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友们爱唱的歌很多,如让我说战友们最喜欢、最爱唱的歌应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主题歌“烽烟滚滚唱英雄”。这首原本是歌颂抗美援朝战争中那些为保家卫国、英勇献身的英雄们的赞歌,在战友们唱起来时,就赋予了它新的含义,焕发出新的活力。听那歌声,不管是南腔北调,还是音色欠佳,在他们的浅吟低唱中,你会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他们是用自己的真情大爱唱出了自己的一腔热血,托出了自己的一颗颗滚烫的红心。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一唱起这首歌,我的思绪就会随着那浑厚雄壮的音节起伏激荡。它让我想起从北京琉璃河开出的“闷罐火车”的轰鸣,想起战友们初离家乡,不断改变饮用水源,喝着那今天软、明天硬,今天咸、明天甜的水,谁都水土不服,谁的肚子都受不了,走一路,泻一路的情景。当军列在那荒郊野地暂停时,除那些老战士外,战友们成百上千地一起跑下军列,齐刷刷地全都蹲在那儿“蹿稀”!军列运行时,战友们在难忍肚子里咕咕的肠鸣声的情形下,把自己捆绑在车门把手上,人悬空地向车外一泻满肚子的黄水儿!
一唱起这首歌,我就会想起刚踏上越南国土的那个晚上,战友们行进的队列中,没有喧哗,没有嬉笑,你只能听见刷刷的脚步声,只能看见战友们相互的搀扶、相互抢夺背包、抢夺重武器的真情实意。你就会想到战友们汗水打透的衣裤、打湿的背包和战友们脚上磨起的水泡、血泡!
一唱起这首歌,我就会想起每日拂晓,天还没亮就响起的起床号,想起战友们在煤油灯昏暗微弱的灯光下,洗漱、整理内务的情景;想起那黑铁桶盛的稀饭、豆浆、油炸花生米、咸菜、茭头菜和窝头、馒头;想起战友们列队出工,在施工中那压肿的肩膀、砸伤的腿脚与人人手上都磨出的一层层厚厚的老茧儿。
一唱起这首歌,我就会想起在越北那浑浑莽莽的大山与原始森林中,战友们与天上的敌机斗,与地面的敌特斗,与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中的毒蛇、猛兽、蚊虫、小咬斗,与自己的心理承受极限斗的日日夜夜;想起敌机的轰鸣、轰炸和扫射,想起敌特的袭扰、破坏与看不见、摸不着的潜在危险,想起自然环境中那些可怕的动物、野兽、昆虫制造出的不知何时发生、也不知后果如何的种种意外事件,想起战友们所受的惊吓与伤害。
一唱起这首歌,我就会想起那些倒下的烈士,想起当年共和国统帅部作出的对参战部队所有行动严格保密的规定,与缘于这一规定,新闻媒体几十年的缺位与失声。烈士们默默无闻地倒下了,他们化作了小草、鲜花,化作了翠竹、大树,化作了他们身边的大山。54年了,国人很少到他们的墓地祭扫,伴随他们的是难以熟悉的异国的土地、难以沟通的异国语言和一些尚有良知的为他们守墓的异国百姓和以越南老街春宝姑娘为代表的代烈士亲人跨国代祭的越南公益青年。烈士们墓地长满了苔藓、杂草;他们的英名在中越文的翻译、传译、刻写中常常被弄错,人名不符,籍贯不清,出生年月不祥,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的英名正在被人们遗忘。作为他们的战友,面对这一切,我们总会是发自肺腑地大声疾呼:记住他们吧!他们是保家卫国、援越抗美的英雄!
我在想,在共和国成立74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的庆典时,新闻媒体能不能多给他们一些镜头、多给他们一些报道,向后人昭示他们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的英雄壮举!
一唱起这首歌,我就会扪心自问:谁是英雄?谁是好汉?我的战友他们大多没有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没有地位,没有学位,没有高薪,没有豪宅,没有灯红酒绿,没有美眉相伴,他们有的只是当兵的职责和做人的良善之心!援越抗美战争已成历史,阔别54年后我们再相聚时,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英俊伟岸的青春少年已变成满头白发、满脸皱纹、步履蹒跚的老翁了。回想当年,我们青春无悔,老来无憾。我们付出过,如老黄牛一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吃的是少油寡味的粗茶淡饭,奉献的是美丽的青春与一身的血汗。想过去、看眼前,总觉得当今的人们缺少些什么?有人说缺钱,是啊!作为社会的底层民众,谁不缺钱呢?有的青年人没有工作,有工作又下了岗,贫苦的百姓、农民工面对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疫情猖獗,谁能说他们不缺钱呢?当一些人们在各种各样的大小会议上慷慨陈词时,当一些媒体喉舌唱响圣歌,歌舞升平时,我们这些参战老兵只会从心中祈求、祈祷:人们面对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缺什么都行,但千万不能缺乏良知、良心和做人的底线!愿芸芸众生,特别是年轻人,能为国尽忠,为父母尽孝,为建设真正的和谐社会多出一把力!愿那些达官显贵,人民的公仆能一身正气,两袖情风,在你们不缺钱时,千万要恩济百姓,怜老惜贫,有情、有义、有德!对那些安葬在越南土地上的烈士,愿他们安息!让我们共同开辟心中的圣地,为他们树立起一座座永不泯灭的人心之碑!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