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胡从发,笔名米多阿发、飞博士,湖北荆州人,三级高级警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诗词三兄妹之一。早年从事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几十余篇;后专从人民警察工作,行业内发表论文、散文、诗词多篇。
一、律绝
五绝•步韵陈宴《天年》
(三)
西风经行处,旧径满霜天。
枫叶又红遍,更怀那少年。
风干地燥秋,欲断大江流。
落叶萧萧逐,鸣蝉阵阵啾。
禾苗求薄命,人雨降新愁。
最恨非天律,强权是美欧。
八一南昌枪炮响,燎原之火起东方。
军旗舞动国家立,今日谁人敢逞强?
2022年8月21日回老家探母,正午时分,晴空万里,烈日炎炎,弦月当空,平生首见,拍影留吟!
初秋暑气焱炎中,仰望晴天见玉宫。
乡里平川连屋下,童时旧树在墙东。
偶回拜母千千绪,偏爱还家点点风。
正午此生孤月现,莫非娥魄懂衰翁?
二、与诗词三兄妹唱和选
独望银河夜未央。
烟纱遮月断柔肠。
我因悲苦怨茫茫。
织女去年红颊瘦,
牛郎今日白须长。
泣珠溅落湿翁郎。
题记:金虎年七夕,宴大哥约小弟幺妹吟唱,特赋。
阳修情味,少游美梦,苏轼前缘乞巧。
鹊桥飞起驾银河,却还是、年年聚少。
江南姊妹,天边芳草,远隔万山凭眺。
牛郎织女自开明?若情在、朝昏无恼。
春夏秋冬和唱,江河湖海相牵。
几首辘轱吟尽兴,兄妹诗词步履坚。
风风火火般。
荆楚地灵人杰,一衣带水蓝天。
万里长江风水地,处处倾情可弄弦。
何缘遣世间。
三、其他词令
痴坐醉亭没语。
愁苦蔓延无序。
满面泪飘飘,随伴风吹雨去。
忆起半生几许。
独钓湖汀江浦。
望断水涯天,默叹年光贻误。
“世情薄,人情恶”。
宋媛沈园镌院落。
琬为缘,我因言。
几行多话,引惹心烦。
冤,冤,冤。
三君各,盟非昨。
雁书微信无红烁。
妹兄团。好欣欢。
突来盆雨,倚坐亭轩。
咽,咽,咽。
处暑日炎炎,路上行人少。
三五成群水馆欢,今夏谁知老?
百物始凋枯,唯见榴花笑。
绿绿红红掩映美,忆那春风晓。
在喜迎长江大学并校即将满二十周年前夕,作陋词《破阵子•只消二十年》一阕。
圩万书生天下,廿春文庙初元。
吾等凡尘逢幸遇,千世才修今凤缘。
自甘把手牵。
四海司徒争盼,一流大学相援。
长大长新循校训,鼎立华中可预言。
只消二十年。
八声甘州
步柳永《八声甘州》,记寅虎年酷暑夏秋季,诸君携青光全、郭文斌等工友大战近月,布设高清电视入舍留记。
正炎炎暑热滞荆州,一晃过初秋。
并瘟风弥漫,工期迫近,封宿军楼。
早出昏归戴月,周日也无休。
只见荧屏亮,汗没空流。
教育平台新置,屋屋逍遥控,信号宜收!
为新生事业,功德又添留。
忆从前、瓜汤寒舍,苦消磨、静夜数星舟。
如今却、空调清视,餐寝无愁!
四、元曲
题记:礼园是湖北省知名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慈善家胡从礼之旧居,从礼园观江陵郝穴留记作曲二首。
礼园。阔轩。树木参天院。
客游阁中别样天,可望江陵县。
安处江边,飞檐画苑,夜堂灯亮鲜。
看匾。魄显。巍耸乡村殿。
沧桑巨变礼园中,天地相思夜月同。
携妻寻觅童时梦,游观带狗宠,高高楼阁伸空。隔江岸,画阙耸,话忆儿踪。
五、诗词评论
诗评心如雨晴老师《七律•文情》
心如雨晴老师,佳作屡屡被推上周评,本想一一评论,但苦于时间,不能心想事成!今日学习了《七律•文情》一首,细咀慢嚼,取得了很大收获,作为文字爱好者,激情长舌一番!从诗文中,可以看出雨晴老师是实实在在的文学爱好者。何以见得?我们慢慢分析一下吧!
其原玉:
七律·文情
作者:心如雨晴
打开网络久徜徉,一片诗园翰墨香。
霞落窗前映风采,波生砚底见文章。
梦中杨柳千重雨,愁后蒹葭两鬓霜。
时盼逍遥何处去,桃花源里有行囊。
首联,由爱好与习惯来起兴,点出诗园文墨之香,也是对“文情”的点题。“打开网络久徜徉,一片诗园翰墨香。”,作者把常人打开手机,网络等之习惯,娓娓道来,虽是平铺直叙,但人人皆同,心情一样,颇让人产生共鸣。“徜徉”,应指安闲自得之貌,如唐代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首联,句意本好理解,然而“久”字,则吐露心迹,长久在网络上徜徉,翻来覆去,是为什么呢?此处没答,但接句写出了感受:“一片诗园翰墨香”,闻到了文字的墨香,体味到了文学的魅力!
颔联,进一步言明“墨香”的由来,即文学的博大精深,文字的艺术感染力。“霞落窗前映风采,波生砚底见文章。”大意是说,在文人骚客眼里,即使是黄昏落霞,哪怕经过窗前消逝,也具有一般人看不懂的风度神采,平常相见的水波,经过文人的砚台之后,也就成了华丽的文章。世界万物,只要文人有心,皆可绽放出奇光异彩。
颈联,进一步吟诵文人墨客多愁善感的情怀。“梦中杨柳千重雨,愁后蒹葭两鬓霜。”,在文人眼里,梦中都在怜惜,无端愁苦依依相亲的杨柳,庆幸杨柳经受住了一遍又一遍的雨水洗礼;操心愁断杨柳之后,又担心起蒹葭经历了春秋,幼小的蒹葭染成了白絮纷飞的芦苇荡!一种文人寄心于物,托情于景的艺术手法,跃然纸上,飘飘欲来。如果杨柳经受住“千重雨”,是自然规律,人不可抗,那么“蒹葭两鬓霜”,芦苇也白发苍苍,则是作者独家比拟,实属诗界首创,是对先秦无名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精巧化用后,用语的提炼与升华。
尾联,进一步归纳“文情”诗意,把文情推高到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诗情画意里。“时盼逍遥何处去,桃花源里有行囊。”,本句大意是,时常担心无处逍遥,兼带反问,何要担心呢?世外桃源里,不是有我的行囊吗?只要永葆诗心,常怀文情,从千象万物中,捕捉光影,再路途遥远,再偏僻穷壤,再无人履及的桃溪柳岸,都有别样风采!
作者以独特视野,看待分析文人,写出了新意,写出了高度,写出了风花雪月与下里巴人的情愫。这也许是一种超越历来文坛认知的新觉,值得肯定,不得不为雨晴老师的文学情怀而起敬!
词评一翁老师《贺新郎·读某作品点评语后感》
今天,首先给大家呈上一翁老师的美玉:
贺新郎·读某作品点评语后感
作者:一翁yiweng
细读专家版。
叹诠评、侈言哄语,借题消遣。
原底清文知音少,扬诩相夸假面。
半罐醋、惮难拾简。
信口无非虚宠媚,妙诗章、释解犹轻浅。
风雅处,俗俚谩。
幽怀好句何须显。
且低头、勤精韵牌,学宗达典。
摇笔灯前追唐宋,留得境随意愿。
待自写、凡尘寒暖。
草赋新篇凭孤赏,醉高楼、步月声声慢。
须尽兴,博青眼。
赏读了一翁老师佳作《贺新郎·读某作品点评语后感》,细思良久。因为参与诗社评论,美评吧,怕“侈言哄语,借题消遣”;挑刺吧,恐“清文知音少”,担心“释解犹轻浅”。老师的诗词,一下切中了要害,不过还是想评论一番。作为诗词评论,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清苦之事,要查阅、要分析、要取舍、要联想、要有文字亲和力、要有诗文赏读性、还要满足于读者的黄金阅读时间,众口难调,阅读对象,不见得文化程度都高,不见得都是诗仙词圣内行,诗词水平也有参差,最根本还要“猜透”作者之弦外音,实在是件不容易之事。一篇评论,写出来,需几小时,半天,一天甚至还需夜以继日,吃力不讨好!但为了共同情趣与爱好,同场竞技,是件好事!非常欣赏孔子授学时,席地而坐,你辩我析,桃李千千。如果只是孤芳独赏,不出闺房,实在可惜!教育工作者,常道:小孩是夸大的。那么老年人是如何变老的呢?曾有一文论述,今此不提。我有切身体会,即使有金兰之谊,评论过于直言,也会引起侧目或反目。话题好像脱题了,书归正传吧!
一翁老师的作品,最大优点,就是不无病呻吟!好多诗作,并非真情实感,言哭犹在笑,言愁却在俏。纵观历代精品佳作,无不是自己人生的曲折、痛苦、忧愁的感悟,有真实、真情、真心、才可能引起读者共鸣!本词,就是从现实诗词评论中的观察之感,所以共鸣者应该很多!
上片重点议评自己感知及态度,略带针砭社坛时弊及不良风气。
上片首句串,起兴。事情起因是细读“专家版”,是何处的专家版?没言及,符合主题“某”字,也有点题之作用。事件结果是“叹诠评、侈言哄语,借题消遣。”。“诠评”,评议,如南朝梁时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然后诠评昭整,苛滥不作矣。”。“侈言”,夸大不实的言辞,如晋代左思《三都赋序》:“玉卮无当,虽宝非用;侈言无验,虽丽非经。”。“哄语”,骗人的话,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滴珠一时没主意,听了哄语。”。“借题”,借用某种名目或理由。明代史可法《论人才疏》:“如巧跻华要,厌薄烦难;或借题转官,虚应误事,罪无赦。”本三句串,大意是感叹作品评议,多夸谈,是些骗人之语,借题捉弄人罢了。
上片第二句串,进一步剖切某评的体验。“清文”,清新俊雅的诗文,例南朝齐时谢朓《新治北窗和何从事》:“清文蔚且咏,微言超已领。”。“扬诩”,赞扬,吹捧。“惮难”,畏难。“半罐醋”“拾简”,没查到此类词组。“半罐醋”,意思简单,“拾简”,猜测应指收拾书册的能力。本句串大意是本来很好的文章却少有知音,能看得懂的人很少,又是假心假意褒扬夸张。只有半罐的醋缸子,本来就没有打理好文学的才能。大有满罐子不荡,半罐子荡的意思。为何用“醋”,而不用“水”?都是些不中用的醋坛子吗?吃醋妒嫌别人的好文章吗?可能有之。
上片第三句串,进一步剖析上述现象的根因。“虚宠”,虚假的荣宠;表面上的荣耀。“媚”,作何理解?艳丽,美好,唐代薛昭蕴《离别难》词:“罗帷乍别情难,那堪春景媚。”。“轻浅”,轻浮浅薄,如宋代庄季裕《鸡肋编》卷上:“荆扬多水,其人亦明慧文巧,而患在轻浅。”。“俗俚”,粗俗,“谩”,冗长。本句串大意是信口开河,无非是博取美眉的虚荣与欢心。好的文章,作品的优点长处,却释解非常浅薄。文章风雅处,却被糟蹋得俗俚俗气,不能登大雅之堂!
下片重点倾吐自己的心态及志趣。
下片第一句串,表达自己的诗词观点和倾向。“幽怀”,隐藏在内心的情感。大意是表达幽远的情怀好句、好片段、好文章,何必要彰显与卖弄呢?且心从容,埋头于钻研韵律和词牌,跟文宗,通文理,学取诗词精髓。
下片第二句串,表达自己的写作态度与志趣。“摇笔”,动笔,谓写字作文。本句串大意是在书桌上挑灯动笔,追随唐宋大家之文风,依据心境和意境,放飞自己的心情,静静地抒写自己人生中的人情冷暖,人世间的真善美!
下片第三句串,表达自己的意趣方向。“草赋”,创作诗赋。宋代陆游《晚秋野兴》诗:“一生眼境常如此,草赋凭谁问大钧。”。“孤赏”,独自玩赏。唐代柳宗元《戏题阶前芍药》诗:“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赏什么内容呢?就是刚写成的《醉高楼》《步月》《声声慢》。“青眼”,一种意指对人喜爱或器重。唐代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二种意是指知心朋友。唐代权德舆《送卢评事婺州省觐》诗:“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本句串大意是创作几篇新作,任凭自己欣赏,有《醉高楼》《步月》《声声慢》,等等,力求尽情尽兴,直至博取自己满意为止。隐含一种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
总之,一翁老师,由真实所见诗社或诗刊之文风,有感而作,充分展示了自己文学态度,值得肯定。一翁老师主张看一些国学经典,这并没有错。只是诗社或“某”的评论,大多是即兴之说,没有严格进行审核、筛选、验校,自然比正版“经书”差些档次,不可过多求全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