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文生
世界读书日,法学博士王文生教授将在《法学家茶座》发表的部分散文随笔与好朋友们分享
我的赠书柜里郑重地摆放着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杨庆祥著的12本书,其中有杨庆祥与郑绍林合著的小说《我们为了谁》,书中描写了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北方某城市围绕着保卫还是葬送巨额国有资产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斗争;有根据小说《我们为了谁》改编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剧本;有由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作序的《谈法论德》,该书收录了杨庆祥院长1979年至1984年,1992至1997的部分论文、散文、杂文;有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心路花香》,该书是作者退休后撰写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回忆录作品集,书中有作者和我在出席第十四届亚太法协大会暨首席大法官会议的合影。2010 年,杨庆祥院长又向我赠送了由其担任副主编的《诗说毛泽东》精装本6卷,该书的序言《人民的礼赞》已在《人民日报》发表。
此外,在我的书柜中还陈列着杨庆祥院长送给我的许多书,总共近40册。
我和挚友杨庆祥院长第一次相识是在1993年7月。当时正值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各市地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座谈会,内容是汇报上半年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我时任中级法院副院长,院长祝国治同志委托我参加会议,我感到压力很大,便提前让办公室写出汇报材料,由于对所写材料的不满意,我又亲自动手写了汇报材料。会上我把上半年工作中的主要成绩进行了汇报,然后汇报存在的问题。因为杨庆祥院长事后要向最高法院汇报,重点是司法改革方面的问题,我当时就司法改革问题、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执行难问题、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问题、法官的职级待遇问题谈了自己的设想和建议,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会议总结时杨庆祥院长做了讲话。杨庆祥院长的讲话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到法院刚刚半年多,俨然一位法学家在侃侃而谈,根本没说外行话。由此我得出结论,隔行如隔山,但是隔行不隔理,知识是相通的,如果博览群书,饱读诗书,就会融会贯通。我不禁对杨庆祥院长肃然起敬。
同年,中国高级法院培训中心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办了高级法官硕士学位进修班,共23人,条件是从历届中国人民大学及北京大学已进修一年的高级法官班毕业生中推荐。经吉林省高院党组推荐,我荣幸地获得了去中国人民大学高级法官硕士学位进修班攻读法学硕士学位的机会,经过两年多的刻苦学习,我终于在1995年7月获得了法学硕士学位。此间,我和杨庆祥院长开始书信往来,我不时向他汇报学习情况,他也来信鼓励我刻苦学习,学有所长,学有所获。当时他正在攻读吉林大学法学硕士学位,是吉林大学年龄最大、学习最好的学生。杨庆祥院长酷爱读书、买书、藏书,是吉林省十大藏书家,《中华英才》曾以《书痴》为题进行过报道。此间,我曾精心挑选了一些法学书籍,寄给杨庆祥院长。他给我写信表示感谢,并称金钱有价,情义无价,并将书款给我寄到学校。毕业后我去省城到杨庆祥院长家拜访,看到杨院长书房中的藏书琳琅满目,顿感眼界大开。
杨庆祥院长每年都给我买书,送给我许多好书。我任检察长后,他还专门买了《日本检察制度》送给我。通过我的介绍,杨庆祥院长结识了王利明、赵秉志等知名学者,他还通过我结识了《人民日报》社原群工部主任李有存大姐。李有存大姐邀请我和杨庆祥院长参加过两次座谈会,一是《人民日报》社成立50周年读者座谈会,二是“人民法院生效判决为何执行难”座谈会。我们一起在京开会明间,杨庆祥院长领我到书店给我买了一些名人传记,启示我要学习名人做人做事。读名人传记使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我离开中级法院后,一直与杨庆祥院长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年春节都要到杨庆祥院长家探望拜访。1999年我乔迁新居后,有了自己独立的书房。由于杨庆祥院长学贯中西,饱读诗书,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为了提升我的书房品味,我请杨院长为我的书房起个斋名,杨院长对此极为重视,专门为我写了一封信,称我给他出了一个难题。然后他搜索枯肠,列了几十个斋名供我挑选。从杨庆祥院长所列的斋名中,我感觉到杨庆祥院长博览群书,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我深为自己的眼光而庆幸。最后,结合我自己的专业、性格,我选中了“绳墨斋”作为书房的斋名。
书房落成时,我把家中珍藏多年的茅台酒拿出来招待杨庆祥院长等人,大家非常尽兴。那年春节,我去探望杨庆祥院长,杨庆祥院长两瓶茅台酒送给我说文生啊,书房落成时把家里的老底子茅台酒都拿出来喝光了,我再送你两瓶吧!盛情难却,我只好收下。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杨庆祥院长家中作客。杨庆祥院长把我和同学王宪江请到家中,系上围裙,亲自下厨,做了几道拿手好菜。我们喝着茅台酒,品尝着杨庆祥院长的厨艺。这是我一生中难得礼遇。
杨庆祥院长是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专家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法官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大连海事学院兼职教授。他退休后的生活更加充实,在人权领域很有研究,是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著书立说,著述颇丰。他还将家中的许多书捐给了吉林省图书馆。三年前,最高人民法院在沈阳举行了隆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荣誉大法官授予仪式,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杨庆祥等5位大法官颁发了荣誉大法官证书。
人生如书。其实,杨庆祥院长本身何尝不是一部书,一部厚重的好书?从杨庆祥院长身上我学习到了高尚的品德,一个领导干部应有的官德和一个学者严谨扎实的学风。读书贵在得师,贵在得友,杨庆祥院长是我的书友,更是我一生的良师和益友。
(本文原载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法学家茶座第32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