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做的擀面条
文/党九生
岁月匆匆,念情悠悠。不知不觉间,高中毕业快五十年了。在此时空间,无论我走到哪里,当年上高中的一幕幕画面都会浮现于眼前,尤其是不知在多少回甜甜的梦里闪现外婆为我做擀面条的动人情景。至今我口中仍留有余香,每当吃起面条,就想起敬爱的外婆。
1974至1975年,正值我在县城上高中。学校距南串业外婆家不远,约两公里路程。每隔一段时间,在晚自习后我就去外婆家,享食她老人家为我做的擀面条。那时,普遍缺吃的,能吃上一碗香喷喷的面条就算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我自幼就稀罕吃面条,可家里穷,连红苕饸饹也不多,所以,平时想吃一碗白生生的面条根本无望,只能等到逢年过节或家里来了贵客方可解解馋。说实话,那时因为太作念吃面条,我不知多少次在梦里梦到自己享用美味面条的场景,醒来方觉满目皆空,泪水湿枕。这样,吃面条就成了我幼时的一种奢望。
等上了高中,情况即有所好转,国家对高中生有粮食补贴,有时还能吃上汤水面。不过,从内心圆我享用美味面条之梦的,还要算我最最敬爱的外婆。我是外婆最小的外孙,打小她就疼爱我。她知道我喜食面条,所以每当妈妈领着我去外婆家,她就要给我做面条吃,让我过过嘴瘾。不过那时因为年幼,还不怎么理解什么,所以一些事就显得混沌不清。等上了高中就不一样了,一切即变得清晰深刻起来,吃了外婆做的擀面条就深深地体察到了亲情,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领悟出做人的道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吃的是外婆做的擀面条,影响的却是我小小的人生,让我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努力地去学习去工作,好好做人。
当时的外婆家也不富裕,不过比我家好些。外婆随小舅生活,家里人口少,加之小舅一直在外地工作,小妗子喜停娘家,所以家里常常是外婆一人。外婆担心我在学校吃不好,就叮嘱我常来家里做擀面条吃。现在回忆起外婆做擀面条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外婆是一个身材高大、体形瘦削、和蔼可亲的老人。那时每当我去她家里,不管有多晚,她都非常高兴,总是嘘寒问暖,急着问我想吃什么面条,汤面、捞面、扯面可以随便做,完全依我的心意。
为了节省时间,让面醒得快一点,和面粉时,外婆总要给里面加几滴清油和少许食盐。若是吃汤水面或干捞面,她就在和面时少加些水,使面团偏硬些,但这种面团在擀面时得用较大力气。不过这对身材高大、年届七旬的外婆来说也算不了什么,她既用力又巧使劲,不一会就把面团擀成了见刀的样儿。接着又麻利地拿起菜刀三下五除二地将大面片切成所需的样儿。若是吃扯面,外婆就特别注意醒面和揉面。待面醒好后,她时而用力压揉,时而轻轻滚揉,不一会儿就把面团揉得软溜光滑,看起来很有劲道。至今对我印象忒深的还是外婆扯面的情形。外婆家用的是旧式大老锅,每当扯面时,她都把事先切好的扯面条子举得老高,两手各执一端,像拽拉松紧带子一样,一拉一扯,一扯一闪,来回在空中飞舞,犹如表演魔术一般,真是好看。正在拉风箱烧火的我看得入迷,不经意间停火了,外婆扭头嚷道“快烧火,不敢停,不然就沓片了!”我立即烧起火来,很快把面条煮好了。
因怕耽误我晚上休息的时间,吃面条用的油炒葱花、蒜泥辣子,都是外婆事先准备好的,面条煮好了就立即被派上了用场。有时除非我想吃油泼面,外婆才临时放上葱花或韭菜,煎油泼辣子。不管是何种噪子,一旦放进那热腾腾的干捞面或扯面里,那无以言状的美味就喷发出来,真是香气四溢、撩人心魂!
高中两年,我不知享食了多少次外婆做的美味擀面条,也不知多少次通过吃外婆做的擀面条而浮想联翩,心有所得。外婆虽然年老力衰,没有文化,可她那一片赤诚之心却深深地感动了我,她对孙辈的一腔厚爱深深地感动了我,她在为人处世上的善良之操深深地感动了我,她在做事上高度专注的态度同样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从外婆身上获取了不少有益的东西,而且这些闪光的东西一直成为鞭策我前行的动力。同时我也通过回忆这些往事,更加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政治信念,永远跟党走,为民献余热,创造夕阳美!
今年是外婆去世45周年,特以此文纪念她老人家,愿外婆安寝天国、荫泽后世!
【作者简介】
党九生,陕西澄城人,1957年生,大专文化,先后从事教育、组织和民政工作,在中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爱好文学,亦喜吹竹笛。
2023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