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佚名
诵读:李俊钢(大哥)郑晓伟(老三)

(吴恩多话外音)“我们无法忘记老一辈的工人建设者。就在这样一个秋天,两位已经老去的工人,来到他们工作一生的工厂,回忆他们的过去,希冀着祖国的未来。”(哥俩身着工装走来)。
大哥:我们是骄傲的大工匠,是这里的主人。几十年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我的一段回忆。但是现在,我们老了。
老三:大哥,你看,那一台机床还在那儿呢!你还记得么?

大哥:我怎么会不记得它呢。那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床,是一个排的苏联战士,用生命换回来的。我的这只手啊。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了它!
老三:当年,你的这只左手被这该死的机器卷了进去!我拿起铁锤要砸了它,你却一脚把我踹倒在地上。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你的手–大哥,我知道, 你在为国家作牺牲,你真的很伟大,可兄弟咱疼啊!
大哥:不就是一只手嘛!我的这只手,能换回全中国最宝贵的机床,值!再说了,就算少了这只手,又能怎么样?你看,咱这勋章!咱们两个照样在毛主席面前,赢下所有参加大比武的工匠。就算只剩下一只手,我一样能炼钢!

老三:是啊!一看到咱这勋章,我就想起 咱老哥俩并肩站在天安门,毛主席亲手给咱戴上!那是我们一生的荣光啊!毛主席说:“劳动 创造世界,没有工人就穿不上衣服;没有工人就走不了路,就坐不上车!工人阶级 是能领导一切的!”
大哥:几十年的时间转眼间 就过去了,我跟老三退休都快20年了,很久没回厂子里看望。我们知道 我们老了,(老三:是)现在的工厂 应该是年轻人的天下了。今天 我们俩颤巍巍地回到这里,期待着 听见那滚烫的汗水敲打着钢铁的声音,看到那赤着膀子的汉子又一次挥起了铁钳,那是我们的青春呐。

老三:大哥,这工厂里怎么没有了工人,没有了工人,这机器怎么还在轰隆隆的出钢?
大哥:老三,你看这速度!这些机床转一年,顶得上咱们一辈子炼得钢了!这里的每一台机器,都抵的上一百个壮实的工人。老三啊,我懂了,现在的炼钢,不需要咱这样的工人了。
老三:不需要咱了?这一身衣服二十年了都不舍得脱呀!这一身的手艺都没用了吗?那咱活着图个啥?大哥,咱走吧,别回来了。咱就不该回来!
大哥:等一等,我忽然看到 那机器上的印迹。我想呼喊着老三过来看,可是我喊不出声,我只好一遍又一遍的捶它,要他回头!
老三:大哥,大哥你这是怎么了,你打它干什么?它是机器。大哥:老三,老三你看那儿!
老三:大哥,这上面是?
大哥:这上面是咱的钢啊…

老三:这是咱的钢啊!!!大哥:这机器上,清楚的打着我们工作的印记啊!我抚摸着它的一笔一划,几十年的时间,原来一直被刻在这上面,不曾模糊掉一分一毫啊!
老三:哈哈,大哥,那是你的钢啊!这块,这是陆工长的印。
大哥:是啊,老三:都在,大哥:都在,都在,呵呵。
老三:那我的钢呢?
大哥:老三发疯一样的在车间里奔跑,他不放过每一个角落,他要找到他的钢!老三:我的钢在哪?大哥你看!我的钢!我的钢也在啊----
大哥:是你的钢,是你的钢!
老三:大哥,咱这一辈子可是没白活呀!这屋子里,都是咱的钢!
大哥:是啊!这屋子里都是咱的钢!造这些机器用的钢,是我们当年炼出来的,从今往后,千百吨的钢会从这里运到全中国!它们,都是咱的钢啊!
老三:那些逝去的青春,终将找回自己的价值。

大哥:那些老去的生命,永远不会死去!老三:我们的名字也许会在历史中消散,
大哥:但,我们的信念永远刻在这上面,绝不腐烂!
老三:六十年啦!像我们老哥俩这样的工人,一代一代的走向建设的前线,我们没有留下姓名,但,我们不会被忘记!我们都是这个国家,
合:钢铁一样的脊梁!
大哥:我又想起了,那个在天安门度过下午,毛主席握着我的手,授予我们一生的荣耀。
合 :我们是,大工匠!(接尾声歌唱(咱们工人有力量……)
《完》2023.4.26


朗诵:郑晓伟,武汉理工大学退休教师,湖北省朗协会员,省朗协辅山雅苑艺术团团员。

朗诵:李俊钢,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一甲),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湖北朗协考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培训导师。拥有高校40年的播音主持,声乐教学丰富经验。曾任全国语文朗读大赛及全国夏青杯网络大赛决赛评委,全国(曹灿杯)湖北(长江少年说)朗诵决赛评委。获得全民悦读朗读大赛湖北最佳伯乐奖,获湖北省先进师德教师称号。
编辑:杨建松 图片采自网络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铁马豪歌》主页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