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卢浮宫博物馆
作者:邵百玉
天气阴冷。我穿袄打伞,仍然兴高采烈去卢浮宫博物馆参观。
卢浮宫, 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规模宏大。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屋,金光闪耀,就像深圳世界之窗地铁口那个玻璃屋,但比它华丽富贵得多。据说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华人在这儿展露才华,虽然是凤毛麟角,但也增添了不少游兴。我们从那玻璃屋门口而入,走进博大精深的艺术殿堂。
卢浮宫三件镇馆宝物:
1、爱神维纳斯雕像
爱神维纳斯雕像,展现在我们面前,亲切感顿生。我们在许多影视中,见过她的面容,但那是复制品。当我们看到真容时,心情自然有些激动,这叫百闻不如一见:她下身折叠在一起的波浪丝纹锦衣, 弯曲地一直垂到地面,给人想像无限,是要体现了洗浴后轻松情态?是要说明她当时劳动繁忙而忘记穿戴?是因天气太热想身体凉快?如此等等,谁也说不清她衣裙半露,要表现什么高大胸怀,我想这说不清道不明,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大家知道爱神失去的手臂,是因希腊和法国双方在争夺她时而毁坏,后来无数雕塑家,试图补上手臂,但难复前美,所以爱神至今无臂,也因此留下旷古之恨,希腊与法国,为一国之私利,为抢夺爱神,毁坏世界爱神之美!不幸之中有万幸,总算留下残缺之美,让广大读者去填补无限想象空间:爱神上身,全部裸露在外,那胸肌、肚荠、乳房既有男性健美,更有女性娇柔,但可惜失去如玉手臂。在我们观众心中,爱神手臂,怎能残缺不全?她应该像千手观音手臂一样,能上舞天云,下踏海浪。她是航海女神,做到这些,是顺理成章。爱神,又司爱司美,她的手臂,应该像林黛玉的手臂一样,提篮荷锄,葬花于山丘。还有,据最初发现爱神雕像的希腊农夫说 ;维纳斯右臂下垂,手抚衣衿,左上臂伸过头,握着一只苹果。这一手下垂,一手上挽,是仙女下凡的千姿百态。如此种种,这都是维纳斯爱神艺术的想象魅力!作者是希腊著名雕刻家阿海山纳,他是根据神话故事而创作的,可惜的是世人只知道爱神维纳斯 ,却很少人知道阿海山纳。作者创作的作品比自己的名气大,那是一种幸福!
2、胜利女神像
这是希腊化时期留存的原作,成为稀世珍宝。她的形象是长着一对翅膀,身材健美,衣袂飘然,似在大海飞翔,也像在崇山峻岭中穿越。女神的头发和手臂都已丢失,为何这样,不得而知。在我看来,她的头应是高昂远视,手臂应是一前一后,作摇动划行。诚然,这是妄想,作者已不可考,作者的原造型一定比我想的高妙百倍。看,她的衣裙系在肚荠以下,小肚、胸肌非常壮实健美,显露出女神那丰满身躯,衣裙褶纹飘飘欲动,硬朗大腿,在透明丝锦里爆动,雕刻精细美妙绝伦,令人叹服。艺术家以生命的活力,赋予了冰冷石头无限生机,她正展翅万里!我们面对这部高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杰作不禁发出由衷的慨叹。
讲解员介绍胜利女神的由来:公元前305年,德米特里乌斯统治着小亚细亚,在一次海争中,他大败统治着埃及的托勒密。胜利者的德米特里乌斯,在海边悬崖上,树立了这尊美丽而富有气势的胜利女神像,以示纪念。那么,德米特里乌斯,是怎么得到这个胜利女神像的呢?多么想知道的千古之迷!我想,公元前305年,相当于我国东周时期,作者就塑造出这活灵活现的女石神,可谓了不得,中外古人,雕艺才能,难分仲伯呀!我有一问,从神像源头看 这本是希腊女神,为何迁徙于法国?讲解员对我的问题,笑而不答。
3、蒙娜丽莎画像
《蒙娜丽莎》,置放在卢浮宫二楼中间的一个大厅中,外面用防弹玻璃罩着,因为她曾被盗过,所以就穿上“防弹衣服”。我年老,眼睛不好,便走近看,啊,看清楚了:蒙娜丽莎,端庄俊秀,脸呈深沉、温和的微笑。那微笑,是善良,是祝福,好像还有哀愁、凄楚、厌恶、恐惧、愤怒,一个微笑,多种内涵,这是作者达·芬奇的神笔才能精绘出来。蒙娜丽莎的嘴,是樱桃小口,兼有东方妇女甜美。口欲开复合,像有喜事要说,又像有忧事要忍吞。她笑不露齿,有喜不轻露,有苦不易吐。蒙娜丽莎背后,有小路、小桥,小池。那是画中人的背景,烘托人物梦幻之情,彰显蒙娜丽莎的神彩,又表现蒙娜丽莎的人性。我近看远看,左看右看,她总是注视着我,似在我身边。我想与她双目相视,似乎不可能,她视角却在他处。我想避开她热情的视线,似乎也不可能,她明亮的眼珠,倏然盯着你。这画笔是何等神奇!我惊叹达芬奇神来之笔,画出心态种种的神人。我依依不舍离开《蒙娜丽莎》。
除上面镇馆三件宝物外,再举两件瑰宝:
卢浮宫内裸体名雕和裸体名画,呈现展厅,每一件均是价值连城。西方审美观,裸体最能表现俊美。
雕像《垂死的奴隶》
他身材修长,双目紧闭,好象在微睡,好像在深思,不象垂死,胸前的绳索,在我看来像项链,但在作者米开朗基罗的眼里,象征暴力与专政,作者没有表现出奴隶极度的痛苦,也没有表现奴隶挣扎而痉挛,而只是表现出了苦难的昏迷、疲惫不堪。他左手枕在仰起的后脑,右肘弯曲在胸前。他全身赤裸,一丝不挂,阳具睾丸外露,手臂大腿肌肉饱满,全身充满阳刚之气。作者要表现奴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要醒来与暴力搏斗。观看的青年男女,如潮围涌。我拍摄多张,藏于影集,看到帅男裸体,欣赏作者非凡构思和表现技巧。作者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大卫》,也是他的名雕作品。《大卫》与《《垂死的奴隶》,两个都是美男子,只是表现的角度不同。世界许多名雕、名画、名著等,常常有其内在藕丝关联。
名画《萨宾妇女》
一位漂亮绝伦的妇女,站在两派赤裸男人博斗的中间,她修长的两手臂,指向两边男人,大喊:“别打了!”这幅绘画讲述的是罗马初建时,男多女少,于是在一次偷袭中,拉丁人掠夺了大批的萨宾妇女带回罗马。萨宾妇女被掠夺三年后,萨宾人来到罗马进行报复,已为人妻人母的萨宾妇女,他想,打伤打残打死了丈夫这边人,心痛啊,打伤打残打死娘家父兄这边人,更心痛啊!怎么办?她果断勇敢冒死出救,苦劝丈夫与父兄和好,最终促成两个部族融合。此幅油画,人物大部分是裸体,打仗不怕死,古今皆是如此,裸体打仗,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式,残酷又浪漫。画笔细腻,色彩鲜艳,越看越觉得逼真。一幅油画,内涵丰富深刻,我深深佩服作者雅客.路易.大卫的创作天才。雅客.路易.大卫,曾做过拿破仑宫庭里的画家,他的画,人物突出 ,主题鲜明。《萨宾妇女》,主角,就是萨宾妇女,主题是要和平。我认为,此画在今天还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卢浮宫博物馆珍品太多,我们只能跟着导游又听又看又拍,走马观花溜一遍,没有停步的机会和时间,但深深受到卢浮宫艺术感染。
【作者简介】
邵百玉,男,1942年生,196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一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出版两本世界游记;《逍遥游》和《逍遥游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