会如何选择呢?是舍生取义,还是抛弃同伴于野外呢?
左伯桃舍生取义
这一日,二人冒着风雪行过歧阳(今湖南),见一樵夫,遂问道:“前路可好走?”樵夫说:“从此去百余里,并无人烟,尽是荒山野岭,狼虎成群,你们还是回去吧!”
伯桃与角哀曰:“贤弟心下如何?”角哀曰:“自古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如今好不容易到了这里,岂有回去之理?”
二人又继续前行,由于方圆百里渺无人烟,晚上二人只得寻一古墓,夜宿其中,但依然是衣衫单薄,寒风透骨。次日,雪越下得更紧了,漫山遍野只见白茫茫一片。
左伯桃体弱难支,加之饥寒交迫,不能抵抗。曰:“我想此去百余里,绝无人家,行粮不敷,衣单食缺。若一人独往,尚可到得楚国,若二人共去,纵然不冻死,也会饿死于途中,与草木同朽,何益之有?”
我身上衣服脱与贤弟穿了,贤弟可独拿此粮,继续前行。我实在走不动了,宁愿死于此地。待贤弟见了楚王,必当重用,那时再来葬我未迟。”
角哀闻言,曰:“大哥这是什么话?我二人虽非一父母所生,但义气过于骨肉。我怎么能抛弃兄长而独自前往呢?”于是扶着左伯桃继续前行。行不到十里,左伯桃回头观看,曰:“风雪越来越大,还如何前行?先在道旁寻个歇处吧”。
搜寻之下,见路旁有一株枯桑可以避雪。由于那枯桑下只能容得一人,羊角哀扶左伯桃先入树坐下。伯桃让角哀去寻些枯枝,然后敲石取火,以御寒气。
待羊角哀取柴回来,只见左伯桃已经脱得全身赤裸,而浑身衣物则堆做一堆。羊角哀大惊,曰:“大哥这是何意?”左伯桃曰:“吾寻思无计,贤弟勿自误了,速穿此衣服,负粮前去,我只在此守死,待弟功成之后回来葬我也”
羊角哀抱着左伯桃大哭,道:“我二人死生同处,安能分离?”左伯桃曰:“若我饿死,白骨谁埋?”羊角哀曰:“若如此,弟情愿解衣与兄穿了,兄可带粮去,弟宁死于此!”
左伯桃说:“我体弱多病,贤弟少壮,比我强甚,更兼胸中之学,我所不及,若见楚君,必为显宦。我死何足道哉。弟勿久滞,可宜速往。”
角哀曰:“令兄饿死桑中,弟独取功名,此大不义之人也,吾不为之!”
伯桃曰:“我自离积石山,至弟家中,一见如故。知弟智计过人,故劝贤弟随同入楚。而今不幸被风雪所阻,此我命数当此。若使弟亦亡于此,我就是罪人了。”言罢,但见左伯桃神色己变,四肢厥冷,竟已瘫痪。
羊角哀寻思:“我若久恋于此,必被冻死,死后谁又能葬我兄?”于是羊角哀在雪中拜别兄长而哭曰:“不肖弟此去,望兄阴力相助。但得微名,必当厚葬兄长。”羊角哀拜罢,毅然取走衣粮,涕泣而去。左伯桃则冻死于桑中。
后人有诗赞曰:
严冬雪覆地,凄冷寒冰始。
柳絮漫天穹,霜花压桃李。
衣单鞋履稀,食少人烟死。
可惜宇无情,饥虚步何起。

伯桃厚葬起祸端
那一日,羊角哀顶着漫天风雪,半饥半饱地来到楚国,问人曰:“听说楚王招纳贤士,现在怎么才能去报名呢?”
当地人说:“宫门外设有一宾馆,那里有上大夫裴仲亲迎天下之士。”羊角哀寻路而去,当时上大夫裴仲正值下车,羊角哀连忙躬身行礼,说明来意。
裴仲低头一看,见羊角哀虽然衣衫褴褛,但举手投足间器宇不凡,于是慌忙答礼,问道:“贤士从哪里来?”羊角哀曰:“小生姓羊,名角哀,雍州人也。闻上国招贤,特来归投。”
裴仲便将羊角哀安排至宾馆,给予酒食招待。至次日,裴仲到馆中探望,说话间试探羊角哀学问。羊角哀百问百答,谈论如流。裴仲遂大喜,将羊角哀之事入奏于楚元王。
楚元王听闻后,当即召见羊角哀,且询富国强兵之策,看羊角哀谋略如何。
羊角哀面对楚元王,毫不拘谨,侃侃而谈,立刻说出十条计策,而且每条都是眼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楚元王大喜!设御宴以厚待羊角哀,并拜羊角哀为中大夫,赐黄金百两,彩段百匹。
角哀虽获得楚王赏赐,心中仍是不忘义兄左伯桃之谊,心中怏怏,后人有一首《夜游宫》词为证:
“莫问初时怎样,只盼望、去朝楚壤。暴雪风霜任其浪。遇知己、结兄弟,双双漾。
怎奈风霜降,食物少、弟兄相让。待等回归楚朝上。卖学识,献策略,楚王爽。”
羊角哀获得赏赐后,非但没有喜悦,反而痛哭流涕。楚元王大惊,问曰:“卿痛哭者为何?”
羊角哀遂说出结拜兄弟左伯桃之谊,如何脱衣送粮,成全自己走至楚国。楚元王听后,大为感动,身边大臣亦为痛惜。楚元王曰:“你现在想怎么办呢?”
羊角哀说:“臣想请假一段时间,找回兄长遗体将其厚葬,然后再来侍奉大王。楚元王念及羊角哀为兄心切,于是封已故左伯桃为上大夫,厚赐葬资,并差人跟随羊角哀一同前去厚葬左伯桃。
没想到,羊角哀的这一去,竟然平白无故惹起了一场风波。
羊角哀拜谢楚元王后,直奔左伯桃身故之处。当走到那一株枯桑前,只见左伯桃死尸尚在,容貌犹如生前一般。

当时众人,用香汤为左伯桃沐浴,为之更换上大夫衣冠。棺材置有内棺外椁,坟地周围栽上松柏,离坟十几步外建灵堂。
塑左伯桃仪容,立华表,柱上建牌额,最后并在墙侧盖一间瓦屋,令人看守。待一切事宜安排妥当,羊角哀开始为左伯桃哭丧,一时间哭泣甚切,乡老从人,无不泪下。
祭罢,众人各自散去。羊角哀在夜里点烛灯独坐,感叹不己。忽然,一阵阴风飒飒,烛灭复明。角哀视之,见一人于灯影中,或进或退,隐隐有哭声。角哀叱曰:“何人也?竟敢夜间吓人!”
其人不言,羊角哀遂起而视之,定睛一看,乃是兄长左伯桃也。羊角哀大惊问曰:“兄长阴灵不散,今来见弟,不知为何?”
左伯桃说:“感念贤弟记情,初登仕路,奏请葬吾,更赠重爵,并棺椁衣衾之美,凡事十全。但坟地与荆轲墓相近,此人在世时,为刺秦王不中被戮,高渐离以其尸葬于此处,神威极猛。
每夜仗剑来骂吾曰:”‘道汝是冻死饿杀之人,安敢建坟居吾上肩,夺吾风水?若不迁移他处,吾发墓取尸,掷之荒野!’有此危难,特告贤弟。望改葬于他处,以免此祸。”
左伯桃话毕,忽然一阵风起,转眼不见。而羊角哀在灵堂中,突然惊醒,起身细看,原来是南柯一梦。但是羊角哀心中不甚安稳,遂等到天明,再唤乡老问道:“此处有坟相近否?”
乡老曰:“松阴林中有荆轲墓,就在左伯桃坟前!”
羊角哀听闻后,疑惑地说:“荆轲当初刺杀秦王,不成被杀,为何他的坟墓会在此处?”乡老说:“高渐离乃是本地人,得知荆轲被害,尸弃荒野。高渐离于是偷来荆轲尸体,葬于此地。又在此处时常显灵。士人于是建荆轲庙于此,四季供奉,以求福利。”
羊角哀闻言,尽知兄长托梦为真。于是带领随从,怒奔荆轲庙,指其神像骂道:“汝乃燕邦一匹夫,受燕太子奉养,名姬重宝,尽汝受用。不思良策以副重托,入秦行刺,丧身误国。却来此处惊惑乡民,而求祭祀!吾兄左伯桃,当代名儒,仁义廉洁之士,汝安敢逼之?

再如此,吾当毁尔庙,而发尔冢,永绝汝之根本!”骂完后,羊角哀又来到左伯桃墓前说道:“如果荆轲今夜再来骚扰兄长,你就给我说!”
之后,羊角哀回到灵堂,夜里秉烛而待。是夜兄长左伯桃又哽咽而来,告说:“感谢贤弟为我挺身,但是荆轲随从众多,愿贤弟再为我多结草人,以彩为衣,手执器械,焚于墓前。我如果得到他们相助,可以使荆轲不敢再来侵害我。”
言罢不见。羊角哀于是又连夜使人束草为人,以彩为衣,各执刀枪器械,建数十于墓侧,以火焚之。再告兄长:“如若无事,望来言告。”
羊角哀回到灵堂后,夜深又闻屋外风雨之声,如人战斗。羊角哀连忙出门查看,只见兄长左伯桃奔走而来,言曰:“弟所焚之人,不得其用。荆轲又有高渐离相助,不久吾尸必出墓矣。望贤弟早与迁移他处殡葬,免受此祸。”
羊角哀怒道:“此人安敢如此欺凌吾兄,弟当力助以除之!”
左伯桃说:“贤弟你是阳人,我是阴鬼,阳人虽然勇猛,但是尘世相隔,你又怎么能帮助我呢?”
角哀曰:“兄长且去,小弟来日自有办法。”
次日,羊角哀再到荆轲庙中大骂,打毁神像。且欲取火焚庙,结果乡老数人,苦苦哀求:“此乃一村香火,若触犯之,恐贻祸于百姓。”须舆之间,土人也都陆续赶来,相互哀求。羊角哀最后拗不过,只得作罢。
羊角哀回到灵堂后,没有停歇,而是立即修一道表章,上谢楚王说:“昔日伯桃兄并粮与臣,因此得活,助我至楚,得遇圣聪,重蒙厚爵,平生足矣,容臣后世尽心图报!”
再来到伯桃墓侧,恸哭一场。
并与随从说:“我兄长被荆轲强魂所逼,去往无门,我不能忍。想要焚庙掘坟,又恐惹土人不满。现在我宁死做泉下之鬼,帮助吾兄,战荆轲强魂。你们随后可将我尸体葬于此墓之右,我要与兄长生死共赴,以报并粮助衣之恩!”
言罢,羊角哀抽出佩剑,当即自刎而死。随从救之不及,于是连忙将羊角哀整衣殡殓,埋于伯桃墓侧。
角哀立志与兄复仇,以死而追随兄长,后人有诗赞其重情,曰:
凌弱称强耍尽狂,群欺左伯冻饥亡。
角哀誓死随兄长,万古豪名义气香。

是夜二更,风雨大作,雷电交加,喊杀之声,震闻数十里。清晓视之,荆轲墓上,震烈如发,白骨散于墓前。墓边松柏,和根拔起。庙中忽然起火,烧做白地。
乡中父老大惊,纷纷前往羊、左二人墓前,焚香展拜。随从则回楚国,将此事上奏楚元王。
楚元王感其义重,当下命令官人前往墓前祭奠。并修庙享祭,封为神祇,以佑一方平安,风调雨顺,春秋二季奉祀!
羊角哀舍身取义,以死报答兄长并粮助衣之恩,事虽愚蠢,却显示了结义真情,后人有诗赞曰:
红尘撮土友情张,谋面知音奉月光
不恋升官变心态,始怀结义做忠良。
荆轲恃势欺兄魄,羊角忘生守墓旁。
刎颈耳余刀弩见,伯桃助弟万年芳。

暴雪纷飞野露寒,衣单食少宿荒山。寒冷清霜人烟绝,墓中眠。
犹恨天公无义念,仁兄尽义把吾全。为报荆轲欺辱甚,助兄安。

写在后面:
经济时代,见钱眼开者比比皆是,为了钱才互相倾轧,亲情,友情,同胞情成为笑话,故事的主人公完全可以迁兄墓以避祸,今天人看来,可能认为羊角哀太过迂腐。当你读了本文后,会有啥想法,评论区留言讨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