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案且吟时代新
谢建林

1
近几年来的元旦这一天,我都会斟酌修订座佑铭一类的个人修养内容,包括践品德、重亲情、精举业、常养生、善学思、勤临习、适交游等七个方面。
“践品德”的表述一般以四言古风似的格式。今年的内容为:慎独慎微,慎语慎行;慎财慎酒,慎友慎名;慎权慎威,学会倾听。纵观大势,常思全局;荣辱得失,不惊自然。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挺直腰板,仰首向前;做强自己,以静制动。遇事不怒,冷静巧处;琢磨人事,顺为应变;善读勤勉,做人为先。亲情为脉,和谐睦爱;团结同事,和悦重缘;律己从严,待人以宽。有所坚守,不随逐流;迁就事实,不固己见。不慕流俗,不为利累;恭敬谦让,是非莫沾。
而“生活规律”中“二、读书养性”列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鳞半枣:“坚持读周易、诗经、楚辞、史记、资治通鉴、容斋随笔、古文观止、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书名内容。而这一鳞半枣的内容要读一遍,也是得费些周章和努力的。
2
怡园主人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生活需要什么勇气呢?不过是纵深一跃,随岁月沉浮而已。而努力的意义又是什么?不过是放眼望去,全都是喜欢的人和事。”我发表观点:“有水成瀑布之勇气。”怡园主人回复说:“若论及精神面貌,那时代的人,脸上写着:干净二字”。我拟《瀑布》以回复:
纵情一跃岁华酬,水落成英积瀑流。
碎骨粉身何止忆,自然干净值千秋。
3
拟《癸卯兔言》发送回复给李伟等微信朋友:
疫情之苦毒寒多,欲庆年关爆竹挪。
虎去兔来春节喜,草萌花发自安和。
李伟的微信名叫五味菩提。五味菩提回复:“咱管不了那么多,努力做好自己,积极乐活当下,行有余力则以为国分忧,为民务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辈尽力顾好小家,争取兼顾大家,也是基本的职责使命……(合十,玫瑰,大笑)”。我回复李伟:“为国分忧、为民务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是每个人天经地义的事儿。大凡国人都能如此,实现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富裕、社会的安定、世界的大同,指日可待。数典忘祖,历来史往皆为笑柄。”
4
“国艺新时代交流”2022年12月26日发布的《咏“筑梦——我们的新时代美术摄影作品展”诗词展示》,其中刊用了我的拙作《赞“筑梦——我们的新时代美术摄影作品展”》:
筑梦寻芳聚物华,笔刀光影绘天涯。
江山壮丽画新色,田邑丰盈喜旧娃。
北斗卫星空间站,南疆深海蔚蓝花。
昌盛时代纪诗话,鲜活帙卷呈彩霞。
此前的19日,国艺志愿者章静通过微信询问我,认为“田邑丰盈喜旧娃”能作点说明更好。我回复说明:“旧娃”是指观展者,也指新时代以前的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乡村贫穷,物资匮乏,南方普遍的只有红薯、芋头当餐,连大米饭都很难吃得上,过年的时候才有鱼肉腥味,半饥半饱。就是那个时代的人,对新时代发生的巨大变化由衷赞颂,喜不自胜。兴许不是那个时代的人,很难理解那种喜悦心情。
2022年10月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主办的“筑梦——我们的新时代美术摄影作品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幕。展览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展出美术作品150余件,摄影作品150余幅。
5
南昌张继欣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讲坛、沙龙、分享三项俱全,专家、学者、官员三位一体,授课、传艺、弘德三驾马车”的照片信息。我拟《节节高•摄影迷》(小令)发表观点:
讲坛学艺,满堂惊喜。
沙龙悟术,弘德晓例。
摄景魂,投全力,惯使机。
境美极痴怎医。
张继欣回复我二个点赞、二个抱拳:“好诗!承赞!”
6
读《随园流韵——袁枚传》。拟《姑姑沈氏夫人教袁枚》:
满怀书读有何用,天地不容姑侄容。
静抚性灵居寡事,随园诗话觅奇峰。
袁枚〔康熙五十五年(1716)-嘉庆二年(1797)〕,主张诗歌要抒发性灵,抒发真情实感。袁枚三岁那年暮春的一天,袁枚三十一岁的姑姑沈氏夫人因无儿女可依,守寡回到了娘家。知书达礼的沈氏夫人每天教袁枚诵读《弟子夫》《诗经》等传统文化经典,认真回答袁枚每一个“幼稚”的问题。有《袁枚文集》六十卷,具有启蒙意义的思想全部蕴含在他的生活和写作实践之中,蕴含在《子不语》《随园诗话》《小仓山房文集》等作品中。
7
一早,微信里收到吴硕贤给我发来的《儿时杂忆•集铜钱》:“铜板铜钱袁大头,当年上瘾费心收。一枚搜得成天乐,又可三番炫友俦。”我回复点赞他说:“钱币专家!”吴硕贤回复我一朵玫瑰。吴硕贤,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我国货币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货币的使用和借贷活动早已发生并逐渐发展至今,在春秋战国之前,“货”和“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国殷商时代用贝作为货币,周朝已出现了金属货币。春秋战国时通行着各种形状的铸币,已进入货币经济时代。南北朝始就有范晔等将“货币”二字作为一个名词,他撰的《后汉书·公孙述传》有“述废铜钱,置铁钱。货币不行,百姓苦之”,文中已出现了“铜钱”二个字。“铜钱”在民间也有叫它“铜壳子”的,我小的时候还经常拿两三个“铜壳子”做毬子(毽子)的底盘。
8
2023年1月21日壬寅除夕,范振斌有诗作《柳梢青•岁末迎春》:“寅卯交班。冠魔暴虐,乡梦难圆。谁遣冬寒,楮联诗韵,金墨红笺。关河千里情牵。倩微信、红包贺年。一祝平安,二祈祥瑞,三醉清欢。”范振斌是金融专家,业余特长是书法传教,尤其以赵孟頫的书体见长。
1月26日,陈相飞踏游江西赣州东河浮桥、建春门等处,“欣见佳节人头涌”,便作七绝一首:“岁启得闲行古道,出门多遇放风人;三年大疫踏春早,只待花飞万象新。”陈相飞的微信名为岁月静好。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东河浮桥、建春门、宋城墙及城墙脚下的卖臭豆腐和甘蔗的摊点、“烟花燃放点”等九张照片,以佐证之。
卢冷夫在微信朋友圈里晒他的《老友聚会有怀(二)》:“佳节招邀几老翁,每从酣处掬春风。闲情煮酒诗相伴,两鬓飞花梦不空。小酌清樽连白羽,新分羊腿又卢弓。兵心谙尽京尘事,难得醒来有句工。”
范的“冠魔暴虐,乡梦难圆”,陈的“三年大疫踏春早,只待花飞万象新”,卢的“招邀几老翁”“闲情煮酒”“掬春风”,这些诗句,是新冠疫情三年前发生、而今生活已经回归常态的现实写照。此前的三年以来,新冠疫情肆虐,聚集这类事情是国家政策不允许的,同时,不聚焦是市民为了自己的安康和他人的安康,而有所忌讳的自律行为。
9
2023年1月30日,我在北京红星集体农庄纪念公园拍摄了一张两片枯叶的照片。2月1日,拟《冬叶》诗:
枯影守枝飘雪来,曾含青翠带花开。
天寒地冻随风舞,未及归根望化材。
这首《冬叶》诗,我把它放入两片枯叶的照片上,制作成一张新的照片诗作品,也取名为《冬叶》。是时的“枯影”还是“枯叶”。新制作的这张《冬叶》照片诗作品,起了多处作用。
2月1日,李伟在“京华诗话”学习群发布《癸卯年正月十一于办公窗前赏花有感》:“一心一意盼春来,不料娇花窗下开。跋山涉水行路日,并入眼帘久徘徊。”我把《冬叶》照片诗作品发送到“京华诗话”学习群上,作为李伟的和诗。
2月5日,参加元宵活动,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明先生合影。第二天,中华诗词学会科技与文创诗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闫志军通过微信将我与王院士的合影照片发送给我。我把《冬叶》发送给闫:“这是我拍的《冬叶》。摄影水平一般般,表达一种情怀而已。诗是后来写上去的。”
2月7日,通过微信收到福建永安张瑞熙(微信名为凤山)一张五颜六色的焰火照片,照片下配有一副对联:“芳华绝塞可登眺,岁月洪涛难挽留”。作为回礼,我就把《冬叶》回复赠送给他。随后斟酌将“枯叶”改为“枯影”。
冬叶(谢建林摄影)
10
读萧学菊《五律•春霖》:“似发柳丝长,珍珠串一行。翩翩新侣喜,奕奕故知扬。并蒂迷嘉颂,同心赏乐章。欣愉时节到,好雨自然昌。”“好雨自然昌”句,有“好雨知时节”的意蕴,也有春雨一到,大自然的万物立时萌兴勃发之象。
11
诗词是一项高雅怡人、陶冶性情的艺术,对人格性情的陶冶,需要靠诗人词家的严格自律,非诗词本身的韵律力所能为之。诗词一旦被违纪人员所利用,它的清誉就会玷污。敢于违纪的诗人,他假冒着“诗人”的头衔,其自身却没有用中华诗词的非凡魅力,去陶冶出清正廉洁的性格,是违纪诗人的悲哀。
中华诗词学会网站2022年12月18 日发布信息称,纪监部门点评:黄惠波严重违反党的廉洁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乃至党的十九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
黄惠波以“诗人副区长”的身份活跃于当地文学界,用过黄汇波、黄浪中、黄坪地、黄花风铃等笔名,创作诗歌超千余首,从2013年开始,他将这些诗作整理收录集成五部诗集。2016年,黄惠波的长篇诗作《胡杨·秋问》获得一项知名的诗歌奖。
12
癸卯拜年意异同。2023年2月5日,癸卯年元宵节。赣州刘奕秋发来祝贺微信:“春节元宵半月随,花香鸟语暖风吹。庆腾今日年方尽,筑梦启航勤作为。”刘奕秋经常在家里的阳台上摆侍花盆,或在他所职大学的“闲地”里舞铲弄锄,种些蔬菜瓜果花卉自给自乐。我拟一首《癸卯元宵》(其五)回赠给他:
元宵佳节谊情长,淡暇远方共月光。
春至萌芽闲动土,清香一铲与君尝。
志耘在坪山岗是我的叔辈,他已年过七旬,正是话延年时期。同日,收到志耘的元宵祝福。我拟《癸卯元宵》(其七),回复他:
谢家本命恰时节,逢此元宵共月圆。
信写行书聊表愿,赠君快乐话延年。
癸卯属兔,是我的本命年。一早写的行书“元宵”两字,分别在赠诗之后,随发赠送给了志耘和奕秋等:“只此‘元宵’,祝君快乐!”
13
击案而起的吟诵诗人宋光亚。2022年9月30日,中华诗词学会诗词名家“军工摇篮官田行”采风组深入兴国官田进行采风活动。下午,江西诗词学会秘书长宋亚光在诗人诗词展示环节,现场吟诵了他的《临江仙•官田兵工厂》:“革命缴枪三万,半多无用修难。一声霹雳降官田。兵工三两百,挥汗战烽烟。/刀斧锤钳开路,农民铁匠当先。干它个热火朝天。二年八个月,枪弹万千千。”和《如梦令•踏遍青山千嶂》:“踏遍青山千嶂,临阵主席点将。五亩半官田,擎起兵工大厂。沙场,沙场,胜利曙光在望。”吟诵时,宋亚光站起身来,左手拿着话筒,右手使劲地拍打着自己座位上的桌面,声姿并茂,别具一格。他的这种击案吟诗的举动,我此前在诗友现场活动时见到的少,当时甚为惊讶。晚饭前,宋亚光对我说:“既吟诵又拍打,才能显出诗词的气势和韵味。”
2023年2月8日,宋光亚按照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湿流光》格律对照例词,创作了一首《南乡子•过年》:“稚子共群忙,劳碌双亲饭菜香。初夜对炉听里短,家常。身化年轻快乐郎。/元夕夜流光,最怕三更独对床。节里气中余味在,行囊。又是天涯岁月长。”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这首词,随后又在发表观点框上说:“里→理”。
2023年2月12日,宋光亚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诉衷情•梅花枝上雀惊飞》:“梅花枝上雀惊飞,娇娇对影移。油纸伞,步迟迟,郎袖落轻丝。/凤尾紫罗衣,宝钗垂。斜风细雨参差舞,不须归。”(注:格律对照例词《诉衷情•春深花簇小楼台》)并配了三幅只有梅花没有雀的照片。我发表观点:
不见雀来只见梅,官田一遇带枪回。
吟村拍案诗犹在,各色寒天春韵催。
宋光亚回复我:“鹊飞,何时回?”我回复他:“能回时就回。”
14
拙作《满江红•春景》:
七荟音符,坝下试、绵江河淌。
枝画泥、少年轻指,练歌持棒。
六十岁华哼与听,五千余载赓新唱。
出绿音、山赞水欢声,俞钟响。
萌初动,天地畅。
芽破壳,青翻壤。
业耕勤,汗水将撬黄浪。
呵护江山娇与美,如今奋起跟随党。
全民富、光耀大中华,神农亮。
此词中,荟,草木繁盛,引申为会集;此指七种音符的集合。坝下,是江西省瑞金市叶坪镇坪山岗村的一块面积最大的耕种地,绵江河成‘L’型从东侧和南侧流经此地。绵江河,位于江西省瑞金市中部,发源于日东垦殖场的石寮,全长306公里。枝画泥,用树枝在河坝的沙泥土上画音符。少年,读立新初中期间的年龄段;指,打‘8’字型作音乐指挥。俞钟,指俞伯牙与钟子期。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他们成为千古传诵的知音典范。翻,风吹翻动的姿态。神农,即中华始祖之一的炎帝。
《满江红•春景》被中华诗词学会官方公众号2023年2月10日06:00时发布的“千家齐诵满江红(一)”刊用。赣州诗友刘奕秋评论说:“满江红 诗意浓 权威发布 高度认同/春色美 气势宏 万千景象 澎湃心胸/忆红土 颂神农 感恩过往 不忘初衷(三个点赞)”。怡园主人评论说:“清新脱俗,毫不从众”。王冰评论:“师兄的诗又红又专(玫瑰)”。瑞金红井诗社社长谢泽芹建议将这期的中华诗词学会官方公众号,转发到红井格律诗词一(收稿)群上去,我便将其转发。
15
2023年2月13日,程勇在国艺新时代诗词书画联谊群里发布《浪淘沙•人工智能》:“隔网看新鲜,机器聊天。一时多少夜无眠。万象包罗皆可语,乐了忙闲。琐碎怎堪言,且请高贤。却忧太过有疑玄。定律易推心难肯,谁主人间。”此词道出了人工智能“隔网看新鲜”的功能,指出“一时多少夜无眠。万象包罗皆可语,乐了忙闲”的现状,同时发出“却忧太过有疑玄”“谁主人间”的沉吟,以一探人工智能可期许的光明未来。程勇经常在微信群里发布诗词作品,自称是“新时代老中医,古诗词爱好者”,微信名是紫溪郎中程勇。在谈到《浪淘沙•人工智能》时,程勇对我说:“此作还比较粗糙,思考的深度、广度有限。”