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字的特点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诗”字剖开来看,左边是“言”,右边是“寺”,好像是寺庙里发出的声音和言论,的确,那些造诣高深的修士出口成章,尤其是那些经文,读来朗朗上口,富有神韵。过去老先生们吟唱古诗,有的眯着眼睛,很像老和尚念经。“诗”与“经”是密不可分的,诗就是经,经就是诗,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不就是《诗经》吗。当然,也有很多文学造诣深厚的文人出家当了和尚,他们皈依佛门,潜心论道。有些人是被逼无奈,红尘滚滚,清静难寻。其实,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修心参禅,即使是大诗人王维号称诗佛,也是半官半隐。弘一大师李叔同或许例外。
如此看来“诗”饱含寺庙文化,李白、杜牧、白居易、王维、张祜,苏轼、邓克劭等,就留下了很多寺庙诗。例如:
江南春 杜牧 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枫桥夜泊 张继 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游悬空寺 清 邓克劭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悬。
净土绝尘境,岑楼缀远天。
一湾岩畔月,半壁画中禅。
俯视行人小,飘然意欲仙。
李叔同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如果再细剖,“诗”之左边是“言”,右边上为“土”、下为“寸”。“言”就是语言、语素、词汇等,“土”就是土地、园地,包括山水、沟壑、平壤等,引申为纸笺、荧屏等,“寸”就是分寸、尺度等,引申为技术、技巧、学术、技艺等。综合起来讲,即是通过一定的技巧,把词汇耕种在所谓的土地上,更确切地说是排列组合,使之成为为艺术形式,这就是“诗”。。。。。。。
少年时期的我,总觉得“诗”属于高雅的殿堂文化,大多古诗出自社会高层,平民诗实属罕见,流传后世的上品比比皆是。觉得高不可攀,且有一层神秘的面纱。
例如:
秦皇《祠洛水歌》
洛阳之水,其色苍苍。
祭祀大泽,倏忽南临。
洛滨醊祷,色连三光。
汉高祖《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汉武帝《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飞。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魏武帝《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魏文帝《饮马长城窟行》
浮舟横大江,讨彼犯荆虏。
武将齐贯甲,征人伐金鼓。
长戟十万队,幽冀百石弩。
发机若闪电,一发连四五。
李世民《百字铭》
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
南唐后主李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赵匡胤《咏初日》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朱元璋《愤题和尚诘问》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
历代宫廷(包括大臣)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
青年时期的我,又觉得“诗”不仅高雅,而且能够励志,催人上进,有一定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应该属于进步文化的范畴。它绝对可以启迪心智,催人奋发,抖擞精神,甚至忘乎所以!说它是励志文化并不牵强。例如: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岳飞《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冬夜读书示子聿》《石灰吟》《滕王阁序》《金缕衣》《行路难》劝学诗等均具有励志导向。。。。。。。
壮年时期的我,又觉得它与社会实践密不可分,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它又属于耕读文化的范畴。《诗经》中《载芟》《绵》《生民》《公刘》等无一例外,后世诗文更多。可谓“耕读传家远,诗书济世长”。。。。。。。
步入老年之后,我又觉得它是文字游戏的范畴。无非是文字的排列组合、意象和意境的巧妙结合。或为怡神养性的一种方式、一种工具。例如“一”字诗:
纪晓岚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丈长竿一寸钩。
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钓一江秋。
西施
一颦一笑一捧心,一国倾废一霎间。
一船一桨一生伴,一日归来一湖烟。
王昭君
一车一马一路尘,一鸣秋鸿一缕魂。
一曲一唱一声怨,一月空照一丘坟。
貂蝉
一计一献一连环,一朝兴亡一唏嘘。
一笔一纸一方砚,一段风流一段书。
杨玉环
一喜一悲一相对,一串荔枝一串泪。
一诗一吟一梦里,一朝酒醒一朝醉。
再如“半”字诗
无名氏《半字诗》
半水半山半竹林,半俗半雅半红尘。
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
半醒半迷半率直,半痴半醉半天真。
半虹半露半晴雨,半皎半弯半月轮。
再如藏头诗,四句、八句者居多,有的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点破题意,直到结联才点出主题;有的将诗头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有的将所说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常见后者,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可以表达作者的某种寓意或某种思维。当然还有递进藏头诗等。例如:
《水浒传》
芦花丛中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难逃可无忧。
白居易《游紫霄宫·拆字游戏》
水洗尘埃道味尝,甘于名利两相忘。
心怀六洞丹霞客,口诵三清紫府章。
十里采莲歌达旦,一轮明月桂飘香。
日高公子还相觅,见得山中好酒浆。
游戏诗种类繁多,诸如回环(文)诗、剥皮诗、离合诗、宝塔诗、字谜诗、辘轳诗、八音歌诗、打油诗、诙谐诗、集句诗、联句诗、百年诗、嵌字句首诗、绝弦体诗、神智体诗等多种。例如:
秦观《回文诗》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古代最奇绝的回文诗当属《璇玑图》,传说是前秦秦州刺史窦滔的妻子苏若兰所作。
其实这些都是表面文章,从根本上讲无论是什么形式,均属于文字游戏,只是方法不同而已。玩好文字游戏,无论什么时期、哪种感触,何种心境,都要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否则就难以驾驭好文字,写出令自己满意、令他人愉悦或是耐品的作品,因此必须做到:
一是语汇积累、知识储备要丰富。
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就是讲文化积淀。很难想象,咿呀学语的婴儿会呼出漂亮的诗句。书上学的要与实际联系起来,得到进一步的印证,才会得心应手、恰如其分地应用于创作之中。例如《诗经》中学到的“谷中有蓷”,“蓷”是什么?经过实地考察,印证了“益母草”;再如桃梨的花序,几乎是相同,梨花先开,桃花次之,但桃树的花蕾三月先孕、四月盛开,相对来说花期较长,二者有争艳之说。所以创作时要拿捏到位。例如:
未晓桃夭厌倦心,焉知玉雪热衷春。
梨花带雨情真切,红树招蝶意更纯。
由于我的定向思维是“和谐”,所以如此把玩。
中国文字是最丰富的,字词包括异体大约八九万,但实际应用中,掌握3--5千字词,足以致用。
二是驾驭语汇要巧妙。
既不能生搬硬套,形成堆砌,也不能任意简化、任意组合,令人莫不着头脑。可以模仿古人或他人,但不是照本宣科或抄袭,巧妙借用、化用等才有新意。例如:
紫袖携来几片云,一行仙子下凡尘。
梨花转瞬失颜色,旧馆今天方遇春。
”紫袖”借用梨园采风组织者的网名,“一行仙子下凡尘”化用“一行白鹭上青天”。
三是驾驭格律要得心应手(其他体裁姑且不论)。
必须熟透格律常规,否则就会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诗之格律共有十六种格式,五绝四种、七绝四种;五律四种、七律四种。把这些种类都装在心里就显得有些费劲。如果归拢一下,就会发现五言和七言格律种类是相同的,那么掌握八种格式就容易多了。如果善于发现的话,只要掌握四种格式,甚至两种“仄起、平起”格式就可以触类旁通,万事大吉了,甚至还可以增益无穷。
以七言绝句为例:
a仄起式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b仄起式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C平起式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D平起式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归纳起来,无非“仄起、平起”两种格式,只是首句是否入韵的问题,微调一下首句五七平仄的位置,然后根据“对、粘”规则推导一下就可以了。绝句、律诗均可以推导出来,以至排律。
(注:此文依据老朽在2023/4/15集贤阁诗词创作座谈会絮谈整理)
王连社,网名瀛洲居士,教育退休干部。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沧州市作协会员。诗经故里文化传媒——中华诗经阁创始人、总社长兼总编。
传承诗经文化,弘扬国学经典。惬意用字词跳舞、以诗文绘画;由衷抛砖引玉、赠人塔梯;无悔平凡兼爱。祈愿师友知音,做客诗经阁,共飨文化茶点。
编辑:叶子 翟英
美编:惜缘
文字审核:惠玲玲
制作:瀛洲居士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中华诗经阁总社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秦玉才 周镇添
总社长兼总编 瀛洲居士王连社 副社长 胡乃华 副总编 惠玲玲
总监 蓝天
文化总监 铃龙
中华诗经阁江苏分社社长 泰然 荣誉社长 陈立新
副社长兼总编 辛谷 副总编 汪雯 编审 铃龙
中华诗经阁内蒙古分社社长 夏青海
副社长 牛素梅 主编兼群管 刘东华
中华诗经阁陕西分社社长 惠玲玲
副社长 张培良
总编 李广远 副总编 翟英
中华诗经阁山东分社社长 赵芳香
总编 李金宏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 副部长 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张志国 唐生平 刘莹心 王素香 李绍芝 王杰侠 暴金娈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韩爱华(河北)惠玲玲(陕西)刘书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李延军(陕西)杨莹(陕西)彭小毓(陕西)刘德生(陕西)王荣(辽宁)张建民(陕西)(添加中)
楹联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副部长 李彦蓉(河北)
编委 泰然(江苏)邱百灵(甘肃)(添加中)
音频部 特邀部长 巧丽(新疆)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副部长 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 山涧红枫 李严 惠玲玲(陕西)冯文静(陕西)刘崇甫(陕西)李民龙(陕西)陈莉(陕西)谢丽(陕西)孙琦(黑龙江)宋淑平(山东)杨海荣(陕西)月儿(黑龙江)李红琴(北京)王秀茹(陕西)杨晓红(陕西)穆涓涓(陕西)默韵(陕西)贾景华(陕西)高晓莉(陕西)凌子(黑龙江)莫莉(陕西)婉清(陕西)张卫静 张颖 孟繁燕(秦皇岛)张晓凤(陕西)谢艳芳(陕西)罗玲珠(陕西)程亚利(陕西)大囡(河北)贞礼(陕西)杨海静(陕西)乔晓莹(陕西)姜雅范(黑龙江)
格律部
部长 翟英(陕西)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副部长 刘激扬(河北)
编委 秋禺(江苏)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马到成功(河北)李庆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田永香(广东)孙上舒(黑龙江)娄洪魁(河北)朱建美(江苏)钟家奇(湖南)陈天培(广东)(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副部长 胜利(河北)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李振汉(辽宁)陈立新(江苏)铃龙(江苏)蒋兴国(江苏)葛君(海南)付胜光(陕西)冯宝哲(陕西)冯新民(陕西)(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成俊峰(陕西)唐永恩(上海)李德宛(陕西)(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胡乃华(辽宁)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邓自然(湖南)赵芳香(陕西)王苍洲(陕西)李耀国(天津)攸春仙(山西)钟家奇(湖南)刘小奇(陕西)许增正(陕西)(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风月(河北)王新平(陕西)李东林(陕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远芬(天津)袁占凯(河北)田方芝(山东) 李密林(河北)齐英华(山西)陈新安(陕西)王全峰(陕西)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副部长 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李拴强(陕西)(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仇建庄(陕西)刘进海(陕西)周继业(陕西)支铁锤(陕西)姚万杰(陕西)许炳荣(陕西)雷鸿飞(陕西)计泽潭(河北)雷百计(陕西)乔永胜(陕西)岳七虎(陕西)田小弟(陕西)邢秉纯(陕西)毛凯(陕西)齐宝田(山东)卢绪高(山东)冯登厚(陕西)张培良(陕西)贺志明(陕西)潘琦(陕西)徒超(陕西)周君明(陕西)王学艺(陕西)(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许毅斌(陕西)(添加中)
榜书部
部长 胡兴民(陕西) 副部长 郭青凡(陕西)
编委 雨田四郎(陕西) 程引岳(陕西)田德有(陕西)张学印(陕西)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利(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赵香利(陕西)孟五利(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 刘朝智(陕西)李剑东(黑龙江)刘丰彦(陕西)高润南(陕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长 李海龙(陕西)
编委 李民龙(陕西) 任隽(陕西)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国学、传播诗经文化、发挥正能量之目的,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