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2月参军入伍,50多年了,无论是在部队,还是转业回地方后,毎年的八一建军节,与周围的人说起部队的经历,还是兴致勃勃,愿意述说美好,分享感动。
1967年底,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学校都停课闹革命了,全国学习解放军也轰轰烈烈,那时候,青年学生弄身军装,或缝制一身军装绿的衣服,都是很时髦的,参军入伍,是适龄青年的头等志愿,征兵的消息一传来,大家异常兴奋。
随后,接新兵的解放军来到了我们家乡,有天津的野战军,有海军,有坦克兵,还有总字102部队,又称第二炮兵。过了没几天,我们见到了第二炮兵来接兵的首长,某团卫生队的初宝恒队长和卫生员杨文录,他们二炮力争到了清河中学的学生兵源,非常高兴,通过与初队长的接触,知道初队长非常渴望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到部队来。可是二炮政审要求严格,条件高,属保密兵种,大家都感到神秘又神圣,真是令人向往,同学们都朝思暮想,梦寐以求。
我们满怀信心和希望,又心情忐忑地走进征兵体检站。经过体检,我们清河中学有40多名同学参军入伍,我如愿以偿被分到第二炮兵。
我们到部队以后知道了第二炮兵就是导弹部队,那时候听老同志讲二炮组建没几年,有了原子弹、氢弹,运送核武器的东西就是导弹,也就是火箭。我们刚到部队那时候,装备部队的导弹是东风2号,因为保密,知道的不说,不知道的不问,所以作为基层导弹部队的官兵,对导弹的了解也并不多。有一次上级首长为让基层部队干部也有所了解,决定让副连职以上的干部看一看导弹实战准备的演练。
一天晚饭后,我们整装集体乘车,开进了一个群山环抱的发射场,远远地坐在茂密丛林的山坡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坑道外的场坪。
随着指挥员的口令,演练开始了,不一会儿一个庞然大物从坑道里托了出来,横着出来,又慢慢竖立起来,然后就是添加燃料,因为那时候还是液体燃料,过程很漫长,有人说需要4个多小时。所谓演练,其实就是把导弹从弹库里拉出来,再竖起来,然后加燃料,当然毎个步骤都是随着一个个指令完成的,毎个指令的发出、传递都威武雄壮,官兵豪迈,气贯长虹。那时候装备部队的导弹,就是东风-2型弹道导弹,有六七层楼高,20多米长,直径近2米,说导弹重近30吨,能携带1.2万吨的原子弹弹头,射程1300公里,是陆基机动式中近程弹道导弹。
50多年过去了,火箭军成了一个大的兵种,我们团也成了导弹旅。通过几次阅兵,向世人展示的导弹,无论是品种、性能,还是小型化,易机动,速反应,多弹头,都达到或远超世界先进水平。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一亮相,立刻就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有军事专家表示,这款导弹是我国研制的第四代战略核武器,拥有很强的机动作战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自身生存防护能力和极高的命中精度,从整体上来看,与美俄的最新型洲际导弹处于同一水平,某些技术甚至可以说已经将他们给超越了。
东风41的射程能达到14000公里,足以覆盖全球任何战略目标,会让所有以中国为对手的势力寝食难安。而且,东风41具备高度机动性,这比固定发射井更隐秘,也更难被摧毁。可以说,“东风41是中国核威慑的终极象征”。看到东风41后,很多西方媒体、军事专家也评价,这款导弹体现了中国强大的军工实力,体现了中国战略武器颠覆性的创新和革命性的跨越。
我国的中程导弹东风-21系列,也十分厉害,通过起飞段和滑行段后,在弹道式再入阶段,东风-21D还突破种种难关,经过我国科技、军工人员的不懈努力,在末端目标自寻,弹载侦察技术,都十分优秀,目前在我火箭军部队的手里面已经非常成熟了,在最大允许工作速度,探测体制和探测精度等关键性数据上都进步非凡,部分数据已经高到了“出人意料”的地步。
现在我国的导弹系列也十分令人鼓舞:防空导弹有红旗系列 ,便携式红缨系列;反坦克导弹有红箭系列;反舰导弹有上游系列,海鹰系列,这两个系列后来统称鹰击系列,包括空舰导弹和舰舰导弹;空空导弹有霹雳系列;潜射弹道导弹有巨浪系列;陆基弹道导弹有东风系列……
国防重器,大国长剑就在我们的科学技术人员,军工生产单位,专家学者,大国工匠们的不懈努力下,发展壮大起来了,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扬眉吐气!“东风快递”的昨日今朝,验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战斗力,也是凝聚力,掌握了先进的科学知识,就有国富民强,就有长治久安,就有光明的未来,优秀的中华儿女,努力学习,才是人间正道。随着部队装备的现代化,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到部去真是大有作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