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挂云帆无他乡】

按照唐朝律法规定,犯人之后和商人之子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李白因为父亲经商而不能通过科考步入仕途,便只得仗剑走天涯,以饮酒作诗为乐。他27岁时做了前宰相许圉(yǔ )的上门女婿,可好景不长,结婚十年后,老婆病故,李白就和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刘氏生活在了一起。
但刘氏对“一事无成”的丈夫很是不满,经常嘲讽讥笑李白的无能,大诗人自然十分郁闷。天宝元年(742年),李白42岁时,接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他异常兴奋,以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著名的《南陵别儿童入京》诗,最后说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句话历来被视为豪放旷达之语,然而人们仔细揣摩后不难发现,在李白翻身农奴把歌唱般兴奋的背后,更多的是他积压在心底的抑郁陡然释放时的畅快。整首诗只说了诗人同子女离别时的场景,丝毫没有提及和妻子分别的话题,临走时还大笑着出门而去,并给老婆撂下话说:“我怎么会是草野之人!”事实上,李白自此便与刘氏一刀两断了。
爱越深,痛愈切。人们往往能承受身体上的苦痛,而很难忍受来自精神上的折磨,尤其是亲人的不理解与贬损。每个人都会遇到事业里的瓶颈期,或生意不温不火,或职位盘桓不前,或难以崭露头角,这时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扶,家人的关心支持犹如阳光雨露,家人的冷言冷语酷似寒风利刃。一句“不着急,你肯定能成功”,便可吹化三尺寒冰;一声“瞧你这德行,别做美梦了”,就能斩断万缕曙光。
李白的豪言壮语的确令人倍感过瘾,可其中的苦楚也让人略感酸涩,假如刘氏能默默地做丈夫的坚强后盾和他诗文的忠实粉丝,大概李白在离家时作的诗会改为《南陵别妻儿入京》:四季携手难相忘,一朝离别泪两行;仰天大笑会有时,直挂云帆无他乡。
(2018.5.26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