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奶奶顶
文/孟宝凤
前几天和小弟约好周六去登奶奶顶,并且相约无论如何不得失约,务必成行。 因为我老祖母和姑姑都与奶奶顶有不解之缘,所以这次登临奶奶顶,也是想了却心中一直放不下的牵挂和那深藏在心底里的思念。
奶奶顶又称小西天,位于邢台市西南45公里处,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道教名山和河北省第一批风景名胜区。因为老祖奶奶和姑姑的缘故,我更喜欢称小西天叫奶奶顶。我们一行六人,到达山脚时停车场已是人满为患,婶婶年纪大了决定在山下等我们,其他三个亲友打算坐滑车上去,我和小弟决定一步一步攀登上去。
在风景区入口处,有一座小山峰。这座山峰独立于山体之外,像一个端坐的僧人注视着来客,他神态安祥,神圣庄严,似乎在迎接游客的到来,这就是奶奶顶著名的迎客和尚。 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拾级而上,这个小山虽然海拔不高,但因为拔地而起,坡度陡峭,所以爬起来有些吃力,爬十几个台阶稍就要微喘几口气,小憩调整片刻,继续前行,一边登山,一边和小弟情不自禁地聊起了慈祥的老祖母。老祖母生前信佛,常焚香拜佛,最后无病无痛地自然离世老去,享年92岁。在她临终前那些日子,她总是唠唠叨叨反复说三件事:一是说她要和老爷爷一起去连赶三天庙会;二是常常拍打着我老姑说:“让卷昂(我父亲的小名)拉我回家,这里没我的房子,没有我的住处”;三是说她要往奶奶顶走了。开始大家都认为她老糊涂了,在说胡话,然而在老祖母去世后,前两件事都应验了。她的祭日正好和老爷爷、前老祖母三人的祭日紧挨着连起来正好三天,也恰恰就是邢台火神庙大会十月十七、十八、十九三天,众人都觉得吃惊。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下葬那天,由于大家族先人众多,挖开墓穴,挨着老爷爷的灵柩位置旁竞没有老祖母下葬的地方了,这事出乎意料,无奈只好把老祖母安葬到了坟茔一侧,这大概就是她说的没有房子住,一直嚷嚷着要我父亲拉她回家。后来,老姑、爷爷们一直商议把他们合葬到了一起。第三件事就是老祖母说她要走了,往奶奶顶去了。
许多年过去了,我们大约都把这件事忘了,也没人再提起,但我对老祖母的思念一直没断。我是老祖母第四代的第一个孩子,别看是个女孩,老祖母非常重视,我这名字也是老奶奶起的,而且不准更改,小姑姑说那时候好多女孩都叫什么霞或者红,喊起来都特别好听,她想让我叫苏霞,但老祖母坚决不同意。小时每年我生日那天她还要烧香拜佛,求佛保佑我健康平安,无病无灾。小叔叔比我大一岁,但在她心里也没那么重要的位置。老祖母是在我上高中时去世的,昏迷中一直念着我的名字勉强转动着脑袋找我,爸爸就赶紧跑到学校接我,我紧赶慢跑赶回家时,老祖母已奄奄一息,我呼喊着老奶奶声泪俱下,听到我的声音,她勉强地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这大概就是了了心里的念想,才安详地合上了眼睛。去年她几次托梦给我,几次梦境里她都说她在奶奶顶,于是我和家人才有了登临奶奶顶的心愿。 我们姐弟俩只顾聊天,不知不觉已走到了半山腰,峰回路转,突然发现我们走到了一处地势平坦的地段,而且身边也没看到上山的人,小弟赶忙上去问一位站在坡上的老大爷,是不是我们走错路了?老大爷笑呵呵地说:这段路平坦,被称作“快活半里”,所以人到这里走的都比较快,你就看不到其他人了。哦,我俩庆幸没走冤枉路,道完谢赶忙继续赶路。走过“快活半里”继续沿阶登山,台阶变得更加陡峭,每走一步都气喘嘘嘘,爬两三个台阶稍停一下,但却不敢懈怠,怕失去了向上的毅力。我们越向主峰挺进,道路越来越艰难,但只要一想到梦中老祖母就在这里久盼我们的到来,又增添了向上攀登的力量。
在接近奶奶顶主峰路上庙宇成群,香烟缭绕。穿过山门,是数百阶的石阶,石阶直上直下,我们好像是站在天梯上,头上脚下都是游人,左右两边分上下两路,登山下山的人流婉如两串飘动的彩带直挂天际,终于登上了奶奶顶主峰,在奶奶殿里虔诚跪拜,这一拜,了结了我们多年的心结,相信老祖母在天有灵一定能看到我们。不禁吟道:姐弟登神顶,一步一虔诚,老祖知我意,含笑拂春风。
奶奶殿右边侧殿是有名的姑姑殿,我对小弟说进去拜一拜吧,这是咱姑姑曾主事的大殿。弟说:姑姑家怎么在奶奶顶上主事?我说以前每年农历三月初五庙会前后,姑姑一家人便上山,在姑姑殿为前来的善男信女祈祷,并开火造饭,布施上山的香客,姑姑故去后,表哥表姐表弟他们在这里继续做了好多年的善事。
此时此刻,礼拜完毕,站在奶奶顶上,心情释然,极目四望,群峰叠翠,连绵逶迤,群山环抱,绿带缠绕,奶奶顶真是福山宝地呀!我的先人们在这佛家圣地陪伴圣君,迎八方来客,佑黎民百姓,功德无量。
抬步下山,一步一回头,遥望主峰,衷心祈愿:愿天下向善之人,心有所求都能如愿以偿,心善之路越走越宽,人生之路越走越好! 作者简介:孟宝凤,笔名一蓑烟雨,退休教师,曾发表过十几篇英语学术论文,爱好文学、摄影、旅游、写作和国画。只愿往后余生,随遇而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