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心的考验
能以小见大
文/王志敏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决定自我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潜质;它是一种本能。”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对于道德的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
朱熹也说:“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
由此可知,良心即善心即仁义即道德素质也。生活中,处处可体现出良心与否,尤其是在诱惑面前,最能考验一个人。
还是儿子上大学前的一件小事儿,让我经历了良心的考验。现在想来记忆犹新。
为了给儿子准备行装,也因当时上班忙,就近去了个小市场。市场不大但很繁华,商品应有尽有,平常买东西的行人熙熙攘攘,像赶集一样。那天我是下了班去的,正是中午时分,市场的路上行人却极少了。
我走进一间成衣店铺,老板娘正在吃饭,看到有顾客进来,她慌忙站起来问我需要什么。我扫了一眼墙上满挂的衣服,指着一件男士衬衣让她拿给我看看。经仔细看过后,衬衣颜色料子做工都还可以,只是尺寸不合适,就问她有没有我需要的尺码,她说:“有,在楼上,我去给你拿。”说着她就去了楼上。
这时我才注意到这间店铺是两层楼。环视一周的布局,只见楼梯口正对着店门,登上几级台阶再往左拐即可通上二楼。柜台设在一层左边,透过玻璃橱窗台面可以看到里面摆放的各种盒装的衣服。玻璃橱窗的底座是木制柜子,从店门口一直往里排到尽头留有一个小门进出,出来小门几步远就是楼梯口。左边整面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衣服样品,五颜六色,供顾客直观。右边墙壁上挂的也全是衣服,上面是上衣,下面是裤子,品牌多样,试样各异。最下面摆了些盒子、装有鞋子和各色花纹领带及配饰之类的小物件一直排列到门口处。
这时老板娘拿着衣服从楼上下来。我上前打开纸盒,看到尺码是合适的,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确定做工没有瑕疵后就付钱。我把一百元的钞票递给老板娘,她需要找零。只见她拿出一个很小很小的钱包,而且装的鼓鼓的。在她打开拉链的刹那间,突然感觉有东西落在我的脚下,低头一看,竟是折叠成烟卷状的一百元钞票。惊见此状,我的大脑在快速的转圈,立刻确定钱不是我掉的,因为我从没有折叠过那种形状的钞票。奇怪的是我也没看到钞票是从哪个方向飞过来的。店内就我们两人,钱是老板娘的么?判断着,判断着……她的钱包那么小,就像个膨胀的大荷包蛋,咖啡色底儿黄色小方格花纹。里面装满了钞票,因为装不下才折叠成了烟卷状。“烟卷”是重复对折成的,而不是卷的,它自然会有弹性。钱包又鼓到了极限,如果里面的钞票都是折叠的,或有一部分是折叠的,那就产生了弹簧的原理。加上她拉开拉链双手分开钱包时的猛劲儿,带有弹性的钞票就有可能像离弦之箭顺势被弹崩了出来。对!是这个道理,没错没错!钱肯定是老板娘的。
一百元钞票,虽然不多,飞来的利益,也是一种诱惑。曾听过故事讲:路上看到有人丢钱,想捡钱又怕别人看到,就先把钱踩在脚下,然后假装系鞋带顺势捡起,神不知鬼不觉就装到了自己的口袋里。我现在不用假装系鞋带,捡这钱轻而易举,老板娘隔着柜台根本看不见;或是让老板娘去楼上一趟也是很容易的事儿。故事归故事,良心是良心。从小就知道拾金不昧是好品德,也常听父母讲,贪便宜的人富不了,被人瞧不起,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凭良心。小时候的教养根深蒂固,所以从来都不是见钱眼开的人,一生淡泊名利,何况钱又是在人家店里?这钱必须交还老板娘,每天辛辛苦苦,赚钱不容易。
按规矩还失主钱需要问丢的是多少、另有什么证据,以免出错或节外生枝。我也学着问老板娘:“你丢什么了吗?” 她没有回答我,把找我的零钱递给我后,只见她的眼睛随着脑袋左右摆动着看了几眼柜台,又低头看看地上,然后才又看向我,仍是一脸的茫然。我就断定她并没发觉自己的钱从钱包里飞出去了。这时我才弯下腰把钱捡起来,对她说:“这一百块钱是从你钱包里崩出来的吧,你都没发现,给,物归原主。” 她看我一眼,快速接过钱就往包里塞,没有惊讶的表情,也没有感谢的话语,低头只顾整理自己的小钱包。
我想她心里可能在揣摩这钱到底是不是自己丢的;也可能在自责钱怎么就丢了?自己竟然没有察觉;有可能在想钱还回来是理所当然的;还可能有别的什么原因。总之,她没有表现出那种惊喜或感激之情。具体她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不得而知。
临走时我又看到门口的领带,顺口问她一条多少钱,她说两块五。一听这价格就知道不是好品质。我说把零头去掉,顺便我捎一条回去。她说一口价。幸亏我也不需要领带,只是看着漂亮而已。不由得心里又笑自己,一百块钱都没换来五毛钱的人情。唉!商人在商言商,以赚钱为目的,只能理解了,你还能跟她计较?
俗语说得好:“计较不如坦诚,精明不如厚道。” 本来还她钱时就是自己的坦诚和厚道了,若计较,岂不是心太窄了?何况谁也不认识谁呢?
拾金不昧历来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传统美德,不能因得不到感谢就不再讲良心。《荀子》有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刘备也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修身养性之人以善为本,以德为贵,凭的就是良心。二十年过去了,再次经历,仍不忘初心。
去年中秋国庆时单位发双节福利品,去领之前打电话给负责人,请他把我的蛋糕卡带下来一同领走。我到后领完福利品他交给我两张卡,说我前一年的也没领。由于出租车在大门外急等,没细想就装进了口袋。年轻的科长帮我提东西送到大门口两趟,很感激。我提的少,一边走一边想去年的事儿。那次是在大厅领的福利品,因他有急事要外出去办,没时间等我,就把东西备放在柜台上,同时把120元的蛋糕卡也放在了物品上。想起来了,去年我已经如数领过了。在他第二趟送东西时,我向他说明情况,并把多给的那张蛋糕卡还给了他。他说他没了印象,常年住外地的也有没领的,只见我没有签字以为漏领了。
他说的也在情理之中,我若再领一次,也没别人知道。但是这卡我不能多拿,只为道德良心。
可能有人会说,这只是点小事儿。但可以小见大,一生中谁没碰到过几个大的诱惑,那又怎么样?还不是照样抵挡过了,照样靠的是道德良心。
写于2022年12月6日
作者简介:
王志敏,女,汉族,原籍河北,在河南濮阳市工作退休。汉语言文学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爱好阅读,喜欢诗词、写作。在本地报刊曾发表过多篇散文,写过数百首近体诗和大量的评论文章。部分诗作被选入《中国当代作家诗人精品集》和《文脉中国——中华优秀文学作品2022年选》珍藏本。并获得2022年度“全国第十届十大最美读书人”荣誉称号、北斗文学奖、文脉中国传承人和文曲星奖章。2022年“十大年度人物”。2023年获全国第八届新年新作“八届国展”一等奖。全国第八届“惊蛰诗会”金奖。“2023中华文典奖”和“中华十大实力作家诗人”。全国第八届“世界诗歌日·春分笔会”金笔文学奖。全国第八届“清明祭”获“中国传统文化德艺双馨百家”奖。全国第八届“谷雨笔会暨世界读书日”“书香世家”荣誉称号,作品并被三大馆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