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胆商与志商是成正比的。胆商越大,志商越大;相反,胆商越小,志商越小。
有“智商”的人可以成小业,有“智商+情商”的人可以成大业,有“智商+情商+胆商”的人可以成伟业。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几乎不取决于能不能做,而是敢不敢做。能不能做,只是能力问题;敢不敢做,则是魄力问题。胆商是开发人潜能的“引爆器”。
敢想敢试敢创新,敢闯敢干敢超越;人生若有敢当先,定叫日月换新篇。
敢想才有思路,敢干才有出路,敢闯才有活路。
我们之所以碌碌无为、一事无成,是因为我们胆小如鼠,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人不是因为瞻前顾后而胆小,而是因为胆小而瞻前顾后的。人不是因为敢为人先而胆大,而是因为胆大而敢为人先。

人生在于闯荡,闯荡才有希望。四平八稳的人生可能最安全,但也是最危险。
50岁以前大胆干,50岁以后不遗憾;50岁以前不要怕,50岁以后不后悔!人生在世,有什么好怕的?!自从我们来到这世上,就从来没有打算着要活着回去!
为什么耳聪目明的人过不了独木桥,而耳聋目瞎的人顺利通过了?因为耳聪目明的人听得见激流澎湃、看得见悬崖峭壁,他们的耳聪目明反成了他们的劣势;而耳聋目瞎的人因为听不见激流澎湃、看不见悬崖峭壁,反倒成了他们的优势。这就是所谓:“无知者,无畏!”其实,能不能过桥,不是耳聪目明的问题,也不是耳聋目瞎的问题,而是一个敢不敢的问题!

没手没脚却创造了人间奇迹的尼克胡哲说:因为我没有手和脚,所以我没有限制,于是我创造了奇迹。他没有因为没手没脚而自暴自弃,而是凭着自信与勇气而创造了人生辉煌。他做的好些事情,恐怕连好手好脚的人也做不到!
“命运”由“命”、“运”组成。命,是父母给的,运,是后天造的。真正的教育,既要关注如何“给命”,又要关注如何“造运”。因此真正的教育既要实施“婚配教育”,也要实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万物教育”“自我教育”。
10岁没有天真过,20岁没有追求过,30岁没有浪漫过,40岁没有闯荡过,50岁没有深刻过,60岁没有超越过,这样的人生算是白活了!
人生大概只有10%是精彩的,10%是痛苦的,80%是平淡的。人生会往往为了10%的精彩,忍受着10%的痛苦,在80%的平淡中度过。
每个人的降生都是奇迹,人生要做的就是用智慧与激情创造更大的奇迹。每个人的降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要做的就是让这独一无二的品质保持到墓地。
让优质教育资源走进农家庭院、千家万户,既是有责任的教育人的使命,也是有责任的政府部门的职责。我们要让每年能支付给私立学校20000--30000元学费的家庭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更要让那些一贫如洗的家庭能够通过公立学校培养出超越那些能够每年能支付20000--30000元给私立学校的家庭的孩子。这不仅仅需要爱心与智慧,更需要胆识与勇气。

千创新,万创新,创新自己是根本;千条理,万条理,发展自己才是硬道理。
大创大和,小创小和,不创无和。最伟大的和谐,来自最伟大的创新。
所有的知识都是在一定时空之下产生的,都无法超越时空的限制而变得永恒,所以,所有知识都是相对的。把在一定时空之下产生的相对知识当成绝对真理教给他人,既愧对知识创造者,又贻害知识学习者。对知识创造者最大的尊重就是在继承其知识的同时,创新其知识。
知识本身不是力量,知识能用来创新才是力量。
人格是高昂的头!人格是不屈的心!人格是远大的志!人格是宽广的怀!人格是高尚的德! 比知识更高的是智慧,比智慧更高的是人格!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张扬的是冰清玉洁、正义在胸、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人格。庄子“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体现的是如闲云野鹤般独来独往、来去自如、自由自在的飘逸型人格。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张显的是驰骋于天地之间的洒脱型人格。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的是忧国忧民、胸怀大爱、担当大任的革命作家的人格。魏明伦“敢向庞然大物挑战,不与势利小人计较”,凸现的是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的现代作家人格。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孟国泰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