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与郊游,两种不同的远行
国庆大假,有了更多的读书和郊游机会。合上书本,掩卷沉思,对读书和郊游有了一点思考。
读书,在文字中逐渐沉静。文字,看似虚无,却让人有一种踏实感。阳光透过窗户,缓缓地洒在屋内地板上。身体能明显感受到温度,洒在书的扉页上,文字好像跳动的音符,带着我进入那个远比现实真实的世界。我对书的选择一向都不挑剔。诗歌,散文,杂文信手拈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手一捧着书,就什么都不想了。每每读一本书有喜悦、有收获,所以精彩,有遗憾,才会有期待!
郊游,其实也算是一种走出舒适圈的生活方式,至少给人一种新鲜感。
大假已近尾声,没了上班时的繁琐杂事,给了我更多闲暇时间可以让我思考人生。于是邀约儿时的伙伴,漫步在盐都植物园里的林间小道,享受这美丽的天然氧吧。
一路向山顶进发,路边的野花随风摇摆。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让人情不自禁深吸一口,顿觉心旷神怡。边晒太阳,边聊天,聊各自阅读风景后的喜悦、聊人生感悟、聊家庭琐事,每每聊到合拍的时候也坐下来再认真讨论一会儿。时光就在这随心不拘的下午悄悄度过,也算没有辜负这十月的阳光。
金秋十月,碧空如洗,凉爽舒适。太阳光很温暖,但也带着些许温柔的风,轻轻吹动着已经变黄了的树叶,树叶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像铺上了一层浅黄色地毯。偶尔有鸟儿划过长空,留下串串鸣叫。
继续沿着主道路前行,来到一空坝处。我们异口同声说:当年我们照像的地方,是这儿吧?九十年代,西山公园年年举办菊展。那年,我和同伴照了一张合影留念,那时的我们对未来都充满希望。我们选好位置后,请照相点的师傅帮我们拍的。记得当时就是在这棵香樟树附近,选了一处由各色各样的菊花装扮的地方。那菊花红的似火,黄的像金,白的如雪,朵朵傲霜吐艳,竞相开放,千姿百态,使人眼花缭乱,惊讶不已。这些菊花的叶子翠绿欲滴,花朵很大,那金丝银线般的花瓣,有的向上卷曲,有的向侧方伸展,各有特色,婀娜多姿。我们俩手挽着手蹲在地上留的影。当收到相片时,我马上给同学送去。那时刚参加工作,每天想的就是干好工作就行,每月工资按时领取就满足了。
那张相片是第一届菊花展照的,也是唯一一张参观菊展的照片,所以感到很珍贵,我至今还完好的保留着。
不知不觉走到山顶,站在盐都植物园最高处,在这郁郁葱葱的山顶俯视都市喧嚣。登高远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大半个老城区尽收眼底。听人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个人涉世未深,就带她看尽人间繁华;如果历尽沧桑,就带她坐旋转木马,这是两种反差。当你烦闷苦恼的时候,于这山顶观景台俯视沉思,你会觉得有些东西很重要,有些东西不值得……
找一个地方坐下,让劳累的双脚好好歇一歇。青春易老,欢笑易失,该把握的是隽永且长的友谊。
读书,是自由的独处。能让人寻觅到最初与自己秉性相符的平和与宁静,一步步引领我们告别野蛮、低俗和浅薄,给生活和心灵洒满文明、智慧的阳光。只有充盈着书香的人生才是诗意的人生,简单而深邃,宁静而致远……
郊游,让我们想起了许多往事。凝神静心,漫步在幽静的林中,有些人,温和平淡,相处起来却很是舒适;有些景,自然平淡,看一眼也韵味悠长。
【作家简介】

游雪莲, 四川省荣县作家协会会员,荣县农民作家协会会员。在《自贡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