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至王婆寺村中大戏
摄影:王博、李万峰
文字:李义所
沐春风天佛生金光福满人间
降谷雨秦歌唱盛世祥雲王婆
天佛寺初建于明洪武初年,俸有佛爷、菩萨与罗汉。
天佛寺内千佛塔




在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三月里,王婆寺村子决定唱秦腔大戏,一是释放三年疫情带来的压抑情绪。二是強化村民的凝聚力。三是庆祝(天佛寺)古会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乡村人最爱的秦腔大戏,终于在酝酿中敲定。农历三月初三日晚挂灯,会期三天四晚。
香蜡纸表供佛堂,
百面锣鼓庆盛会;
春风化雨润山川,
秦韵放歌唱盛世;
烟花璀璨照夜空,
五彩缤纷贺丰年;
政通人和顺民意,
党群齐心幸福来。
王婆人热诚欢迎各届同仁、贤达志士光临,赏街院花草,看秦腔大戏。



大会特邀请周至县秦腔剧社、西安凯瑞歌舞团前来助兴演出,同时,特邀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戏曲梅花奖获得者齐爱云,国家一级演员、表演艺术家师大庆、谭天杏、崔火炎、康建海,省戏曲研究院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梅弟子孙筱,著名青年须生演员关佩,三意社著名青年花脸演员杨力等前来助兴演出。




村中会前二十天就开始筹划布置,制作古会邀请函,在周至掌圈对外发布,欢迎大家光临。
自发布消息之日起,村中就开始了古会前的布置工作,清除街道卫生死角,整治卫生环境,布置彩门灯带,张贴红色对联;悬挂会旗彩灯;街道上彩旗飘飘,路两旁蔷微花红,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一场农村人喜爱的生活大戏,在喜庆祥和的气氛中步步升温,农村特有的传统文化大餐,慢慢拉开了它的帷幕。
村子庙中,紫气东来香烟绕梁,福愿满树莲灯通明;庙外松柏环绕,旌旗飘扬;夜晚社区广场彩灯高悬,锣鼓喧天。每个人都鼓足了干劲,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手中的锣鼓随着指挥的舞鞭上下翻飞,欢快的鼓点紧扣心弦,激动的心情也加速了跳动的频率,欢乐的气氛感染着每位观众,喜悦堆满了脸旁,铿锵的锣鼓震破了夜空传向远方。
周边的群众寻着鼓声聚拢在台前,烟火与花炮直刺天空,炸亮了大半个夜空,震醒了田野,鼓舞着人心。舞台上五光十色,灯火璀璨,秦腔大戏在期待中终于开演了……。





王婆是南宋人,家住咸阳大槐村,原是大户人家。她终年守寡,乐善好施,时常施舍钱粮,接济穷人,为民医病,造福四方,天长日久,声名远扬。
王婆以乐善好施为己任,常年布施于民间百姓,救苦救难于贫困乡邻。王婆足到之地,民众自发为其建庙祭祀。我村王婆庙初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王婆神主祀俸在寺廟。先民们以王婆精神为主导,乐善好施为己任,口口相传,代代颂扬;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作风,成了村民的自发意愿。以善为夲,乐善好施,善心善事,善人善物的日常理念已深入人心。村中从原来二百多人,发展壮大到现在一千三百多口人,民风朴实,村风淳正。





时光刚迈进谷雨的节气,雨已不再迷离,一棵棵清澈干净利落的雨滴从空中落下。
从起会先一天开始,风包裹着雨飘飘洒洒,稀里哗啦下了个不停,直到初四夜晚,雨才收起了它流泪眼线,露出了晴空的脸脸颊。难不成是王婆人的诚心感动了上苍?特降甘露于民。
在春雨贵如油的季节里,雨对田里庄稼,非常的珍贵,它预示一年的风调雨顺!也预示今年的五谷丰登!下吧!春雨绵绵!下吧!让春雨下入民众的心坎,下满希望的田野。
雨对看戏的人们极为不便,影响热闹的气氛,影响赶会的摊贩,更会影响大伙的兴趣。但俗话说“天爷”事大,天要下雨鸟要飞,是拦不住的事,恰巧遇上,只好顺其自然。期盼着雨后的春光,期盼着鸟语花香的明天!更希望戏如人生的风光无限。
王婆寺唱大戏祈求到春雨绵绵,真乃是天大的幸事。它予示着今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的幸福安康!这也正是我们唱大戏的最终愿望。




村中月季
村中蔷薇花正红
部分老战友们也来助力我村古会庆典。
相聚古会广场,喜看纸火香腊;聆听春锣战鼓,感受秦腔大戏;亲临村堡新貌,共庆王婆善举。
上图前排左起:王关印、张玉芳、刘紫英、李红霞、闵苏梅、王福全、张宏江
上图后排左起:陈虎周、朱建生、毛敏言、贺西平、张引周、高秀民、王海珠、武岁福、耿国印、高育民、李义所
村中月季蔷薇花正红
飞龙翻舞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祝愿祖国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村民的幸福生活如雨后般的春笋兴旺发达。 (2023年4月25日)

作者简介:李义所,周至县人。周至铁道兵协会秘书长。文学爱好。有大量文字美篇在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