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嘉鱼
作者:周葵
武昌上游之邑,湘湖要冲之区的嘉鱼,真是个好地方。它是首批对外开放区和长江经济带重要开发区,是蔬菜之乡,螃蟹之乡,鮰鱼之乡,黄金之乡,是湖北省绿化模范县。2023年4月17日受朋友邀请,到嘉鱼作客,虽时间不长,但嘉鱼的美好,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嘉鱼的美名有来头,她来源于《诗经。小雅。南有嘉鱼》,《南有嘉鱼》是一首描写水乡宴乐的诗篇:“南有嘉鱼,烝烝罩罩……南有嘉鱼,烝然汕汕。”“烝然”是众多的意思,“罩罩”“汕汕”皆是指鱼儿们在水中摇头摆尾地游动之貌。这两句诗是说,长江之南多的是鲜肥的鱼儿,成群的鱼儿在江水里游来游去。但“嘉鱼县”在南唐中宗李璟来嘉鱼游历之前,并不叫“嘉鱼”,而是叫“沙阳堡”。南唐保大11年(公元953年)南唐中宗李璟从京都江宁游历至“沙阳堡”。正巧有一渔翁在长江网了一条子午鱼,渔翁深知此鱼非同一般,就把它献给了皇帝。御厨精心烹调,鱼儿味道鲜美至极,中宗品尝了美味,连声称赞:“嘉鱼!嘉鱼!”于是就取《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义而赐县名。“沙阳堡”于是立马蝶变为“嘉鱼县”,迄今立县建制已1070多年矣。所以嘉鱼人称自己的县为“诗经嘉鱼”,是确有其事,绝非空穴来风。
嘉鱼确实“嘉”,她的“嘉”体现是多方面的。她是全国文明城,全国平安城,全国卫生城。嘉鱼真的很干净,大街小巷,旮旮旯旯,沟沟坎坎,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时值阳春,草木萌发,一派焕然。嘉鱼,一如这里曾经的美女——大小二乔一般,脱俗超然,纤尘不染。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三国早已进入历史。但大小二乔,作为三国高贵的美女,却因“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句,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怀古名句而永留史册。而今,争抢二乔的共有五省七地,嘉鱼没有去死抢硬争,而是经过科学考证,气定神闲地告诉大家:大小二乔就是咱嘉鱼的宝,就是咱嘉鱼姑娘!二乔的父亲亦即京剧《龙凤呈祥》里的乔国老——孙策的丈人老头,也是周瑜的泰山老大人——乔玄,本是一戍边将士,寓居沙阳堡一李姓中医之家。李家有女初长成,于屋后温泉沐浴时被乔玄偷窥,后经李父说合,二人结为夫妻。生育了国色天香后,其母每日以温泉水洗浴爱女,使二女俱有倾国倾城之貌。当日二女何处沐浴?山湖温泉。山湖温泉现在何处?我等此次驻足之地也!只不过,1800多年后的山湖温泉,绝非李家当年之温泉井可比,它已是处处茂林修竹,回廊画阁,鲜花萦绕之人间仙境了。嘉鱼人除了说嘉鱼是“诗经嘉鱼”以外,还说嘉鱼是“二乔故里”,看来名不虚传。因为嘉鱼是赤壁之战的主战场,三国东吴驻军的大本营。嘉鱼现在还有吴王行祠,丁奉墓,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取箭所,鲁肃夫人墓等历史遗迹,有这么多的历史遗迹拱卫着二乔故里,二乔当然就是咱嘉鱼姑娘了。嘉鱼人还为二乔姑娘修建了“二乔公园”,汉白玉塑像,发髻高耸,衣袂临风,飘然欲仙,嘉鱼的姑娘从古就是美!

嘉鱼既是三国的主战场,也是1998年湖北抗洪的主战场。1998年的嘉鱼簰洲湾抗洪大战,就发生在嘉鱼的簰洲湾镇。那年的抗洪,让我们既看到了举国上下同仇敌忾,解放军的伟大与坚强,也见识到了嘉鱼人民的觉悟与高风亮节。“簰洲湾,了不起,长江到此,也要西流三十里”,被人们当民谣传唱的簰洲湾,这一弯三十里确实不简单,在弯行的过程中,长江减缓了流速,对下游的武汉三镇,起到了保护作用。“簰洲西流弯一弯,武汉水落三尺三”。可在1998年8月1日,高水位浸泡了近两个月的簰洲湾长江大堤,突然塌陷溃口。空军高炮某团225营及广州某舟桥旅5营的官兵前往抢险。水来太猛,水流太急,水涨太快,解放军连指导员高建成等19人,在抢救乡亲们时,不幸以身殉职。连指导员高建成一连救起了8名乡亲,终因体力不支,牺牲了。19位烈士中,年纪最大的33岁,最小的19岁。簰洲湾也有25名乡亲不幸遇难。1998年的簰洲湾抗洪大战,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一首《为了谁》唱得人热泪盈眶。“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嘉鱼人民成就了一种精神,那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嘉鱼人是有情有义的人,为了纪念抗洪烈士,缅怀抗洪精神,嘉鱼人民政府自筹资金修建了“抗洪英雄纪念碑”和“簰洲湾98抗洪烈士陵园”。陵园于1999年7月落成,占地面积5300平方米左右。高指导员的墓居中,其余18座烈士墓,左右各9座,呈弧形排列。墓均花岗岩底座,大理石墓碑,正面镶嵌烈士遗像,镌刻着烈士姓名和生卒年月,背面铭记烈士简略生平事迹。这座陵园是全国唯一一座抗洪烈士陵园。每当春风吹绿大地,万物复苏的清明时节,都有中小学生,手捧鲜花,向烈士顶礼致诚。98 抗洪烈士,你们在这块土地安眠,嘉鱼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历史不会忘记你们。嘉鱼人民会以你们为榜样,教育自己的儿孙。当年抗洪抢险塌陷溃口的长江大堤,已经用混凝土筑起的更高更牢固的大堤,当年的簰洲湾镇,已经重新焕发光彩。嘉鱼的人民用实际行动,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烈士们,你们安息吧!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始于嘉鱼。这次我们也有幸去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的拍摄地“忘不了”用餐。“忘不了”确实让人忘不了,它店面不大,或者说它有点不起眼。但进得门去,却窗明几净。服务的姑娘们,都穿着黑色绣花围兜,扎着同色头巾,双眸灵动,窈窕可爱。包间并不大,中间的圆桌上,有一大大的圆洞,圆洞上方,从房顶吊下一根粗粗的铁棍。铁棍末端有一铁钩,铁棍中间,还有一小段折弓着。过了不大一会儿,进来两位服务的姑娘,一位手里端着一尖底火盆,盆里烧着木炭火。姑娘把火盆放在圆洞上,恰恰合适。另一位姑娘端着热气腾腾的大铁锅,铁锅上有挂钩,正好挂在铁棍的倒钩上。热气腾腾的大锅里,龙骨里脊莲藕跳腾着,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大吊锅。嘉鱼是“百湖之县”,鱼多,莲藕多。据朋友介绍,嘉鱼莲藕品类繁多,有以产莲米为主的籽藕,有以观花为主的花藕,有以蔬菜为主的莲藕。我们今天吃的大吊锅用的是野藕,野藕长在湖,塘,沟,汊里,野藕煨汤,汤色乌乌的,那正是它的特色。野藕煨汤比家藕更粉,丝更多,更长。“一热当三鲜”,大吊锅下木炭火慢慢地炖着,龙骨里脊肉炖得烂烂的,正合我老人家的胃口。吃到一定的时候,姑娘进来把火盆端走,另一位姑娘就把原来铁棍上弓折的地方往下一放,铁锅恰恰放在圆口上。一起吃饭的朋友告诉我们,他们朋友一起聚会,常常在这个时候把米饭直接倒进锅里,米饭经汤水浸煮,更香了。有时也把面条放进去煮,一个大铁锅,饭也有了,菜也有了,别提多舒服。大吊锅,真的让人“忘不了”。
朋友是嘉鱼人,他说大吊锅的老板原来穷得很,从几张桌子开始,做大吊锅的生意。现在有了上下两层楼的生意,“忘不了”在最旺的时候,食客都要排队。由此可见,做生意讲诚信,踏踏实实,最终都会获得成功。苍天不负苦心人嘛。
嘉鱼的鱼好吃。朋友告诉我们,嘉鱼的湖多,湖面大,三湖连江,都是活水,活水鱼好吃,味道鲜。我们在二乔鱼庄吃的黄骨鱼鱼丸蒿笋汤,就验证了朋友的说法。朋友说,嘉鱼有个口头禅:“千念万想,忘不了黄骨鱼鱼丸蒿笋汤。”在嘉鱼,鱼的烹调方法,多种多样,煎炸烹炒烩蒸烤烧煮,无不鲜美。连皇帝食后都要连声称赞,不吝赐名,可见嘉鱼就是“嘉鱼”啊!在嘉鱼鱼文化深入人心。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祝福拜寿,起屋架梁,祭祀祖先,提亲求婚,鱼是必备礼品。鱼在嘉鱼,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无风无雨亦无晴的一天,朋友带我们到蜜泉湖公园游玩。蜜泉湖烟波浩淼,波光粼粼。极目远眺,一抹青山,烟笼雾绕。湖心有小岛,在波光里荡漾。蜜泉湖被嘉鱼人称为“身边的马尔代夫”,白色的沙滩,并排的晒床,白色的凉伞,整整齐齐的棕榈树,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热带风光。湖上有座“诸葛亮浮桥”,偶有汽车经过,桥身就起伏晃动,没有汽车经过,也会随着湖波轻摇。桥上有凉亭,凉亭有木凳供游人休息打坐。年青人体力好,穿越石桥,到处拍照,我们则打坐凉亭,享受闲暇和湖景。
为了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嘉鱼风光,朋友以车代步,在嘉鱼广阔的大地上奔驰。大道通畅,楚天辽阔。官塘八组是必须要去的。朋友告诉我们,官塘八组的村民,家家户户都有独栋别墅。透过车窗,只见佛塔高耸,树木森森,湖光潋滟。白墙灰瓦,别墅栋栋,花木扶疏,鲜花灿烂,官塘八组果然名不虚传。车子在路上奔驰,路边出现了一座高大的牌坊,朋友告诉我们,那里是东湖大学南校区。再前行,路边又出现了一座建筑风格迥于东湖大学的学校,朋友告诉我们,这里是武昌首义大学嘉鱼校区。嘉鱼还有一所大学,只是我们无缘经过,那就是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学院。嘉鱼,一座小小的三线城市,居然有三所大学落户!看到这些,不由得赞叹:“嘉鱼”确实“嘉”!“嘉”就“嘉”在她有眼光,有文化,敢于领先潮流!经历98年灾难的嘉鱼,凤凰涅磐,正以更美的姿态,阔步向前!
“尝一脔肉,而知一鼎之调,一镬之味”,此话亦即“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意思。嘉鱼的滴水,折射出了太阳的光辉。嘉鱼的山河巨变,折射出我们国家的日新月异,欣欣向荣。“诗经嘉鱼,二乔故里”的嘉鱼,名至实归!
送走我们后,朋友就要和太太一起驾房车游历新疆西藏了,他说这是他们的养老方式:游走式养老。他要趁着自己还年轻,到处跑跑,好好欣赏欣赏祖国的大好风光。举手劳劳的告别之际,仍不忘频频嘱咐我们:等到荷花盛开时,一定要再来嘉鱼荡舟!
这就是热情豪爽的嘉鱼人!
【作者简介】
周葵,1943年生于湖北省襄阳市。1963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68年分配至沉湖8250军垦农场,1970年二次分配到湖北省广水市一中执教至退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水市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湖北省教师代表大会代表。热爱教育工作,喜欢舞文弄墨,所写作品,多次发表在《孝感日报》,《湖北省人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